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首要培养目标,现有校企合作方式的双师教师培养停留在学校和企业表面形式化,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养的比例极少,该文主要从校企深度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入手,构建出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最终制定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技能;“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培养目标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集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教师。这类教师不仅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同时具有与实践操作技能相关的技术职称。既具有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能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技能,也能从实践技能中总结理论知识。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如何解决“双师型”教师建设迫在眉睫,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学校教育结合行业和企业市场需求,建立以结构优化、优势互补、善于创新的教师团队,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和企业无缝接轨,必须较强“双师型”教室建设。
2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现阶段,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据调查,“双师型”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25%左右,极少数明白高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30%以上,导致了“双师型”教师偏少的原因主要有:民办高校教师普遍教学工作量繁重,日常事务繁多,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工作往往只能求量舍质,教师除了上课基本没有时间参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如此对“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造成极大困难。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来源中,从普通高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有78%,从兄弟院校培养占14%,从本校内培养的分别占3%、从企业联合培养占15%。从图1可知,民办高校大部分教师都是从普通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没有进入企业学习和培训,这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较差,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毕业就职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正是因为缺乏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并重的教师,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非常艰难,无法达到将学生培养为一线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3校企合作及其思路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在教学、管理和就业都相互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我比较常见的校企合作方式有:工学结合、产学合作、产教结合、产学研合作等。主要体现在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进行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有利资源和环境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目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指企业的项目工程师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参与培养方案的编写,共同制定考核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同时,教师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实践中,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开发技术和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把企业的生产实践和学校的教学紧密融合一起。其中涉及:
1)构建服务型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以校企合作基地为基本形式组建服务型校企合作平台,在本校设立工程训练中心,学生管理组、教师培训组、项目开发组等职能部门。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层由学校和企业相关领导兼职担任,各司其职,共同管理。
2)提出校企联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师抛开以课本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以项目为导向,将课堂搬到实验室进行,将课本中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讲解,教师边讲课,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
3)构建全方位的动态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以技能考核为主,能力测试为辅的评价制度。学校和企业合理增加技能测试,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阶段性成果为单元组织考核,每学期规定固定次数,每次考核占总评成绩一定的比例,每进行一次阶段考核,为了做到考试形式多样化,以项目报告、设计评估、自评、互评等形式进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评价系统。
4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具有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着强劲的需求。不仅高职院校注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同时湖北省内大部分民办三本院校也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了达到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基本素质提高是完成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由此,大部分三本院校大力加强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下的“双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教师的必然途径,企业与高校的创新和发展相辅相成。因此,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5校企合作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
1)制定与专业建设相匹配的教师培养计划
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双师型”教师目标是教师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性质不同,专业方向不同,直接决定双师种类的差异。高校本身要明自己需要的是何种“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符合需要的“双师”队伍建设规划,用“学校-企业规划”指导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并有效保证青年教师培养成果付之于实践。通过“双师型”教师模式的培养,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青年教师将会转变为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首席教授等,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提倡高校教师职业资格考试,促进实践技能培养
近年来,许多民办高校涉及转型发展,重点趋于应用人才培养,急需即能够在课堂上理论教学,也能够到企业实际项目开发的“双能型”教师,但高校仅凭自身是无法培养出学校所需的“双师型”人才,要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只能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其中,改革教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双师培养模式之一。首先学校制定出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判标准和制度,学院再根据学校制定的评判标准制定需要培养的人数,针对相关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职称资格和执业资格的培训。或者,教师可通过课余自学,考取与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能资格,以此提高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3)制定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大部分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仅仅是教师根据学校要求进入对应校企合作的企业挂职锻炼半年,或者学校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承担一部分岗位工作或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因此,建立双师共育的培养制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一方面,学院教师到企业以脱产的方式进行实践性学习,通过教师与企业精英零距离接触,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提高技术实践能力。此外,高校教师还可将通过从企业学习来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并融入进教材及课程内容中,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学校聘请具体优秀的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任教,教授学生项目开发、管理以及与就业接轨的实践性应用知识,即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强化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4)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双导师制“双师型”教师
双导师制是一种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由学校和企业一对一配对,一名学校教师与一名企业导师组合成一个双导师组合,组合中的导师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进行一对一辅导,企业导师向学校教师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而学校教师向企业导师学习实战经验和企业项目开发技术能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双导师共同培养学生,共同指导学生专业实践课程,并共同进行课程考核,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实习,大大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因此,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双导师制,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又一途径。
6结论
本文主要从校企合作中“双师型”教师培养入手,从制定培养计划开始、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依靠协同平台,创建合理培养体系,利用多种不同培养方式来构建符合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孙蓓雄.“双师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2]何兴国,杨林生,等.高职院校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
[3]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及能力结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4]刘韵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定[J].教育与职业,2011(14)
[5]赵鹏飞,苏成柏.以专业建设为主线构建高职办学特色[J].高教探索,2010(1).
[6]马树超,范唯.高职教育: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的十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7]张俊珍,田东平,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8]曲中林.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管理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作者:李娟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