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实现了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产业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增加。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研究内容,提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团队建设和校企合作的建议,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专业侧重于实践,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建议学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以某学校为例,学校自开设这项专业以来,将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作为依托,对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搭建了集学校、企业和学生为一体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教学项目和企业生产项目相融合,课程标准和任课教师也逐渐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贴近。并且,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1],人才培养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1.1课程模式改革
(1)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设计课程。简言之,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这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城市轨道机电专业应该在学校的牵头领导下,与企业共同建设指导委员会,同时邀请行业内专家,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以发挥出行业专家的价值和作用。(2)将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邀请行业内专家设计和开发课程体系的同时,学校应强调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的重要性,在分析岗位需求的同时,基于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3)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作为一种全新专业,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学生不仅要通过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在设计和开发体系的过程中,学校在强调职业能力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某学校为例,该学校通过打造德能并重双平台课程体系的方式,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和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共同开发建设,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人才培养阶段,道德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相辅相成,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除此之外,学校还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各项教学环节和活动之中渗透创新教育理念,最终打造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将其命名为“18432”。“1”是指机电平台,属于机电技术专业教学开展的基础;“8”是指机电技术专业8个实践项目;“4”是指4个理论支撑,分别代表价值观、创新理念、文化和工匠精神;“3”是指三项拓展课程,主要包括机电管理、智能技术和综合管理;“2”是指两个依托,第一个依托是学校,第二个依托是各项教育资源[2]。
1.2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在课程体系设计开发完成后,学校需要推动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确保改革后的考核模式与机电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相吻合。具体措施如下。(1)学校应该将职业能力考核为切入点,基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评价体系,使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特点得到彰显,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的有机融合。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真实工作情境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价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实施课程考核模式。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的重点是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所谓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方位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纪律、解决问题的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等方法,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2教学方法改革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需要构建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方法,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教练型教学方法改革
在推动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学校还要改革教学组织,通过教练型教学方法的实施,使传统教练型教学方法朝着现代教练型教学方法的方向转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主要以强制性教学为主,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而现代教练型方法则以制定规则、合理分工、落实奖惩制度和教师亲身参与为切入点,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接受挑战,教师只有在完成工作项目后,才能脱离,这样一来,就会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并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2.2多任务循环驱动教学方法的运用
机电技术专业属于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多以实践课程为主,但由于专业发展时间较为短暂,学校面临着实训条件不足和教学模式落后的挑战,而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当前的不利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缩短学生在同一项目中所耗费的时间,流动性较强,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3实训实习条件
3.1建设校内教学和生产实训基地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实践教学,以某学校为例,学校为满足校内各专业学生的实训需求,构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实训场地,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建设了机电检修、照明系统检修和站台门检修等实验室,同时,应用3D技术、VR技术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为学生实践训练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生产性方面,学校秉持学中做,做中学的原则,依据企业标准,采购了大量的设备,并参照真实生产过程,设计实训过程。实践结果表明,校内教学和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内实训基地如表1所示。
3.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中心,建设双师型队伍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培养实践技术性人才为发展目标,与当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利用企业资金、设备和人才资源共建实训中心,满足订单培养人才和学生定岗实习的需要。此外,学校考虑到机电技术专业对教师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要求较为严格,在合作企业中挑选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实训教学,与此同时,还定期组织校内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3]。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学校应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以课程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教练型教学方法改革、多任务循环驱动教学方法运用、建设校内教学和生产实训基地和建设双师型队伍为切入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达成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阿斯耶姆•肖开提,魏娜.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科技风,2019(9):58-60.
[2]吴樱樱.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析与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256-258.
[3]徐丽涛,罗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电脑迷,2017(6):15-17.
作者:马乐 肖迎俊 邱志新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