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数据库管理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完善。本文主要是在当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探究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数据库管理等相关知识,进而推进我国社会科技化的进程。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设计;数据库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逐渐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数据库管理,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信息服务。故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增强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责任感以及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不断前进的,因此,也应该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创新与完善。

1计算机软件开发

1.1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内涵

在新时代,计算机软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之中,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便利。计算机软件开发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1]。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开发,简而言之,就是针对软件更新以及功能的创新,用以解决实际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库管理以及操作系统的管理以及维护水平。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系统软件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差别,相比较而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在技术应用方面更加高级,且其直观性、操作性以及使用价值更高一些。

1.2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流程

计算机软件开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软件设计、软件程序编写以及系统测试。软件设计主要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软件的功能、软件的总体以及模块进行总体的设计。而且,软件设计还分为详细设计以及总体设计,好的软件设计是软件开发的良好基础[2]。在软件设计完成之后,就要进行程序编写的阶段。此阶段在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将其转化成计算机系统中能够运行的程序编码。程序编写过程耗费的时间较长,且需要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并结合编写的要求,才能完美的完成这一步骤。软件程序编写完成后,就进入到了下一阶段,也就是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通过严密且全面的测试,为后续的具体应用打下保障。系统测试并不局限于系统的运行情况,还包括其使用功能。除此之外,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给顾客的带来更好的体验,设计人员在此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软件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及时进行完善。

1.3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都是由多个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大型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并没有太多的局限,但现如今普遍应用的就是以下这三种:首先是软件生命周期法。软件生命周期也就是软件生存的周期,即自软件开始构思到研发最后到消亡的过程。运用生命周期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就需要严格的按照时间的规定,进行生命周期的划分。软件的开发一般分为计划、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与维护六个阶段,这也是软件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生命周期法通过结构化技术的使用,来完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指令任务[3]。其要求每个阶段都应该紧密相连,同时也要求,每个阶段都完成相关的高质量文档。其次,原型化方法。原型化方法可以说是软件生命周期法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软件开发方法。原型化软件开发方法是在传统开发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问题的解决,并经过完善与优化才形成的。原型化方法主要包含纸上原型、工作原型以及现有原型三种形态,其先在纸上进行模型的设计并解释相关内容,然后在计算机上运行较为成熟的软件,最后进行软件系统的完善。由总体上看,原型化方法是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一种交互过程,其主要适用于不确定性高的软件系统。且其是一个自外而内的设计过程,其能够根据用户在原型使用过程中提出的意见进行相应的修改,进而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软件。除此之外,自动形式的开发系统方法。自动形式的软件开发,就是在研制成功的软件开发工具的基础上,直接实现软件系统开发的方式。一般情况下,研制而成的软件开发工具都具有自动分析、设计以及编码的功能,并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整合。自动形式的开发系统方法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只需要将软件设计的内容以及明确的目的表现出来,就可以直接通过相应的工具就能完成。

2数据库管理

2.1数据库管理的内涵

数据库管理,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在数据库设计完成之后,即数据库运行过程中,一切保证数据库工作正常运行的技术管理工作。数据库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特别强的工作,其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集成以及高度共享,还能够加强对数据的管理以及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数据库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的手段,其主要包含数据库建立、调整、重组、安全性控制及完整性控制、故障修复以及监控六方面的内容[4]。数据库管理工作人员只有掌握住数据本身的特点,熟悉各数据间存在的具体联系,才能够真正实现数据库的规范化管理。除此之外,不同的程序需要应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高效管理与应用。

2.2数据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数据管理模式,其与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相比,更加安全、更加完整有效。但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数据库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工作人员对数据库管理工作的具体分析,不难看出,其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其一,数据库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已经有了很长时间的历史,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数据库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技术性能更加的完善。[5]数据库系统的更新与完善是保证其功能的重要手段,如若不进行更新与完善,很容易给管理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就连安全性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且在数据库系统稳定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或是存在着安全隐患,就极易引发数据库管理的问题,进而增大管理问题的处理难度[5]。例如: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除此之外,有些计算机软件系统本身的设计就有一定的问题,故而,无论过程有多注重,最终也极有可能发生问题及风险。其二,操作系统的问题。数据库管理工作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种风险贯穿于系统操作的过程之中。在进行数据库系统录入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意外状况,类似于病毒问题。病毒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存在于任何软件或者系统,甚至于网页之上。病毒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且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侵入设备之中,对文件数据进行改写以及盗用,进而为数据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甚至带给企业与个人不可估量的损失。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对文件的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数据库系统与操作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且数据文件的安全与管理人员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常规来讲,用户是可以直接获取相关数据,也就是说,如果用户进行文件的盗取,管理人员是很难得知的,这样就无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2.3数据库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首先,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加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其主要是为了保证数据库中信息与数据的安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管理渐渐与人们的生活接轨,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网络资源普及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网络资源做一些非法的事情,进而谋取大量的金钱。为了防止不法分子的的入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其一,设置身份认证。在数据库使用的过程中,用户需要核实身份信息,进而避免不法分子非法利用数据库信息。其二,将数据库的机密文件分开存储,避免机密共享。其三,与用户签订相关协议。用户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信息的查询,也要限制信息的访问权限,对用户进行动态的管理。其四,对于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的一些机密文件,可以采取加密的管理措施,进而避免信息的泄露。其次,数据库管理策略的完善。管理策略的完善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手段,其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辅助。这项工作并不是很简单,其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防范意识以及警惕性,同时也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在数据库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不让数据库的数据遭到泄露和破坏,相关管理人员要提前备份,避免由于数据缺失或泄露造成计算机软件发生故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此机制需要制定相关的流程以及标准,用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管理机制的建立还可以结合动态的管理方法,加强数据库管理能力,在突发情况产生时,此机制能够快速查找并解决问题[6]。当然,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技术是发展的基础,只有技术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够真正的提升数据库管理水平。除此之外,数据库维护工作的重视。维护工作是数据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维护工作不止是针对数据库管理,同时它也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有一定的重要性。数据库的维护,简单来说,就是采取多种防护手段,用以保障管理系统的整体安全[7]。维护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定期备份、表空间占用情况检查、日志检查、优化设计以及安全性等。为了提高维护工作的水平,相关部门可以为系统配置一些高级的防护装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如此,还要提升相关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这是最基本的一项措施,也是最关键的一项措施。当然,日常维护以及定期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数据库的性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满足了用户工作和生活的需求,还给用户提供了优质的网络服务。但随着人们对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工作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现有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做好相关的问题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进而促进计算机技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先春.计算机软件工程进度控制研究探讨[J].电脑迷,2018(15):77.

[2]吴越.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J].科研,2015(47):307.

[3]李美刚,张伟.关于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的探讨[J].科研,2016(7):206.

[4]张凌云.探讨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1):84.

[5]陈宏.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9):286-287.

[6]朱昱.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中的问题及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7(15):154.

[7]田兴强.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数据库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J].电脑迷,2018,26(6):22.

作者:张黎平 单位: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