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问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企业对中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文章分析了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指出应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进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以系统的、发展的思维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落地,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但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这就产生了矛盾,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学生的就业率却很低。因此,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教结合难于落实,校企合作遭遇壁垒
部分中职院校没有适时转变观念,没有将“产教结合”落在实处。“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出路,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和用人单位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实现了无缝对接。学校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明白应该怎样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但实际情况却是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由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隶属于教育管理部门的学校在与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企业在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得到的人才收益与经济效益不大,导致企业缺乏与职业院校合作的积极性。
(二)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科学依据
部分职业学校过分地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动手能力,忽视了基础理论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由于不具备计算机信息领域的系统知识储备和行业从业经验,加之缺乏对计算机应用相关领域的了解,学生在重新择业时会遇到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往往导致学生要花更多时间与精力去重新学习和适应。原因在于职业学校在制定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放弃了行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仅仅培养学生一两项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简单技能。一旦产业升级或者新技术出现,学生的失业风险就会增大。
(三)部分教师的能力达不到行业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不足,难以担任一些技术性强的课程的教学任务。新技术往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哪个企业掌握了新技术,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在该领域成为领跑者,企业需要自己的员工掌握新技术。反观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师知识体系更新较慢,导致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比较差。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较短,基本为半年左右。如果职业院校的教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必然与社会脱节。近代著名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说:“社会日趋进步,职业日趋分化,职业学校的设科、各系科的课程、教材尤需赶上科学的发展,使学生不至于落后于社会形势”[1]。但现实中的情况并非如此,由于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新技术培训机会,职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往往比较滞后于社会发展,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不到新技术,必然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策略
(一)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进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应及时参考当前信息领域人才需求标准,与相关的IT企业展开深度的校企合作。学校参照企业要求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企业根据实际人才需求指导学校的教学环节,通力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平台与就业平台。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使教学环节和企业实践相结合,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度的要求。现代学徒制就是为了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而推出的新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学生和企业员工都接受教育的新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与意向学生签署协议,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交替进行,企业由在就业市场寻找少数优秀毕业生变为主动与学校合作来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过程对企业来说是可知可控的。同时,企业的员工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的升级,解决传统教育中学习和实践,实习与就业严重分离的问题。与以往的学校培养—企业培训—学生上岗的模式相比,通过现代学徒制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成本低而效率高。企业有了和学校主动合作的动力,校企的深度合作成为可能。目前,教育部已经先后公布了两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名单,相信随着现代学徒制的继续推进,学校和企业合作会必然会越来越紧密,领域会越来越宽广。
(二)以系统的、发展的思维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能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没有牢固的专业理论体系作支撑,创新就无从谈起。我们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确认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关系,即理论知识指导应用实践,应用实践证实理论知识。作为一种以专业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在设计时要遵循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素质为取向”的基本原则[2]。要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先学科,再应用。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隐性部分,也是最重要部分。知识的累积性与循序渐进性更突显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学生毕业后的成长空间、发展潜力取决于在校期间打下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基础有多深厚,成长空间就有多宽广,发展潜力就有多强劲。对于计算机类的核心课程,必须让学生稳扎稳打,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打基础是为了强化应用,最终是为了实现相邻相近专业计算机学科“大专业、宽口径、多方向”发展,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要提高,首先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提高。要尽力把中职院校的教师培养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骨干,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要求教师拥有出色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外,同时还要拥有该行业所具备的基本技术能力,“上得了讲堂,下得了企业”。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职业院校的领导和决策者要积极想办法,采取监督和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新技术培训和自我知识的提升,定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并推荐其在合作企业里担任岗位,从而在中职学校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机制。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由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省级和国家级的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另外,也可以同相关企业合作,挑选企业的一线骨干深入学校指导学校教师和学生,使得学校师生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多层次的质量评估,并将信息反馈到教师评价体系中,以此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要构建一种以学校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和行业知名专家组成并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和引导下的质量评价体系[3]。
三、结语
面对中职院校的实际困境,依据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依据行业标准合理地设计中职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方案等举措,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张嗣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1987(7):75-77.
[2]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8.
[3]李青.运行监控并举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3-54.
作者:李伟 王宁 单位: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