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金融会计风险防控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金融会计风险防控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金融会计风险防控对策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票据结算风险

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金融票据的支付数量与日俱增,大量的结算票据业务给金融机构带来了诸多风险。从金融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票据填写不规范导致的风险;柜台人员操作违规导致的风险;票据犯罪花样翻新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银企之间对相关规章制度理解的不一致所导致的风险等。

(二)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因为可能引发的失控所带来的各类风险就是会计核算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主要表现是未执行流程规定而形成的短款风险,以及虚列造成金融机构利润不实的风险。比如将应计入表外利息的收入通过会计记帐计入表内收入,导致少计支出、多计收入的现象。另外还有一种做法是年末将超指标的费用开支虚增利润,通过列入“其他应付款”等相关科目,下年年初再冲回。

(三)会计监督风险

金融会计监督不力,无法起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作用而引发的金融风险就是会计监督风险。个别金融机构只讲究信贷管理,为了短期利益考虑,对会计监督等闲视之。比如财务管理上,基本是只管先花钱、后记账,管理职能和会计监督失效,对于违反金融财经纪律的行为,无法起到应有的实质性监督作用。

(四)联行风险

银行会计联行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银行会计联行风险被银行业界的忽视,发生过多起银行会计人员窃取会计联行资金的案件,给国家及金融机构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极少数金融机构内部员工利用这些漏洞来诈骗金融机构资金,从而形成了联行上的风险。

(五)会计人员风险

由于金融机构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和责任心的原因,或者在执行会计制度过程中发生人为偏差、违规操作,而导致的金融机构资金财产受损风险也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二、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不完备的金融监管模式

客观的说,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尚不健全,不足以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地方政府出于各种考虑而对当地金融业采取的保护措施,影响了金融机构按市场规则公平竞争,甚至使得某些金融机构享有过多的“政策”优势。一些金融机构的自身内控措施有待加强,权利制约失衡、制度建设滞后、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依然存在。

(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已经日新月异、飞速变化。在这个进程中,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也不断显现出来,由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并未形成,而大量的社会资金被金融机构的账面投资回报率吸引而涌入。在现有市场准入标准较低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金融机构的增长突飞猛进。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对金融风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有待提高的会计素质

从总体上看,我国金融机构会计人员的学识水平、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个别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等仍需加强和提高。从金融机构风险产生的原因看,人员素质因素不可忽视。实际上,许多风险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会计人员的工作有关联。

(四)需要改进的会计手段

这里所说的会计运作手段,一方面表现在如何优化会计核算的监督制度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如何改善和深化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上。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要求金融会计的不断配套升级。做好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账务信息记录和核算反映上面,还应该具备总结、分析、控制的能力。

三、金融会计风险内控措施

(一)改进金融信息的会计披露程序

金融机构应尽量要求企业报送已经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报表,并查验出具该项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认定,杜绝企业虚假会计报表满天飞、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金融机构在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接洽时,应要求其提供真实的当期现金流量表,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和财务比率的考核,将其放到与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比率考核同等重要的工作上。

(二)建立适应新要求的金融会计新体系

要尽快整顿基础会计工作,完善会计核算体系,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相结合,全面加强会计工作秩序,积极治理“作假账”现象,切实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及时提供全面、真实、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提高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三)建造强有力的风险预警系统

这里所说的风险控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事前、事中和事后。事前控制主要指的是制定与考核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套预警体系包括备付金比率等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资本充足率等资本不足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逾期贷款率等资产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利率风险率等金融市场风险的反映指标体系;以及资产盈利率等损益状况指标的反映体系。事中监督,顾名思义指的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正常监控。这个监控应当是对金融风险实施动态监控的机制,以确保金融机构经营运作正常,规避金融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害,或者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事后监督,主要指的是通过检查分析原始凭证和会计账簿等财务基础资料,全面复审金融机构是否稳健经营,严格考核各职能部门金融风险控制责任指标的执行力度,及时提出各部门金融风险控制潜在问题的整改建议,力争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不断完备金融核算制度

不断完备金融核算制度,首先是秉承谨慎性原则,把呆坏账准备金的有关计提方法做动态规定,根据形势需要确定是否提高计提比例,或者扩大呆坏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并将这一核算程序制度化。另外可以优先考虑将呆坏账准备金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计提。如果出现其他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进一步放宽呆坏账准备金计提的局限性,改革现行制度中一些过于苛刻的计提确认条件限制,以便使得业已实际发生的呆坏账能够切实有效地及时核销。

(五)打造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保障

打造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保障,首先是确定独立的财务体制。金融财务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只接受会计主管的领导,不接受其他过多的不必要考核影响,以便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确保有效的会计凭证作为账务处理唯一依据。建议推广使用专用、安全、高效、稳健的财务会计核算软件,所有相关报表等会计资料应该由系统自动生成。减少会计人员编制和调整财务数据的可能性和任意度。另外还要不断健全现有的授信审查流程,加强内部授权和转授权的制约,严格规定信贷融资授信业务活动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及时检查,增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针对金融机构不同风险控制点的特点,力图通过对金融风险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建立更加稳固的应对体系,对金融风险进行全面会计防范和有效内部控制。

(六)贯彻落实责任会计的理念

贯彻落实责任会计的理念,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按照分散化原则将风险控制的化解途径多样化,尤其是强调分散责任的问题,以科学认真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建立合理、规范、有序的责任中心,或者说责任体系。要落实责任会计的理念,改变过去的“大锅饭”思想,将金融风险的防范压力真正逐层分解到每一位参与者身上,促使广大金融机构财务会计人员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将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金融风险可谓无处不在。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金融运行的作用,可以较为全面、完整、科学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现实情况,及时提供风险防范的有用信息,减少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风险也与日俱增,做好内部控制防范措施,将对我国金融风险的治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