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古典吉他文化发展教学实践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典吉他文化发展教学实践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古典吉他文化发展教学实践浅析

摘要:吉他作为一种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既可以进行单独的演奏,也可以在表演中进行伴奏或重奏,这种十分灵活的演奏方式,也使得吉他备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众所周知,古典吉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被人们称之为“乐器王子”,更是与小提琴、钢琴齐肩,被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就教学领域而言,在国外,目前已独立设立了关于吉他演奏的教学学科,并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理论实践体系。由于传入的时间较晚,加之部分演奏者对古典音乐的领悟能力不够强,使得吉他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缓慢。本文结合吉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具体的讨论,并就吉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当代;吉他;文化发展教学实践;分析

作为典型的有柄弹拨乐器,吉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作为吉他前身的维卫拉琴和鲁特琴,已在时代的更替下逐渐淡出音乐舞台。而吉他却在多个世纪的演变中,充分地汲取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的艺术思想,演变成为一门专业的乐器学科。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较小的琴身体内,不但蕴含着丰富的音色和弦,其声部之复杂更是与体积形成巨大的反差。除此之外,吉他还能灵活地满足独奏、重奏以及合奏等多种表演的需要,所呈现的乐曲表现张力也十分惊人。但是,由于吉他传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晚,直至20世纪60年代,国内才开始对其开展认真的研究,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志教授率先创办了北京诚志古典吉他学校,该校也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第一所吉他学校,至此,中国人才真正开始认识吉他。受吉他在中国发展起步较晚的影响,人们至今对吉他的认识还较为浅显,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程度也不够高,因此,在当下的教学实践中,吉他的教学理念还较为落后,不仅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所使用的教学材料也较为单一陈旧,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吉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吉他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在中国民间音乐的蓬勃发展中仍处于非主流阶段,整个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吉他曾风靡一时,但其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并未得到相关领域的关注,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吉他发展水平明显较低。

(一)缺少专业教育体系

目前,吉他专业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较为少见,大部分音乐教师也不具备专业的吉他教学技能。与专业钢琴考生相比,吉他考生不但缺乏规范化的专业动作,在音乐风格的处理上也相差较远。不仅如此,在国内相对落后的吉他传播理念影响下,学生对吉他的学习大都具有盲目性,大部分教师也只注重对学生吉他演奏技能进行指导,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学生的音乐素质很难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国内在吉他教学课程的设计上还不够成熟,还未形成明确的吉他教学技术体系,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吉他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教师的教学责任意识较弱,吉他教学师资建设较为落后。在我国,吉他演奏教学的重心大都集中在演奏上,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对作曲家、演奏背景以及演奏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这种在课程设置上的缺陷,不但影响了演奏者对乐曲作品精髓的表达,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吉他的学习兴趣,所呈现的作品也较为平庸,缺乏作曲家真挚的情感表达。受吉他专业性狭窄的影响,其演奏者的音乐素养也不够全面。目前,我国并未将吉他设为独立的专业学科,对吉他人才的培养理念也相对落后,这十分不利于中国吉他艺术的发展。

(二)民族化发展程度不够

想要实现民族化的吉他演奏,便要创作出带有民族韵味的吉他音乐作品,因此,深化吉他的发展是实现其演奏民族化的根本途径。就目前而言,除了对现有曲目进行改编以外,几乎没有作曲家对吉他进行过民族化的音乐创作。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吉他演奏技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强化自身的演奏水平。可以结合压弦法、勾弦法以及平勾法来进行训练。其中,压弦法在吉他的低音弦演奏中十分常见,演奏者在演奏时会通过右手指来垂直触弦,并顺势用力按压弹响,而后手指再转停到下一根弦上。在弹奏旋律部分时,压弦法与勾弦法的对比运用,能够为音乐带来更加强烈的层次感。勾弦法会在右手指甲触弦的基础上,通过演奏者的指关节力量来向掌心勾回,以此来进行发声。实践中,学生会对右手指甲所钩的不同弦位来进行区分,较为常见的有塞戈维亚勾弦法、斜勾法以及平勾法,等等。平勾法是在右手指甲垂直触弦的同时,向掌心进行平勾弦,以此来振动发声。结合上述弹奏技法,弹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还应按照不同的标记符号来进行演奏,如此才能通过不同的触弦力度来展示作品的情感变化。

(三)宣传工作不到位

目前,在我国各类书店、音像店中,罗列着丰富的民谣、弹唱以及电子吉他等方面的影像材料和书籍资料,相比之下,有关吉他领域的资料却十分少见,这与同为世界三大乐器的钢琴和小提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目前,我国的吉他爱好者数量众多,但专业的吉他演奏人员却十分匮乏,具备专业教学水准的教师更是少见。由此可见,吉他在教学的宣传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演奏者要能够深刻地领会吉他的学习意义,而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投身到吉他艺术的传播工作当中。不可否认的是,大型比赛的创设能够有效地推动吉他艺术的发展。尽管目前我国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地方性的吉他比赛,但这些比赛大都缺乏代表性,相关赛制流程也不够规范,很难激发出吉他弹奏者的参赛激情。对此,应不断地拓宽吉他比赛平台,提升我国整体的吉他演奏水准。

二、吉他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演奏形式向合奏、重奏、协奏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就吉他的发展史而言,吉他大都以独奏的形式来进行演奏。就目前来看,吉他的合奏表演形式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日本新崛吉他交响乐团便是世界首个吉他交响乐团,该乐团参照交响乐团的高、中、低等声部来进行配置,在当今吉他演奏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吉他合奏团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在集体的合奏中提升演奏技能、激发练琴激情,还能在集体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独奏学习能力,相互交流相互感染,更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品格的有效途径。重奏与协奏这两种演奏形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这两种演奏方式不但能够扩大吉他的音乐影响力,还能切实提升演奏者的专业素质。在我国,由王震先生率先创办的北京爱乐乐团吉他四重奏对吉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吉他协奏也是展示吉他乐器特色的重要演奏手段之一,在经典的吉他协奏作品《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中,吉他在协奏中的魅力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中国作曲家也对吉他协奏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吉他协奏曲《我在罗马》、双吉他协奏曲《西班牙印象》等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但由于吉他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加之演奏技法较为局限、演奏音量较小等原因,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吉他协奏创作的作曲家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应鼓励中国的作曲家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吉他音乐曲目,为中国吉他的深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吉他应打破原有的独奏模式,向更加丰富的合奏、重奏以及协奏等多元化的演奏方向发展。

(二)吉他的发展应该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

人们通常会利用本民族所特有的艺术手法来进行艺术创作,以此来反映当下真实的生活状态,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也独具民族韵味。吉他民族化能够帮助吉他艺术更加贴近本民族的日常生活,换言之,我国应在发展吉他的同时,充分地融入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以此来实现吉他的民族化发展。但这并不等同于用吉他来演奏中国风格的音乐,吉他的民族化应具备完善的理论体系,编撰本土的教学教材,同时在教学中融入民族化的演奏技巧,设计出更具民族化的演奏曲目。如此,才能形成中国特色鲜明的吉他艺术。吉他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充分融合应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吉他演奏技法的民族化。这并不是要全面地否定吉他现有的演奏技巧,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改良,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本土民族色彩的演奏技法。二是吉他演奏曲目的民族化。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蕴藏着丰富的音乐素材,继承中华民族精华、发扬中国传统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民族吉他音乐的重要前提。对此,吉他演奏的民族化创作,可以从我国民间经典音乐作品出发,充分地汲取音乐创作所需要的元素,而后再加以改编。我国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便是极具借鉴价值的杰出代表。三是吉他教材的民族化。被称为世界三大乐器之一的吉他,在西方有着十分悠久的教育历史。目前,国外大多音乐院校均设有吉他专业,并形成了完备的科学化教学体系。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吉他专业普及率还较低,并未得到国人的重视。现如今,中国吉他演奏教学教材还相对落后,并未形成本民族的吉他教材体系。应形成专业的民族化吉他练习曲集,并积极地运用民族调式中的和声体系,引导学生掌握和声的规律,以系统的吉他民族化教材来强化民族和声的训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国吉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较于西方专业化的发展水平,我国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就目前而言,吉他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大部分授课教师会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学生也很难切身理解吉他音乐的精髓。本文结合我国吉他的教学实际,阐明了我国吉他教学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力求在理论上弥补我国吉他教学领域的不足。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进一步引导授课教师的教学思维,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带动吉他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伦.浅谈吉他的起源与发展[J].当代音乐,2017(09):87-89.

[2]孙进根.古典吉他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钱政贤.美国高校古典吉他教学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当代音乐,2018(11):45-46.

作者:刘通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