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总结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方面与企业对相关岗位的能力需求之间的差距。依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电气类相关的赛事,优化教学内容,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引入企业中职业本位的评价体系,深入推进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运城及“黄河金三角”区域企业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

引言

2018年3月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指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简称大赛)是教育部发起并牵头的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大赛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大赛以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为宗旨,以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面向职业院校在校学生。2018年,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所设定的高职组的比赛赛项已经多达53项,比2017年所设的赛项多出了7项,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可见,国家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1]。

1岗位能力分析

通过与运城及周边地区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员和一线工人的多次深入交流,并对本专业参加跟岗和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本专业毕业生在综合的技术技能方面与相关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运城及周边地区制造类企业主要包括两类:以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临汾万鑫达焦化有限公司和山西立恒钢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传统制造类企业;以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制版设备有限公司和山西威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制造类企业。本区域制造类企业的电气类相关岗位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适应本区域制造类企业的发展需求。[2]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区域的制造类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能力除具备本专业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之外,同时对技能素养有着更加精细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全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掌握与对应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一致的专业核心能力,以便能更快地满足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3]

2职业技能大赛的作用

经过长期的调研和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要通过完整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完善的教学资源和职业本位的评价体系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单纯地通过教师对本区域的企业进行“间歇式”的调研和学生进行固定时期的实训并不能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们发现电气类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搭建在运城及周边地区制造类企业与我院机电工程系相关专业之间的“桥梁”。它能有效地规避教师教学内容转化速度较慢和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过程性的实践锻炼缺失这两方面的问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优化教学内容,完善培养模式,改进评价体系,强化技能培养,改善实践条件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2.1优化教学内容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倒逼职业院校更新教学内容。每届技能大赛的赛项均是最前沿、最热门的技术。对运城及“黄河金三角”区域制造类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多数的制造类企业自动控制系统使用西门子s7-1200、s7-1500或者三菱Q系列、FX系列的PLC。编程软件使用西门子博图软件或三菱GxDeveloper软件。它们可以对各自品牌的全集成自动化中所涉及的所有自动化和驱动产品进行组态、编程和调试。这样可以大幅提高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这就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从事岗位工作之前具备相应的自控系统设计、编程、组态和调试的能力。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为例,控制系统涵盖了西门子、三菱当前主流的PLC数字量、模拟量模块,伺服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旋转编码器,以太网通讯,HMI,数字量、模拟量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内容覆盖了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大部分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对这些专业核心课程进修了系统性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增加了《EPALN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主流电气辅助设计软件,完成自动控制系统的电气规划,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弥补之前制图课程《机械制图》和《AutoCAD》在电气自动化辅助设计方面的不足。②改变了以往《PLC应用技术》课程以s7-200PLC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局面,在该课程中增加模拟量模块、高速脉冲输出、高速脉冲输入的程序设计的方法。③增加了交流伺服系统与变频器应用技术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主流的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的正确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方法。④增加了《现代检测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组态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的课时量,使学生可以掌握这些课程中的技术在整个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和实践操作能力。

2.2完善培养模式

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依托技能大赛,对学生进行梯队化的培养,由高年级的学生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用校内技能大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激励政策,将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校内技能大赛优秀者中采取末位淘汰机制,选拔选手参加省赛,对参加省赛的选手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进一步参加国赛。在校期间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的学生,参加山西省专升本考试,录取时实施10-20分不等的加分政策。我院施行参赛的奖学金制度,对参加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按照不同的获奖级别进行奖励,增强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在“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的课程体系基础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小方向”课程,即专业方向课程在方向定位、课程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无法精准落地。造成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校企合作的制造类企业并不能为实习学生提供专业核心能力训练的岗位。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本身的特点,需要学生了解设备整个工作流程,并进行长期的专业积累和反复的专业实践,才能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小方向课程分为: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和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两个方向。学生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方向课程进行学习。以大赛平台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2.3改进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以《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技术标准和《电气设备安装工国家职业标准》等职业标准来检验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在考核过程中,依然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但是,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课程任务单成绩和整周实训成绩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技能点和专业知识完整性的掌握情况。参照职业技能大赛的评分细则,优化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从控制系统电路设计到控制系统整体功能调试,再到职业素养与安全意识,对学生的“三大素养”,即技能素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期末考试的内容不局限与教材上的专业知识,以企业的实际案例和技能大赛平台故障分析为主,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打通了专业课程考核与技能大赛的专业考评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与专业课程学分之间的转换,激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3结语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对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考评体系、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和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赛项以电气类专业学生综合实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使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改进后的教学过程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的。同时,在推进职业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片面追求职业技能大赛成绩,忽视学生创新创意能力的培养等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禹治斌.从技能大赛获奖者成长视角谈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北京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部分获奖者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

[2]赵谦.国内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研究成果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9(06).

[3]郑伟,侯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培养机制的探讨与实践———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检验赛项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

[4]王稳,孙琴.“产教融合”视角下双元制人才培养的瓶颈及解决方案探究[J].河北农机,2019(07).

作者:许国强 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