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家庭教育对留守生学习现状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家庭教育对留守生学习现状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家庭教育对留守生学习现状的影响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可否认,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有相对落后的农村,还有许多相对贫困的家庭,这样家庭的父母多是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祖辈生活,造成了留守学生还大量存在,对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教育问题不能被忽视。作者认为,家庭教育缺位、教育方法不妥、社会环境复杂等因素,极易导致留守家庭中职学生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进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加强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教育与学习培养变得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中职学生教育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加强农村留守中职学生教育培养的策略,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扭转父母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中职学生父母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强化学生心理及思想教育;加强政府干预,增强对留守中职学生的指导帮助,采取多样化的工作举措,帮助留守家庭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农村留守;中职学生;培养策略

一、留守家庭中职学生教育现状及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一)农村留守中职学生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与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不同,农村留守中职学生在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上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差距的。这就造成同样的中职学生,但对相同的学习知识的吸收把握有差距。教学实践证明农村留守中职学生在认知水平、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短板,在认知水平、学习思维等方面要落后于其他同龄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计划性、方法性和总结性等三个方面表现得尤其不好,包含了在原始记忆上的一些不足。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答题思维和解题方式也有较大差别,他们对知识的迁移把握的不够准确,同普通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农村留守中职学生与其他学生在同样的学习内容在吸收和掌握上面存在不足。正是这种不足使得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受挫,自卑心理严重,对四周人和物表现的较为敏感,焦躁不稳,常常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之中。因为农村留守中职学生自信度不够,一些学生甘于落后,自暴自弃,萌生弃学念头,在课堂上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爱打小差,对自己的学习及课业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准时做完作业。农村留守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意志力不坚强,甚至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行为缺陷。因为学困生存有比较深的心理和行为困惑,加之学校、父母和社会对其多报以消极的分析评价,基本上没有快乐的成功的生活体会。久而久之,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农村留守中职学生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反馈变得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二)造成农村留守中职学生教育问题的原因

1.留守家庭父母教育观念落后致使中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在一些农村地区,许多父母这一辈的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供不起这么多孩子去上学,导致他们这一群体普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甚至有些没有念过书。受教育程度低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中职学生的家庭教育远远不够,往往是顺其自然、任由孩子发展。在他们观念里,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的责任,与家庭没有关系。殊不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一言一行,日常的生活方式,都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人生成长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有甚者,一些“愚昧”的家长奉行“读书无用论”,认为上一顿学出来后,还不是一样的跟人打工,不如早点步入社会,开始挣钱,既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又能增加收入,忽视了教育对孩子长远的影响。对教育都轻视的家庭,更谈不上与孩子在精神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中职学生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2.留守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忽视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笔者所在的地区来看,许多家庭留守的父母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都选择外出打工,因为城市的工资相对较高,在当地就业的不多。他们多是把自己的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看管,而爷爷奶奶多是对隔倍的孩子溺爱的多,批评教育的少,对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任性自我的性格。不懂得感恩、分享与包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爱上是他人不可代替的,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注重物质轻视教育使孩子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也意识到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家庭留守的家庭,由于父母观念的落后,加上家庭负担的压力,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关注还不够,由于其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与孩子见不上几面,待得时间很短,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缺憾,大多数父母都是从外地给孩子买衣服、食物等,换取孩子的开心。但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健康要从身体、心理两方面考虑,只有身心都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在一些留守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对孩子多是身体上的关心,个子长得高不高、有没有生病之类的,对心理上的需求了解、关注不足,现在的孩子攀比心理较重,别的孩子有父母的陪伴,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就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长期下去,这类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等心理问题。

二、改进留守中职学生教育培养的策略

(一)实行“家庭+学校”合作配合

怎样帮助支持留守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我们社会面对的课题。学校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阵地,理应发挥主要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重要课程,探索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使孩子得到智力和情商的双提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单靠学校还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在学校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让留守孩子的父母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教育引导他们多多的赞赏、鼓励、赏识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养成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理念,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切实解决留守家庭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二)扭转留守家庭父母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之所以留守家庭中职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于他们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思想的落后导致他们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因此,教育部门、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平台、微博等形式,帮助家长构建起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从而提高其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初场所,特别是在孩童时期。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轻松、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是活泼、积极、向上的。而在争吵、不和谐、气氛紧张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孤僻、内向、消极。从这个意义上说,留守家庭的父母要从自身做起,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与孩子真诚沟通,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知心话,聆听孩子的诉求,与孩子做朋友,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政府部门要积极作为,在最大限度解决留守家庭生活困难上下功夫,结合精准扶贫,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改善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留守家庭父母腾出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上,让孩子多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三、结语

破解留守家庭中职学生教育难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针对留守家庭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补齐这块短板,促进留守家庭孩子学习得到进步,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付方俞.浅论中职学生中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贸实践,2015(14):20.

[2]张连海.“乡土中国”遭遇“机器时代”之社会团结:“费孝通问题”与“涂尔干主义”的对垒[J].宁夏社会科学,2015(1):39-44.

[3]梁燕涛.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49.

[4]赵静.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6):250.

作者:韩雅婷 单位: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