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商业银行金融会计管理原则及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产生了巨大改变,面临的金融风险愈加明显。会计管理是商业银行在运营及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构成部分,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工作的管理与控制水平,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对风险防范及风险规避的能力。因此,文中以会计信息化为背景,从商业银行金融会计管理原则和管理价值角度对银行管理进行研究,旨在为银行会计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商业银行;管理原则;管理价值
一、引言
会计管理指的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要求,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业务运营特点,对企业包括银行内部实现规范式的资金管理。会计管理对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及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是企业整体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阶段,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也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内部外环境的改变令我国银行未来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也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不断改革。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会计的发展也呈现了信息化的改变,信息化背景下令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竞争压力,金融风险大幅升高,管理难度不断提升。此外,在国内银行业利率经济化改革的促进下,商业银行的经济利润呈现下降的趋势,传统经营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时代背景。新巴塞尔协议的签订与推行,提高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由于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商业银行的管理与运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会计管理是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的关键构成部分,在新形势背景下会计管理也必须调整管理方式适应形势发展。因此,文中以会计信息化为背景,从商业银行金融会计管理原则及其管理价值等角度进行研究,为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提供相应理论指导,为会计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二、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综述
会计信息化,即为会计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处理过程。在银行进行会计核算等基本工作时,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处理方式对数据实现分析过程,进而推动银行会计活动的快速进行。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种类较多,如会计电算化和MPPII等方式。伴随信息化技术的持续进步,银行会计管理内容也发展较大改变,为了应对当前信息化的挑战,银行的运营部门也需要采取有关应对措施,进而对银行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地位角度看,它具有将社会上分散资金实行重新整合的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具有资金调配者和信息传递者的双重身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行业内个别银行出现金融风险,则产生危机的几率迅速增加,所以,运用会计信息化技术加强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至关重要。
三、商业银行金融会计管理原则
(一)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统一原则在商业银行普遍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后,银行内部会计管理内容也随着发生了改变,在银行日常运营过程中,事前行为是指筹谋及策划,商业银行在以既定经营目标为前提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商业银行将来的工作内容实现规划过程。上述三种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且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影响下,可通过使用原始数据审查及控制信息输出等信息手段实现。
(二)内部核算与外部核算相统一原则在面临着会计信息化新趋势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其银行的经济运营活动都是围绕国民经济进行的,是不同部门其经营活动的体现,所以应该重视及增强会计核算工作力度,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水平,便于该部门良好地发挥其督查效用。因此,商业银行不但需要对银行内部资产、债权及所有权益的变更等多种情况进行核算,还需要有效地核算多个部门的资金流转情况,进而确保国民经济运营部门的良性发展。
(三)效益原则商业银行所从事的经营项目,不管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都是以经济营运为目的。而推进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则是获取经济利润。并且管理会计是一类管理制度,也存在管理成本及管理效益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过程中也要考量成本问题,同时对其适用性需要进行探讨及分析,同时在银行采用会计信息化技术后,可最大程度上减少会计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够快速实现相关财务数据的有效搜集,所以,在考虑成本问题的前提下,总收益如果高于成本,则可施行;总收益如果小于成本,则不可实施。
四、商业银行金融会计管理价值研究分析
银行的基础工作即为会计操作管理工作,该项工作的优劣对银行整体运营具有一定制约作用。银行的经济运营风险也都偏向于会计操作风险,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财会风险是本质风险,运营中的风险控制应首先从会计防范管理着手,经过调控会计风险点使银行的金融风险降至最低。在关注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和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时,应该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式变更,在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上与市场经济化方向相一致。商业银行管理工作的关键构成部分即为会计管理,以目前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银行会计应该从记账和算账的角色中脱离,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会计管理与控制作为银行会计操作的主要工作方向。在经过会计管理的操作下,进而提高银行经营利润和经营效率,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因此,该方向为商业银行未来会计工作的主导方向。所以,商业银行的金融会计管理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管理与控制是银行市场化改革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外资银行也不断涌入我国,国内商业银行业加快了改革速度。然后资金不充足、优良贷款比例低、经营种类单一、机构庞大、工作人员繁多且政府经常干预商业银行的运营,上述问题导致商业银行发展受到限制。由于商业银行在运营阶段存在高风险,规避风险方式少、控制风险的能力低,所以应该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加快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速率。商业银行的运营应该向市场趋势化方向发展,并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将商业银行发展为“资本足、内控强、运营安全、服务好”的金融企业。因此商业银行要将长久以来形成的具有一定行政色彩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彻底改变,从制度改革作为切入点,构建完善的银行法人治理架构,运用科学的管理观念及方式,构建和市场经济化趋势相协调的管理架构。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是银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银行会计工作需要从传统记账及算账的角色中脱离,逐渐向管理角色过度。管理角度变化的情况下,首先要确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银行法人治理架构模式中银行会计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换言之会计工作在股东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为银行内部运营管理提供服务,还有其他利益者提供服务;其次,需要在会计管理方式上进行转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采用先进的数据技术对管理手段进行跟新,对银行经营活动数据进行统计、归纳、梳理及讨论分析,在发现问题后实现科学决策过程;最后,开拓会计工作管理领域范围,使其涉及范围至风险防范控制、顾客服务、产品开拓等方面,令会计管理工作的范围涉及整个银行系统运营,将会计管理职能作用最大化。
(二)会计管理与控制是适应银行战略转移需要商业银行市场经济化趋势发展,不但要有和市场经济相协调的银行产权制度,还要有和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观念及管理方式。需要从战略角度考虑管理思维的本质性转移,同时在战略理论指导下促进商业银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初期,著名管理学研究学者钱德勒(A•D•Chandler)给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自此战略管理理论由此发展起来。钱德勒认为,企业提出的经营战略要适合外部环境的改变,与市场需求同步,在组织结构方面要与企业战略相协调,企业战略要随环境而变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部分研究学者提出了基于行为分析的战略理论,以及基于资源及科学知识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理论。商业银行在应用战略理论时得到的启示为,战略制定过程中要以发展角度为切入点,以构建长期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还要以科学有效利用有限资源及合理配置资源为切入点,构建以顾客为中心和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最终体现银行价值来达到最大价值的战略理想目标。银行运营战略的转换,此阶段需要会计部门从根本上认识到会计核算及反映动能,是会计职能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其调控与管理职能是会计职能的重要功能。如在以客户为核心的管理观念中,银行会计工作人员要改变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不能仅限于为提供财务数据,而是要会计部门根据银行运营的需要提供不同客户的资信情况、满意度情况、利用银行资源和贡献率情况、对银行忠诚度情况等各方面的数据管理信息,在运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可对上述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充分施展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管理职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和调控功能的效用发挥,对银行战略转移是否成功产生较大影响作用。
(三)会计管理体系的健全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必然选择在会计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的背景环境下,人们逐渐变换了其工作方式,作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如果要实现会计管理和内部调控的有效实现,需要通过会计信息化替代人工操作,由计算机处理银行的数据、信息存储和风险评估等工作。如果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系统较为完善,即便遇到外部环境的重大改变,其经营活动也能够维持稳定状态,能够抵御金融风险,确保银行各个项目运营正常,因此健全的会计管理系统能够提升银行经营管理质量,进而实现高质量的经营水平。
(四)会计管理与控制是合理评价银行绩效需要间接融资是我国金融体制的主要方式,商业银行的融资主体为社会融资,因此银行的经济营运绩效将会对社会资金的运转情况产生巨大影响作用。对银行行业的业绩创造能力、资金使用效率和运营绩效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对社会资本形成过程、资金使用效率和国民经济提升潜力等问题的透彻研究起到至关重要且具备启发式的影响作用。然而现阶段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工作的展开情况,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领军力量的角色并不相称,和社会普通企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比较,相对滞后。现阶段商业银行的绩效测评方法,呈现出评考理念和评考方法落伍,评价结果不透明,与绩效评价结果相匹配的奖励和惩处措施不健全等问题。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仅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还包括体制上的不完善,而且银行会计操作方式和管理方式也是影响绩效评价不合理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还未认识到会计管理对银行金融风险规避及防范的重大作用。例如,通过会计管理能够有效获取银行资本充足情况信息、资金流动情况信息、资产质量情况信息等多项关系到银行核心运营的数据信息,而将上述信息指标作为基础,通过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将上述信息指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进而实现会计管理的有效作用。另外,现阶段倡议商业银行可依靠社会力量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约束,进而规避金融风险,同时也是要以银行会计准备的正确无误的信息为基础的。所以,商业银行具备健全的会计管理系统及高质量的会计管理方式,增加对会计信息的督查及监控,构建强有效的防范制度,能够有效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也是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与控制的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金云.加强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8(24).
[2]安海东.基层会计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274.
[3]李星宇.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6(3):49-50.
[4]廖伟伟.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9):128-129.
作者:王俊 单位: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