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巧设悬念实现计算机高效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巧设悬念实现计算机高效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巧设悬念实现计算机高效教学研究

摘要:教师通过创设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质疑意识,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对应的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以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创设悬念,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进而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的中职计算机课堂。

关键词:悬念;中职计算机;高效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学习”与“悬念”之间关系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古今中外的很多教育家都认为通过创设悬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不论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还是“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都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悬念”作用的肯定态度。在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悬念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一些质疑,而一旦学生对知识点有了值得他们思考的内容,再次引导他们开展学习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

1课前创设生活悬念,让学生对已有技能产生质疑

一般情况来说,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到课堂时,尽管个人已经能够安静的坐在教室座位上开展学习,但内心却仍没有从下课的激动情绪中走出来,这时如果教师直接给学生讲授新知识,是很难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对知识点的学习之中的。因此,对于一节课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时间段应该是上课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创设出一个悬念,让学生围绕这一悬念产生相关的学习动力,对后期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想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创设悬念,教师必须要按照生活性、趣味性的原则开展相关的悬念创设,努力寻找到生活与即将学习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点,并在放大这一共同点的同时创设对应的悬念,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将这种对生活中的悬念转换为质疑,从而激发学生更加深入的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在寻找对应的生活元素时,教师应先考虑课文中即将讲授的内容,随后寻找到生活中学生在使用计算机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麻烦,并让学生对这一麻烦产生共振,从而成功地创设出对应的悬念。比如在讲授“Word”这一软件中的“选择”工具时,这一工具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的将全文中的文字选上,同时还能让学生快速地将文档中的“文本框”“形状”“符号”等相关非文字信息快速选上。然而在学习这一知识点前,大部分同学在生活中使用这一软件时都只能通过点选和配合“shift”键实现这一目标,使用效率十分的低。为此教师可以围绕这一知识点创设对应的悬念:“第一,教师给同学们分发了一份‘流程图’,并引导道:‘相信这一流程图大家应该都会画吧,请大家尝试用手中的电脑将其会指出来。’第二,当学生绘制过程中遇到点选文本框时,露出焦急的表情,大多数同学发现很难快速地选择这些非文字图片。第三,教师开始创设悬念:‘一件功能十分齐全的Word,竟然在选择这些非文字内容时这么困难,看来这一软件有待于提升啊。’”至此教师很好地创设出悬念,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对教师提出的悬念产生质疑。有同学在想:“我觉得肯定有更快捷的方法。”随后教师可以借着学生对这一质疑点开展相关的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

2课中创设趣味悬念,让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质疑

尽管课前引导时提升高效课堂的前提与条件,但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所学内容,最关键的环节还是看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前创设了悬念,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很大的动力,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却非常平淡的开展相关教学,学生很快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懈怠的心理。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通过不断创设趣味悬念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动力。

2.1围绕关键知识点创设悬念,提升重视程度

首先教师应围绕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创设对应的悬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对于某一知识点的讲授来说,教师可以采用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直接讲授法,具体的中职计算机的课堂之中,就是通过教师直接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最新知识点的基本操作方法。然而尽管这种方法十分有效,但却无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主探索意识,因此在开展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某一关键的知识点创设对应的悬念,让学生围绕这一知识点的悬念开展相关的学习,从而更好地衔接前后知识点。比如在讲授“Flash”这一软件中的“库”这一知识点时,尽管这一知识点本身是整个软件学习过程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但由于创设比较简单,且在开始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得也不是很多,因此很容易被学生所忽视。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产生更加强烈的印象,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悬念。首先教师在场景中绘制出一个“深夜城市”的背景,随后用“绘图工具”绘制出一个“汽车”的图形。接下来教师说道:“我要用这个‘小汽车’的图片做成一个汽车奔驰在街道上的动画效果。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做这个动画可以通过‘帧帧动画’的方式实现。但做‘帧帧动画’的前提是什么?”学生们思考了一段时间后说道:“关键是每个帧都要有一个汽车图片。”教师:“对,那么我们要如何实现呢?”学生:“复制就可以啊。”教师:“复制是可以,但是复制完了以后呢,我们每个帧都要有一个图片,看来只能再复制到帧上面了。”至此教师很好地围绕关键知识点创设了悬念,随后教师只要简单的介绍“库”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快速了解制作帧帧动画的快捷方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库”的重视程度。

2.2围绕学生争论点创设悬念,验证观点真伪

在开展相关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它们区分开,就无法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使用方法,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有遇到很多麻烦。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这些混淆知识点之间的差异,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悬念的方式来实现。第一,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时可以先给学生引出这一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的相似之处,从而让学生对两个相近知识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比如在讲授计算机中“Flash”的软件时,当教师讲到“图形元件”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将“图形元件”与“形状”的功能区分开,于是决定通过创设悬念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相关的学习。教师应在确定了创设悬念的对象后确定创设悬念的具体方法。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悬念的具体内容开展给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引导学生对这两个观点展开争论,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深度。比如在前面的案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如下两个观点:(1)观点一:形状补间和传统补间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使用习惯上的差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使用哪种方法。(2)观点二:形状补间与传统补间之间的差异很大,不同情境、不同方式的使用都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当教师围绕知识点创设了争论的悬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两个观点开展相关的探讨,并引导学生通过先“自我观点表达”再“实际操作验证”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深入思考和实践中提升对这一知识点的把握。比如在上述案例中,班级中有一大半的同学认为“观点二”是正确的,但也有一小半的同学认为“传统补间”和“形状补间”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验证这一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相关的练习,从而让学生逐渐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差异。

3课后创设情境悬念,让学生对固有印象产生质疑

课堂讲授的结束并不代表在一节课的结束,在课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更多的途径开展相关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效率。尽管在课下学习过程中教师无法时刻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学习,但教师依然要通过悬念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实践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不那么紧密,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创设悬念情境的方式来实现提升学生实践意识的目标。比如在讲授完PPT这一软件中的文字排版内容后,教师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视频情境,视频中的主人公正在做一份演讲用的报告,在文字的复制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永远都无法将文字的两端实现对齐,这让主人公感到十分着急,最后他给出了一个答案:最新出版的PPT软件真不好用。随后教师说道:“正如大家视频中所看到的那样,当年Office2010出来以后,很多人都感到这个版本的软件不好用,市场上关于这一软件的销量也一直不是很好。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至此教师创设完了悬念。下课后,大家纷纷围绕这一问题开展相关的探讨,有的学生专门将Office2010下载并安装到电脑上,并通过复制、黏贴、排版等相关方式重现了视频中的场景,事实证明,Office2010能够很好地完成基本的排版及演示功能。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视频中的错误观点,同时也通过这种实践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对PPT这一软件的使用能力。创设悬念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较为恰当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悬念创设。首先教师应围绕学生学习的内容寻找到可以创设的情境,在情境创设中必须要注意情境本身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其次当情境创设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根据这一情境开展相关的自我学习,并通过记录实践过程的方式将自己实践过程中的相关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与其他同学分享。当学生参与完课下的实践活动后,教师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实验结果记录出来,以便在后期课堂中更好地与其他同学开展交流。

4总结

在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对所学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必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创设对应的悬念,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悬念产生对应的质疑。当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产生一定的质疑后再开展相关的教学,学生就对所学知识点有了一种主动的研究欲望,随后不论是直接开展教学还是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质疑正确性都会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效。信息技术课堂作为一门极具代表性的现代化学科,应该吸取其他艺术精华溶于自身。巧妙设置悬念,使信息技术课堂似看山峦喜不平,进行课堂形式的改良与创新,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思考并努力去做的。而为了更好地首先这一目标,教师应围绕课前创设生活悬念,让学生对已有技能产生质疑;课中创设趣味悬念,让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质疑;课后创设情境悬念,让学生对固有印象产生质疑的方式进行相关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和实践过程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信息技术课堂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朱丹辉 单位:福建商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