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金融会计内部审计因素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金融会计内部审计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金融会计内部审计因素分析

一、金融会计内部审计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由其特殊的社会作用所决定的。市场经济从本质上就是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对于金融机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特殊的专业会计。它应有助于信息的使用者在经营管理和其它经济活动中做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同时它又是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愈发展,会计愈重要。从而要求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监督及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必须准确,符合客观实际。为了完善和加强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势必要提高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金融企业风险愈大,金融企业内部审计所担负的责任就愈大,这种责任不仅体现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上,也体现在因审计制度的不完善而给审计工作造成的潜在影响上。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并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内部审计准则,强化执行科学的作业方式,就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

二、当前金融会计内部审计的困境反思

(一)审计资源远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对长期积累起来的金融审计历史信息和资料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并在后续审计之中加以应用,造成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审计人员往往不能够及时得到各类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管理办法的最新信息,直接影响工作进度和审计质量;对金融企业内部各机构的相关业务信息缺乏及时收集和分析手段,致使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经营和财务情况未能彻底摸清,无法有的放矢地开展现场审计工作;缺乏统一的审计档案资料、工作纪录和报告规范,工作底稿无标准格式,很多是手工书写,有关资料索引混乱无序,难以查询和使用等。

(二)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现象普遍

首先,信贷规模和资产质量核算失真。一些行在贷款管理上采取“中间大、两头小”的办法,在年度中间不仅占满信贷规模,甚至成倍地超投放,有的在资金来源不足的情况下还动用联行汇划在途资金移位补平,造成账表不符的假象。其次,负债存量、资本金和拆借资金核算失真。一些行通过联行转移存款,转移汇出汇款、压票、压汇等;还有的行动用存款或联行汇划在途资金扩大信贷投放,通过虚设账户进行假平衡。再次,收入、费用及存款成本核算失真,一些行违反“利息核算办法”,为完成利润指标,随意提前或滞后计息时间,有的转移收入,应收利息长期不收也不列账反映等。

(三)会计诚信欠缺与工作程序有待改进

多年来,银行会计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电算化处理,都遵循“双线核算”的原则,相互联系、相互牵制,有着较完善而系统的核算程序。但在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内控制度却未及时跟进,现行核算程序中也暴露出逆向操作、会计账目造假、“一手情”等失信隐患。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多年来,一直很重视会计监督与金融监管,有较健全、专门的储蓄事后监督、会计稽核、内部审计等部门。但随着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监督重心已由一般的业务工作差错转变为金融风险防范,现行一些监督方法与控制手段已显得力不从心。

三、金融会计内部审计现状因素剖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将遭受巨大的冲击。面对冲击,我国金融业势必会采取种种措施应对,如深化体制改革,成立股份制公司上市、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进行机制创新,有步骤地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改变经营模式,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改进技术装备,采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这些应对措施,将对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对象、内容、依据等产生重大影响。(1)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中国金融业融入世界金融大市场后,金融企业的内部审计环境也将随之进入世界金融的大环境中。金融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将是多元投资为主体的上市公司、合并公司、中外合资公司,这些公司届时都将依据法规进行经济活动,依据相应的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2)入世后将会不断有新的金融产品开发出来,使审计内容趋向多元化,增加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网上实体,其特性就是“虚”,从而使得审计风险加大。依据将有重大调整。入世后有关业务交易适用的规则,将大量采用国际惯例,同时经济运行模式、政府机构干预经济的方式都将转变,国内法律、法规将有所调整,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与信息,以正确做出审计判断与结论。

(二)内部因素分析

(1)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偏离制度规定,一些人对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认识模糊,加上复杂因素的影响,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严重削弱,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财会监督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会计成为只服务不监督的单纯核算型和“灵活”、“变通”的服务工具,不能准确、及时提供经营信息。(2)一些地方的金融查处,名曰贯彻“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实事求是、宽严适度”的原则,但由于受关系、面子等多种因素影响,则往往是严查轻处、宁宽勿严,没有真正发挥查处的威慑作用,使一些违纪行为得以蔓延,屡禁不止。这就涉及到会计制度与操作规程的关系问题,会计制度应是操作规程设计的理论依据,操作规程应是会计制度的具体化,又是会计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保障。而目前的操作规程未对会计制度的执行形成刚性约束,必须按制度执行的硬性规定变成了凭良心凭习惯办事。由于技术保障措施的不得力,核算程序本身又留有违规操作的隐患,以至于核算过程中屡有违反会计制度的事件发生。

四、优化金融会计内部审计的策略建议

(一)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善用金融审计信息

构建信息系统,把金融审计信息归档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在金融企业内审工作中,培养审计人员利用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主动性。金融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业务数据、报告报表数量巨大,要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迅速获取有用的审计信息,必须依靠信息系统的强大处理功能,才可实现。此外要建立业务处理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时联系的机制,制定并强化计算机审计流程。信息系统与业务处理系统的网络实时连接,审计部门才能及时得到业务数据和信息,实现对业务开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或可疑点,实现审计事前发现风险疑点,事前防范风险,为开展现场审计提供帮助,充分发挥非现场审计的作用。

(二)加强业务监督和严肃金融法纪

首先加大金融监督和管理力度,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金融内部审计的再监督作用,对基层单位业务经营情况,定期进行稽核检查,不经过审计的会计资料不准上报;人民银行要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对屡纠屡犯的要实行经济制裁;人民银行要加强机构、结算、利率等方面管理,为专业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其次必须加强金融系统各法人代表、有关责任人与会计核算人员的政策法纪教育,使他们懂得正确运用金融政策才是向商业化经营转轨的唯一出路,弄虚作假只能使经营包袱越背越重。要使他们敬业、爱岗,充分发挥反映、监督的职能。再次在金融系统内部掀起“反假”、“防假”、“打假”的群众性活动,增强自我约束机制。财会人员要坚决抵制一切外来干扰。

(三)改进金融诚信的约束方式

不做假账,维护诚信,珍惜行业声誉,争做诚信楷模。一方面,必须从每个金融机构负责人、每个金融机构会计人员做起,依次维系金融的社会公信力。金融会计作为核算和反映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必须准确、及时、真实、完整,这直接关系到广大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是金融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推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金融会计人员进行职业操守教育,建立整套杜绝会计造假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企业虚假财务信息问题,强化监督机构的职能和作用,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定位,实行会计师事务所轮换制,或负责公司审计的合伙人轮换制度。建立”董事会领导制”下的内部审计体制,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四)坚持诚信用人的原则

大力提倡诚信,谨慎执行坚持原则、诚实本分的用人机制。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员是金融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一些单位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以是否“听话”作为标准,这种错误的用人导向是对会计职业的严重扭曲。金融机构聘用会计人员,首先选择的应该是坚持原则、诚实本分的人,而不是俯首贴耳,弄虚作假的人。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很强,但缺少诚信是难以受到聘用的。

(五)对表外业务实施会计监管

提高表外业务的信息透明度,建立表外业务报告制度,如实反映表外业务的经营项目和经营规模等;对可能在我国出现的表外业务品种应提前制订统一的表外业务管理规范,包括有限制条款的公开、对有关经营状况的改变、资产变卖和合并、对借款人的限制、构成违约的行为、财务数据和投机管理等;建立相应的风险资本标准,协调资本和风险的评估,以保持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加强经营管理,健全表外业务的内部约束机制;坚持信用调查、评估制度;制定保护性措施并合理定价。

(六)重视建立机房保密制度

根据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要求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实际工作的不断变化和应用软件的升级而不断更新,相应地改进和完善操作规程和制度,否则就难以有效地行使管理职能。加强密码管理,各种密码口令要严格按照工作岗位、工作性质进行管理和分配,还要定期更新密码,操作人员不得泄漏自己的密码,更不能相互使用密码,不得使用非法获取的密码,人离机必须退出系统,对会计主管密码要严格控制,必须由授权人当面监督执行。另外要严肃机房纪律,坚持双人进出机房,严禁无关人员随意出入机房,系统管理员严禁在前台替岗操作,要逐渐从操作型向管理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