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育人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了推进以实训育人建设为载体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提出了持续将实训育人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搞好校内外实训育人基地建设,开拓专业核心课程实训体系,开展技能文化活动,引导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产业和教育相互支撑、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以实训育人为核心特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实训育人;机电一体化;技能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育人建设的总体思路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包括的专业知识有绘制机械图、电气图等工程图;公差配合、机械加工等技术;电工与电子、液压与气动、传感器与检测、电机与拖动、运动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控制、工业机器人、人机界面及工业控制网络等技术;各种先进制造模式,智能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构成以及制造自动化系统、制造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相关的国家维护维修标准与安全规范。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包括的专业知识为目标,进行实训育人建设。推进特色鲜明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持续做好实训室建设规划和资源优化归并工作,积极做好设备的运行维护,充分发挥机电设备进行人才培养、技能训练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更新老旧设备,加强校内外实训育人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建立起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训育人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研究工学结合的办学机制,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实践学习,让其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实训兼职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利用先进的实训条件及师资力量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结合实际开展企业技术服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及竞赛、机电类高职教师省培及国培项目、教师科研协同创新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工作,在社会和企业中赢得良好声誉。不断思考,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发挥机电设备和校内实训育人基地的生产价值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子,以校内外实训育人基地为基础,以技能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体系。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内实训育人基地的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核心课程为“认识机电典型设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装配和拆卸”“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使用和操作”“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维护与维修”。以现有实训建设为基础,实施实训建设提质工程,全面提升实训基地的服务能力。在原有的6个实训基地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设定发展目标,围绕智能制造、智能控制、能源交通三大专业方向,对目前的6个实训基地进行优化归并,并对73个实训室及新建实训室按照功能进行调整、合并和优化,重组形成智能制造、智能控制、能源交通三大校内实训教学基地[1]。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实施实训建设创新工程,建设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通过深化与西门子、罗克韦尔、ABB等世界知名企业及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中车城市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等新兴高技术企业的合作,建设集专业实训、技术研发、技术服务、职业培训、双创教育、高水平技能大赛等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共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实践基地。具体内容为建设先进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罗克韦尔先进自动化技术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智能制造虚拟数字化标杆实训室。以技能训练、技能育人为抓手,实施实训建设培优工程,彰显实训基地技能平台建设的特色。扩建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与“1+X”证书培训标准大纲相适应的专业技能认证平台,建设“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运动控制赛项实训室、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赛项)平台、“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平台和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平台。依托现有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进行机制创新,实训规模不断扩大,打破现有的实训室工作量计算粗放的阶段式计量体系,实施实训工作量计量、计质、计价体系,体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实践教学兼职教师的活力。依托现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创新。目前存在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新技术新设备运用不熟、实训项目开展不多、设备完好率不高等问题,通过管理创新,对部分实训室保持现有理论教学教师兼职管理外,配置实践教学教师岗位,对实训设备、实训教学、实训项目开发等进行专职管理。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通过实训基地、中心和平台,组织实训教师定期开展实践教学交流与培训,聘请企业先进制造领域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教师业务水平。实行所有新任教师“先实训室、后理论教学”的岗位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技能型教学名师和技能带头人,创新基地项目管理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最终建设以实训育人为核心特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体系。
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室的建设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为“工业机器人技术”。建成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基地引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围绕国家制造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在技术集成、产业推广、科学评价的运行机制下,以项目为牵引深入开展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利用国内领先的技术来辐射和带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从而赶超国际先进水平[2]。在实训室的建设之前进行课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在建成基础设备的基础上,建立示教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工业机器人激光雕刻机工作站、工业机器人仿真系统等。完善实训基地的硬件配置,通过构建平台,多渠道引进及培养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并开展相关技术攻关和工程化应用。表1为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生的就业单位为了企业发展转型的需要,高度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与推广。以此为切入点,建成以工业机器人装配生产线实训系统为中心的实训基地,同时作为这些单位相关项目(机器人自动剥锌机、工业机器人锌锭、铝锭激光打标机、钛白粉生产线机器人码垛机、铝空气电池自动包装机、智能行车抓吊精矿、主提升井自动提升和装卸载物料、多晶硅自动生产线、平面无人运矿)的研究基地。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基地,建立综合应用创新团队,形成一整套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技术综合应用的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为本地乃至全国制造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外实训育人基地的建设
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优势,持续推进与国内企业的深度合作,持续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推进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促进高质量就业,除积极配合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工作外,还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与京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昆明自动化成套集团有限公司、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昆明分公司、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恒通恒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厦门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3]。增加大师工作室建设投入,使技能大师工作室模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应,以合作企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成批培养,利用工作室对师生进行企业员工化专业新技术技能培训,能更好地与企业人才需求实现对接,从而有效地提高校企合作的内涵和质量,优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模式。
5以技能文化活动为载体推进实训育人建设
技能文化活动遵循以专题实训、实践活动、技能训练相互融合,以网络活动、虚拟仿真、虚实结合相互促进,积极探索线下活动线上化、专业核心技能网络化新机制,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来展示弘扬学校技能文化育人的教育教学成果,推进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技能文化活动为契机,使得技能文化育人深入人心。每学年技能文化活动由教研室结合核心技能开设专业核心技能竞赛活动,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参加专业核心技能初赛和决赛,可组织大二年级学生观摩竞赛活动。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如专业知识抢答赛、技能育人报告会、专家校友进校园、专业技能展示交流等,包括智能制造发展与前景专题讲座、数控模拟仿真竞赛、数控车床实操加工竞赛、数控加工中心实操加工竞赛、数控编程仿真竞赛、钳工技能比赛、控制类比赛、工业机器人调试与操作比赛、工业控制器技术比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应用知识竞赛、发动机拆装技能竞赛、PLC原理及应用安装及调试竞赛、电子产品安装调试技能竞赛。每年进行的专业比赛体现了参赛选手过硬的技术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创新实践平台和技能拓展平台,为社会和兄弟院校提供了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服务,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人才支持与技术服务,提高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开展技能文化、创新工坊、创客空间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技能文化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技术能力,提升了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国赛和省赛中的竞技水平和获奖能力。
6结束语
通过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育人建设,提升了教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师德的养成,更新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实践技能,形成了一批研修成果。校企合作促进教学质量改进,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明确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反馈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近几年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的完成情况良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就业质量调查数目均达到规定的目标,调查任务超额完成。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普遍对就业工作比较满意,近3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满意程度达到92.28%,所学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达到83.81%,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满意度普遍较高,达到了实训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延,范龙.高职机电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1):69-71.
[2]姬旭.高职机电工程专业群实训体系规划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131-132.
[3]张斌,王荣,李曙生.机电类专业群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平台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1):7-9.
作者:马志诚 李光辉 陈敏 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