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计算机的大量应用,全民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素质素养已经成为时代所需,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次研究针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着力消除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对促进高校教育职能的转化,实现全民计算机素质水平的进步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
时代的发展进步是催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因。在今天,我们的计算机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电脑数量的增多,更体现在电脑技术的更新,电脑操作方式的革新等方面。所以,高校计算机教学也不应当墨守成规,而是要不断根据时展和社会需要去调整。
1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短板不足
1.1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很多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与时代脱节比较严重。我们发现,目前各类高校以及各类图书馆的计算机教育类书籍中,有许多知识都是落后当前五年甚至十年左右的内容。有些教材中介绍到电脑的基础知识,还是以windowsxp系统为蓝本,距离现在广泛普及的win10系统相去甚远。另外,对于近几年来计算机领域出现的新知识、新现象、新概念,高校计算机教育涉及到的非常有限,对认识键盘结构和计算机主机结构,进行打字拼音练习等特别初级的内容介绍的又太多,造成了教学内容结构的不合理。
1.2教学方法死板、无趣
计算机教学中,有很多内容是涉及到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还有不少知识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操训练才能进行认知和巩固。但是我们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发现,除了计算机关系较为紧密的专业在教学方法上更丰富一些,其他专业、系别所开设的计算机教育课程特别不受重视,教学方法相对死板,教学体验非常无趣。特别是在计算机教育的公开课、选修课中,老师照本宣科的例子比较普遍,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思考和探索不深入,教学成果大打折扣。
2.1教材更新,紧贴时展节奏
针对部分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教材的选择上多做筛选。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教材的编订印制则相对落后。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一方面要严格做好教材内容的筛选,尽量选择编定年份比较近,内容编排比较新颖的教材;此外,为了弥补专业教材在内容上的不足,学校还可以视实际需要去采购一些计算机领域的杂志、期刊等作为辅助教学资料,用来做好新旧知识、技术的衔接。比如《计算机教育》杂志、《计算机科学》杂志,或者侧重于行业领域计算机教育的书籍等。通过这样的穿插互补,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效更新,以保证教学的时效性。
2.2方法创新,让计算机教育多措并举
教育方法的创新,这是计算机教育改革和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新的时代,90后以及00后成为了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电脑、网络的机会很多,对网络新事物的了解甚至比老师还多。因此,传统的计算机教育与这些年轻群体的认知和思维有较大的落差。创新教育方法,这是填补代沟,实现教育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比如我们开展任务式教学,老师会给学生布置一道任务题,让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研究、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以计算机教育中常用软件word的应用为例,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是:请参照网上给出的某机关单位红头文件的样式去制作一份个人学结。在这里面,任务的主要目的是考验学生对word软件的应用能力。比如红头文件常用的字体和字号;还有红头文件中横线的插入;以及红头文件中页码的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这些东西都需要学生去摸索。它比单纯介绍word软件的功能要更有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益尝试。
2.3反馈评价,持续进行教学改革优化
在计算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但这样的尝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有不好的影响?我们需要通过持续的反馈评价机制去查找漏洞不足,并及时做好调整、改进。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实操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去考量,从教学的进度和内容的拓展度去考量。随着不断的优化调整,高校计算机教学才能更加贴近实际需要,为社会各界输出具备优秀计算机学科素养的毕业生。
3结语
计算机教学是高校教学科目中普及度较高的一个,在文科、理科、财会等各个系别专业的教学中都会有所涉及,而不仅是局限于计算机专业这一个领域。教育工作者要多从实际需要着眼,多从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趋势着眼,通过有效的教育改革创新来提高教育黏性,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更牢固的计算机知识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党闰民,宁勇,孔德生.浅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J].科技资讯,2013(24):168-169.
[2]余金勇.浅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2012,32(10):110-111.
[3]文雄军.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2):122-123.
作者:袁伟青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