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实施应用(4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实施应用(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技能实施应用(4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存在的不足

摘要: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具有重要作用,能更好引导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但目前技能考核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考核体系不完善,实践技能考核被忽视,对外经验学习不足,忽视搭建考核工作平台。为弥补这些不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措施:完善考核体系,重视实践技能考核,落实考核制度,实行宽进严出,并借鉴学习经验,确保考核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搭建技能考核平台。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校企合作;技能考核平台

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理论功底和基础知识水平。还要创新思维,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项目,能熟练应用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和实践技能,让他们更好适应将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同时,为促进该目标顺利实现,创新技能考核工作,健全技能考核体系是必要的。但目前在技能考核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未能有效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对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完善措施。

1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要作用

技能考核是中高职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学校和任课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健全考核指标体系,落实考核制度措施,对中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更好引导教学活动

技能考核对教学工作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作为任课老师和学校领导,应该创新思维,根据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健全技能考核体系,构建完善的考核指标。从而更好约束和引导学生学习和任课老师的教学活动,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热情,促进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顺利进行。

1.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传统技能考核中,过分强调专业基础知识考核,忽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实践教学的考核重视不够,难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遵循技能考核要求开展各项活动,能弥补这些不足,更好规范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知识应用水平,[1]有利于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1.3提升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高,除了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之外,还要完善技能考核指标体系,落实考核规范要求。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彰显中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

2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存在的不足

尽管技能考核具有重要作用,中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该项活动。但目前在考核过程中,一些领导和任课老师没有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忽视根据新情况和新形势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制约考核工作水平提升,存在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点。

2.1考核体系不完善

例如,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过于陈旧,未能根据新情况和新需求完善考核指标,导致考核体系不完善。不仅难以有效引导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

2.2实践技能考核被忽视

一些任课老师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活动上,强调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提高知识应用水平和实践技能。但对实践技能考核不重视,未能将其摆在突出位置,[2]影响学生实践技能提高。

2.3对外经验学习不足

国外在中高职技能考核方面积累了先进的经验,并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很多中高职院校不注重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未能根据他们的先进经验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创新不足,制约技能考核水平提升。

2.4忽视搭建考核工作平台

例如,不注重提高任课老师综合技能,在教学中对技能考核不重视,忽视严格做好教学记录和考核工作,难以提升技能考核实效性。再加上中高职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搭建有效的技能考核工作平台,数据记录和信息不完整,没有遵循考核要求开展技能考核,难以保证技能考核的客观、公正、公开和公平,急需采取完善措施。

3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的完善对策

为弥补技能考核存在的不足,根据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与影响力,更为有效的引导教学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完善对策。

3.1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考核体系

中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整个社会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为此,应该增进校企合作,深化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创设实践锻炼机会,从而更好提高实践技能。要健全技能考核体系,根据计算机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完善考核体系,有效引导教学活动。例如,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3]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让技能考核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发挥引导作用。

3.2发挥企业的作用,重视实践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中,不能忽视企业的作用,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根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健全考核体系,认真做好记录,推动技能考核顺利进行。中高职可以集中安排授课时间,让计算机专业学生深入企业开展实践锻炼,并做好学生实习记录和分析,详细了解学生实践学习情况,提高技能考核工作效率,[4]更好引导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

3.3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落实考核制度

组织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根据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就业意向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佳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个职业目标而不懈努力。通过参加企业实习,学生对企业工作和计算机教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然后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加强自我学习,为实现职业目标而更加努力学习。[5]学校和企业应该完善考核指标,确保技能考核工作落实到位,对学生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进行认真考核。同时还要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4加强考核力度,实行宽进严出

尽管一部分中高职学生基础差,分数低,但他们应该增强自学意识,努力学习,扎实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学校领导要提高重视程度,根据计算机专业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命题,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和评价。采用平时培训与毕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实行宽进严出,对学生计算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不合格的不准许毕业。从而有效引导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3.5借鉴学习经验,确保考核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澳大利亚、美国等中高职教育中,技能考核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特征,它们采用的是多元化考核指标体系。因此,应该借鉴学习经验,提高技能考核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例如,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技能大赛、期末测评、实践操作、职业资格证书等纳入技能考核体系当中。[6]同时还要将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学习、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结合,保证课程考核的灵活性。这样既能有效引导教学活动,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3.6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搭建技能考核平台

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优秀教师队伍引进,提高任课老师整体素质,为人才培养和技能考核提供保障。任课老师要扎实掌握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增强教学实践技能,并遵循技能考核规范要求开展考核工作,掌握技能考核标准,准确记录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确保考核客观、公正、公开、公平进行。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组织任课老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来学校讲课或开展讲座,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此外,学校领导还要搭建技能考核工作平台,增进校企合作,及时开发并更新试题库,使之与实践操作的联系更加紧密。健全技能考核管理体系,规范考核程序,重视各项数据和指标记录,严格把握技能考核质量关,保证技能考核的严肃性、规范性与科学性。[7]构建年度技能考核体制,深化技能考核各项工作,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纳入考核当中,确保技能考核工作水平,有效规范和引导计算机专业教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技能考核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作为任课老师,应该创新思想观念,明确存在的不足,建立健全的考核指标体系。从而更好规范和引导教学活动,为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此外,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推进,新情况和新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善于总结经验,根据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不断优化并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让技能考核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更好引导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中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凡亭,杜庆伟.网络环境下临床技能考核体系应用与探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7-29.

[2]郑振凯.技工院校教师职称结构化评价体系的构建[J].人才资源开发,2016(6):77-78.

[3]卢永胜.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1):19-21.

[4]李越,赵俊荣.新时期我国职称制度人才评价与管理机制的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3-57.

[5]陈长幸,盘明英.中外高等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比较分析[J].法制与经济,2009(3):102-104.

[6]郭坤,张婷.试论中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J].科技展望,2016(22):332-333.

[7]乔建.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4):106-108.

作者:郭坤 黄媛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第二篇: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领域,计算机专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高职院校把计算机专业列为重点。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保障了学生们的就业率,同样也能为企业进行人才输送,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现今,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本文旨在找出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联合模式的重要作用,并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提供几点可供参考的方法和重要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问题;重要措施

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和开展能有效改善学校的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时也能为大量需要人才的企业提供人才。但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和企业合作这样的模式存在了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对这种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达到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1当下计算机专业对于校企合作的问题

1.1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社会的认同感不高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对于新型科技的不认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高职院校的招生造成了困难。还有另外一种原因也造成了招生困难,目前社会上有许多高智商的骗子他们打着学习计算机的幌子欺骗学生,在学生交完钱之后完全查不到他们的行踪。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1]。导致许多的人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不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招生。

1.2教学设备不足,学生不能有效的实践

许多高职院校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影响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计算机专业作为技术性和科学性充分结合的专业,高职院校配备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的满足学生的实践的需要,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非常的有限,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实践还需要学校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与一直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社会的人才相比较,对教材里需要实践的内容不能很好的进行实践,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以后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学校的设备资源无法完全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1.3政府的政策缺乏有效的落实,校企合作进展缓慢国家为开办特色的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政府的政策有效的支持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并且国家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落实工作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但是,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国家的各级政府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政策无法落实,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政府的督导作用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导致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进展的很缓慢。

2校企联合的重要作用

从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中就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重要战略方针,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在企业实习的模式加强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同时又能够总结实习期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提高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中,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输送给企业,企业也能够对学校进行资金投入,以便学校能够有足够的实力进行人才培训。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使更多的人学习到了先进的计算机知识,获得了好的工作。在校企通力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校外实习的过程中学校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宝贵的意见,督促学生及时的改正自身的缺点,学校在这样的模式中有效的监督学生的工作状况,让工学结合能够更有效的落实。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是新时代背景下高科技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步[3],校企合作模式的工作开展,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3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问题的具体方法

3.1充分的结合企业的优势,提高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对于高职学校招收大量的学生进行培养,应加强教学制度的管理。从严治学,狠抓教学知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有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校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企业中留下来。计算机专业由于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如果培训后的学生能够初步解决这些问题,用人单位能够对学校有非常好的评价。这样评价是可以为学校和企业的深入合作提供重要的基础。所以,学校一定要重点培训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良好就业情况。例如,学校培养了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并推荐这个学生去与学校有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这个学生在公司一直很细心,对于工作也很认真。每次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通过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解决这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公司的管理者在了解这个学生的工作情况之的时候,当知道这个实习生能够解决公司大部分的计算机难题的时候,不仅会对这个实习生刮目相看,而且通过这个实习生的表现,可以初步了解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实力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校企联合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到一份对口的你工作,为企业输送了人才,同时还可以完成学校对实习学生实时监控的重要任务,提高了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情况的了解。这样的人才输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同时在企业中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事物的发展存在一种渐变的过程,在高职院校这样的渐变过程主要体现在人才的数量上的改变,会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通过向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让企业对学校的满意度逐渐的提高,企业与学校逐步的进行深度合作,当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学生在社会上的企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时,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会逐渐的提高,为高职学校的招生和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优势。

3.2校企联合进行考试模式创新

在进行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措施中,学校与企业首先要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在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学校应该与企业沟通,通过进行有效的创新式的考试,这样的考试主要有两种,学校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不同种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认证考试,这样的认证考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以鞭策学生只有进行更加认真的学习,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就业。第二种方式学校应提倡让企业提出问题,学校组织学生考试,在这样的考试中,学生能够了解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不同的侧重点,同时,企业能够有效的利用了学校的环境和学生的资源,让企业能够招贤纳士,企业与学校建立长久,深厚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学校也为企业的发展培育了优秀的人才。

3.3校企联合打造学生的实训基地,为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对于深化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联合打造教育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基于企业的性质,校企联合模式下的学生实训基地,应具备一定程度的保密性,并且,这样的教育培训基地应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深化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联合打造学生的教学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学生能够在企业中展现自己的优秀。校企联合的实训基地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企业与学校签订合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最后按照企业的发展现状,为学生安排适合自己的工作。

3.4深入研究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不同领域的人才输送方式

目前,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的基本原则是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人才的输送,高职院校不能很好的意识到一些企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学校不能有效的开展多领域,跨行业的人才输送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中不同领域的合作不能有效的开展。学校要主动的认识到跨领域合作为学校带来的优点,积极的开展不同领域的人才输送方式,逐渐的深入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专业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必要途径。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情况下,不断展开深入的教学实训研究。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开展对人才的培训。校企合作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办学思想。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不仅优化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思想,而且企业在实现了学生的价值,计算机专业人才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有效的实现三方面的共赢,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亓传伟,王灵莉.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3:181-182.

[2]蔡志锋.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5,08:35-37.

[3]郭万春,郭长春,刘洪岩.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01:135-137.

[4]商议.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181.

作者:沈燕琴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篇:现代学徒制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

摘要: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文章针对学校与企业如何联手合作共创“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全方位推进现代学徒制探索,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道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计算机专业;高职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的蓬勃发展,既能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养问题,还能有利于提升国家工业化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中也碰到一些瓶颈,如何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专业化和技术化人才,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深入开展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良好合作。目前高职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式方法不多,开展的力度和深度不够,没有太多的创新模式,导致社会上呈现院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对技术技能人才要求更全面更综合性,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当前只有通过教育模式创新改革,切合社会实际用工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的综合性高技能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院校合作式的职业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在现代职业教育中渗入传统学徒制因素的一种创新性教育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不断深入合作后产生的一种新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的身份是相互转换出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企业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学生(员工)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分阶段交替完成学生培训任务,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现代学徒制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办学定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模式。这种职业教育模式能较好地达成了企业培训和院校教育相结合(校企合作)、技术人才的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工学结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员工)学习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素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而得到快速发展应用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措施研究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社会产学研相互合作的发展结果,让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分阶段接受企业学徒培训教育的创新性教育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教育重要的专业之一,在我国当前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结合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开展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深入合作产学研,探索研究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对“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教学模式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点:对传统学徒制和职业教育模式的结合,学生既有学生的身份,又有企业学徒的身份,两种身份相互转换。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术人才,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合作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双方分工合作,基于双方的有利资源,组建分阶段的学习培训任务,依据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和行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目标。企业和院校的教育环境和培训资源存在很多不同,需要双方合作解决现有体制与机制上存在的问题,研究出校企新的合作模式。(二)建设企业讲师团机制、构建专兼结合师资团队新模式。要实施现代学徒制就需要一支专兼师资队伍。“双基地轮训、分阶段培训”培训方式要求专兼师资队伍必须能紧密结合,企业讲师团机制能培养出合格的队伍。企业讲师团主要是由企业根据利益共同体教学的需要选出的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的企业一线技术能手、操作技师和技能专家等组成。企业讲师团机制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两个“一一对应”方面:即专任老师与企业讲师团(兼职老师)的一一对应、实践领域(工作岗位)与学习领域(课程)的一一对应。通过以上机制,能增强了企业讲师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质量。(三)开展课程内容二次开发,重建课程体系。通过企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摸清企业的就业岗位群为网站软件开发、界面设计、视频开发设计等岗位,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座谈,确立各岗位对应所需能力及素质要求。根据培养岗位需求,增加电子商务网站开发设计、UI界面设计、动漫开发设计、3D动态界面设计和视频开发设计等课程。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培养的是综合性高技能专业技术人员。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充分了解企业人才市场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编制学生的培养方案,根据该方案开展课程内容二次开发,重建课程体系,依据企业内部岗位职业发展路径和学生认知过程循序渐进模式,重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分阶段在企业专业岗位实习实践培训内容。(四)拓展企业项目化教学模式:经过课程内容二次开发,把企业真实项目内容进行引入课程体系中,完善高职教育内容,使学生培养更具针对性,符合实际市场需求。企业项目化教学模式按“五个阶段、五项任务”方式实施开展。其中五个阶段包括项目确定、项目计划、团队组成、任务实施、答辩考核等阶段,整个企业项目化教学过程完全参照一个完整的企业工作流程。该教学模式能够把高职院校教育内容更切合企业日常工作应用,具有较强可普及性。(五)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以及监督评价方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主要构建学校老师和企业技师共同指导的“二元制”教育制度;学生既有学生的身份,又有企业学徒的身份,两种身份相互转换的教育制度。日常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学校和企业分阶段式交叉培养模式,其中一个阶段在学校教学理论课程,另外一个阶段用于企业实践实习;校企共同制定实践内容和实训合同;教育阶段结束后经校企共同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同时还可获得本专业学业证书,确保双证书制度能有效落实。

三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根据多年高职教育的工作经验,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院校和企业的目标不同,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点。实施项目的各方都需深入沟通,本着资源整合,互利双赢为原则,做到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方式处理矛盾点问题。(一)企业与学校关注的目标不同的矛盾。企业最终目标是完成生产订单从而收益;而学校最终目标是教育高技能人才。双方关注的最终目标看起来差别比较大。从实现的工作任务角度看,企业的任务是完成订单;而学校的任务是完成教学培养任务。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问题,必须是从组织结构上、经济利益等多个方面上找出校企双方认可的结合点,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政府部门也可出面干预、支持。(二)对学校学生培养认识与对企业学徒认识的矛盾。学生对学校的认知是学习知识,然而学校却安排去企业当学徒。尤其是遇到一些加工企业中一线操作工人,经常开展重复性简单的工作,无法进一步学习到深层工作内容;或者是有既然我都学会了所有工作内容是否可以成为技师的思想等等。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需根据本专业特色,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环境要求,制定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既有相关性又有一定的灵活度,能够给学生一定选择性;如果学生通过一个阶段工作任务考核即可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实践实习;当学生完成全部的工作任务考核后就可以获得“考核通过证”。(三)学生实践结果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矛盾。企业实际生产任务一般是有合同具体要求,包括时限及质量等要求,如果企业不能按时、保质保量交付订单是要违约并赔偿损失的。学校在校老师和学生针对这方面没有太多体会,也没任何压力可言。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问题,提升学校、学生认识必须让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担责任风险的制度。

四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能够基本上解决廉价劳动力越来越多与高技能人才越来越少不对等的社会问题,推动教育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促进优秀到技术技能顺利传承,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整体进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需加强校企合作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效的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督考核评价体系等,强化培养师资团队,进一步提高教学整体质量水平。现代学徒制架起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使高职职业教育更具社会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卢明.“引产入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职业教育,2013(1):22-24.

[2]于洪梅.高职高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4(18):47-47.

[3]郑金洲.项目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陈翠琴 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本文主要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措施。

【关键字】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开设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几乎全国的高职院校都开设有这门专业。所以不论是进行软件开发、维护、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维护,都必须掌握系统的数据库知识和操作能力。而随着数据库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从事数据库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趋势,对其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对高职院校的数据库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

一、高职数据库教学现状

随着计算机专业大范围的推广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计算机专业也变成了一门热门专业,但是仍有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离开校园之后所做的工作与他的所学是毫不相干的。这是由于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一个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过程,都是注重纯理论的教学,而没有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例如,一些大学生在进行数据库的课程学习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数据库知识,但对如何应用数据库理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的应用能力还相对欠缺。这就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偏离了实际工作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技术水平欠缺,操作水平又有限,完全无法满足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二、高职数据库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2.1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在教授数据库课程时,只是照搬课本内容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进行讲解,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并且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据库的目的和数据库的应用都还很迷茫,也就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并且很多学生在学完数据库课程之后,只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概念和SQL语句。这样学生在进行数据库程序开发时,完全无法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和开发。

2.2教学方法无新意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上稍显劣势。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一种理论式的说教理论为主,一般是由教师在课上进行数据库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机上操作一遍给学生看,到上机课让学生模仿做一遍。这种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对具体知识点的讲授,没有把课程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进行讲授。在这样的学习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理解数据库在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只是单纯的、机械的模仿教师每次课程的操作,对知识的理解根本不够深入,自己也没有进行思考或者思考很少,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容易束手无策,不能分析解决问题。

2.3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数据库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通过实践操作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将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但是现实中高职院校某些教师在讲授数据库时,在教学的设计部分没有设计成体系的实践操作环节,经常是上到某一板块的知识时,就让学生在上机课时,练习这一板块的操作练习题,或者是教师课上教过的例题进行再次的操作。这种时候,容易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课本上相应内容的习题很多时候是脱离现实工作岗位中遇到的问题的,这样的学习在今后的工作帮助并不是很多。另外,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一些高职学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上机课让学生把课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的操作中,这时学生就缺乏相应的实践巡控i按,对他们今后找专业相关的工作时,造成极大的阻力。

2.4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一些高职院校在对数据库这门课程考核时,并没有依据数据库专门课程的特殊性做考虑。只是机械的照搬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运用到数据库课程的考核上。例如照搬其他专业的考核方式,单一的期末理论考试。这一方式是及其不符合数据库的考核机制的。此外,有些高职院校采取了比较合理的期末理论考试及上机操作考试结合的考核形式。但是理论考试同时是一些需要强硬去背的知识点,与高职教育的特色相背离。上机操作考试虽然也能考查学生的实践水平,但是也会出现上机实操的考核过于简单,同时只是通过一次上机操作考试就判断出学生的实践水平,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反映高职教育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高职数据库教学的几点建议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明确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样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就必须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向匹配,符合学生今后找工作的需求和岗位对员工专业能力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数据库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适当增加数据库内容的扩展学习,例如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维护等等。并在课程的设计中加入更多的实践环节,比如要求学生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这个也跟学生之后应聘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相近,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这个岗位上的一些工作内容以及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库的开发与维护。

3.2教学方式的改革数据库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具的课程

它的教学要求是学生既能学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学会数据库的实际操作。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实现这两个目标,关键就在于如何改进这门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3.2.1项目教学法高职教师可在数据库的教学过程里引进一个项目,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将这个完整的项目进行拆分,分为一个又一个的子项目让学生个人或分组去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方式、思考思路去完成某个阶段的子项目,不必局限于上课教授的内容。例如,教师引入一个报名考试系统的项目,将这个报名考试系统的项目分解为数据库开发、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查询等等多个子项目,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不同的子项目去进行数据库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容易、更喜欢去接受,教学效果肯定也会有明显的提高。3.2.2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相关了解和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去了解、判断各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学习的能力,科学的选择不同的案例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而经过各个具体的知识点引入不同的案例向学生解释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简单直白的获得知识,且这些知识是他们经过理解讷讷感为自己所用的。所以,案例讲解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去理解并运用。3.2.3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主要侧重于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问题或任务,并通过探索问题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发起来。该方法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结合实际教学任务来合理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全面分析课文知识以及学生知识背景,以充分掌握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最后,教师以课文知识为依据来合理设计出学习任务,并意义将其细分为相互关联并容易实现的小任务。让学生在这些任务驱动下,自主利用网络平台来收集到有效的信息,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构架。如,在讲解语句查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任务,让学生从下列语句中找出错误:CREATETABLBbank(usemameVARCHARR(10),balanceMONEY)INSERTINTObank(userName,balance)VALUES(‘张三’,500)INSERTINTObank(userName,balance)VALUES(‘李四’,600)DECLAREmymoneylNT(4)Mymoney=0SELECTmymoney=balanceFROMbank让学生独立找出错误之处,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建表语句后缺少GO标志,变量mymoney的声明有错,缺少@,设置初始值的语句是选择查询的时候缺少条件限制。这些都是平时学生容易犯的错误,通过查错任务,让同学知道了自己的弱点,又对sql语句有了更深的理解。

3.3安排行之有效的实训操作

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必不缺的环节,上机操作是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高职院校的数据库技术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单调,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快速掌握这些知识,这时实训操作的地位就显得比较重要了。通过实训操作,安排学生到机房训练,使学生能够一边学习一边运用操作,这样那些单调的理论就会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也比较容易去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在实践操作阶段,教师可采取项目化方式,例如让学生开发外卖系统项目,把这个项目细分为一个个子项目,让学生由易到难一步步完成,这也是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据库的课程知识,并根据各个理论知识点锻炼相应的实践动手能力。

3.4做好课堂教学和实验二者结合

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来看,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此各高职院校要想实现良好的学生培养成效开展实验就显得十分必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种因素所影响,目前不少高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实验教学情况并不乐观,这不仅表现在许多教师更注重于理论知识教学上而轻视实验,而学生则是实际动手操作机会较少。如此一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造成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并且会严重影响学生培养质量。对此,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就需要做好课堂教学和实验二者地结合,即采取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相互交替进行,或者是一堂课程中先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剩余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一来能够确保他们得以有效地培养自己实践能力。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学生实验效果,广大教师要在充分重视起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情况下,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对实验教学进行适当变动,重点在于提升他们动手兴趣以及增加实验中师生交流,这样一来有助于提升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教学成效。

3.5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期末综合考核方式,把中心移到学生实践过程的过程性考核中。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完成项目的程度以及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在考核中,要加大平时分的比重,让学生把重心放在平时的实践操作中,在过程中不断加强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就更全面、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四、结束语

总之,数据库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课程也在不断的发展,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只有进行不断的改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小平,张永恒.基于CDIO的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榆林学院学报,2015(2).

[2]马宗夏.高职高专“数据库技术”的课程教学探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3):241.

[3]孙杰,李臻,张磊.浅谈告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数据库技术的课程教学[J].教育,2016(9):00149.

作者:宁莹莹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