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诊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诊改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诊改

摘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试行)》(职教诊改〔2018〕25号)文件精神,以知名诊改专家理论为依据,强化汽车专业特色,建立常态化质量螺旋改进机制,根据诊改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实训教学、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五个方面进行了诊断,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为其他职业院校在课程诊改层面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汽车专业;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课程诊改

前言

根据本校诊改工作相关要求,对质量监控体系中的质量点进行实时监测,制定课程建设目标和标准,对照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用SWOT分析,采用8字螺旋循环递进方法实施诊改,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的帮助和提升。

1课程介绍

《汽车空调结构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 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以汽车空调基本结构为主要对象,结合常见车型空调系统新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讲授。该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在教学模式上需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需要结合课程改革的新需要,采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为教学设计的模式,以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融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为一体的行动导向方式组织教学。

2课程建设目标

根据8字螺旋循环递进诊改方法,制定本课程目标。本门课程的总目标是建设成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目标分解如下:

2.1教学内容目标

根据课程性质,调整理论学识与实践学时所占比列,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1+X证书做好衔接,真正做到书证融通。对接行业标准,基于机电维修岗位的要求培养人才,教学内容做到实时更新,紧跟先进技术发展,使学生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2.2实训条件目标

完善实训条件,建设有理实一体的实训室和综合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车间里建有教室,教室外布局有工位,学生能在同一个区域完成学习与训练[1]。为保证教学内容实现“做学合一”,教学过程应与工作过程一致,实训室布置应与车间一致,实训任务应与工作任务一致。

2.3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目标

课程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举一反三、引导推演、讨论教学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思考中实践,实践中感悟。

2.4课程资源建设目标

开发课程网站、手机APP,丰富教学资源库,建设师生互动、校企互动平台。通过微课、慕课、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建立“理虚实一体化实训室”丰富教学资源库,大量引入企业真实故障案例,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文化和需求,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课堂组织、考核方案,编写校本教材,凸显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5课程考核评价建设目标

引入企业标准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实现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级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3诊改的问题

3.1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具有滞后性,与企业有脱节现象;教材更新慢,内容陈旧,与现代新技术、企业新标准没有衔接;实践内容占比较少,学生无法充分动手实践,同时缺少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培养的内容,造成学生就业后无法适应岗位要求,导致跳槽率增加。

3.2实训条件

实训设备不足,部分理实一体化无法同时进行,需要分组轮流完成,导致授课任务计划的滞后性;实训场地不足,工位划分不合理,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实施;缺少实训指导老师,有时一个指导老师面对30多个学生,学生管理困难,课堂教学效果不好。

3.3教学方法

教师使用信息化能力较弱,信息化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依赖PPT、图片、动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单一,无互动性;教师动手能力弱,缺乏实际企业生产经验、工作经验,实训教学能力需要加强[2]。

3.4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库建设有待完善,课程前期已经积累了一些材料,但是还不能更好的服务教学,企业故障案例数字化资源缺少,题库习题较少,缺少活页式实训教材、相关配套教材缺乏等。

3.5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过于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现有考核方法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对于过程性考核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考核片面化,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改进措施

4.1整合教学内容

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以现有教学项目为基础,引进企业新技术新标准,编制与企业接轨的教材。通过分析机电维修岗位需要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化该部分技能,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例,加强实践教学。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接1+X证书,同时引入企业文化,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4.2改善实训条件

丰富实训设备,扩大实训场地。借助双高专业群优势,丰富汽车专业实训设备,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3];目前正筹划建设新汽车工程实训中心,计划使用面积4200平方米,扩大实训室规模,增加工位数,实现四个学生一个工位要求,保证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扩大师资规模,引进经验丰富的企业优秀人才,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4.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样性,信息化手段多样。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边学边练边总结,打破教师和学生界限,激发学习兴趣;增加教师的外出培训机会,寒暑假进入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也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和客户的需求,同时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以赛促教,将比赛结果应用于课程改革中,丰富教学手段。

4.4丰富课程资源

参与校级精品资源课的建设,丰富资源库;引入企业故障案例资源,完善课程标准、工作页等;深入与企业共建,深化交流,熟悉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4.5改进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多样化,重视过程性考核。考核方式应采取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性成绩占70%,终结性成绩占30%。过程性评价以小组为单位,主要考核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学习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合作、自主学习、表达能力、解决问题和学习完成情况等方面,采用小组自评(2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50%)的方式。终结性评价以个人为单位,包括实操考核和理论考核两个方面。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形式,考核内容侧重于基础知识内容。实操考核每个任务模块结束后进行,采用企业的考核标准,通过抽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规定项目的规范操作,考核内容侧重于对学生安全、环保、5S理念及规范操作的考核。

5改进效果

5.1教学内容成效

教材中落后陈旧内容已经删除,加入企业新标准新技术,更加接近企业真实案例;教材中实训内容比重增多,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参加山东省电动汽车大赛荣获一等奖;同时课程标准中引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强化技能训练,今年下半年进行1+X考核,真正做到书证融通[4]。

5.2实训成效

汽车实训工程训练中心一期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正在进行招标建设,预计9月份完成建设。届时实训中心规模进一步扩大,实训设备和工位充足,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计划今年引进实训教师1名,师资队伍进一步壮大。

5.3教学方法成效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边学边练边总结,学生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部分同学顺利通过专升本;教师通过去企业锻炼,对新技术的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及时更新,掌握了新技术和新标准,提升实操能力,其中有3名教师取得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所有教师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且全部通过双师型教师认证。

5.4课程资源成效

积极参与校级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现有教学资源包括故障案例90个,视频资源53个,题库500题,配套各种车型维修手册等资源。学生与教师通过平台实现互动,建立“理虚实一体化实训室”,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在平台上即可解答,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5.5考核方式成效

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的掌握程度,对在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行解决,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学生在考核的激励下,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不再是单纯的应试学习,各方面表现有所提高,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更加适应企业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应崧.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与传统评估的八大区别[J].现代职业教育网,2015(11).

[2]任占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3:41-46.

[3]杨茂芽,刘向红.基于“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的课程诊改实操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

[4]刘向红.基于“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的课程诊改实操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

作者:吴明达 鲁学柱 栾敏 单位:济南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