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日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日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摘要】在我国大学日语教学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日语教学模式。在这些模式的教学下,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日语人才,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断下降,当前的日语教育界迫切的需要针对现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日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关键词】大学日语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1.大学日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传统,授课形式单一

在当前的大学日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授课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师“独角戏”方式,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涵盖了课本、教学目标中的所有难点,学生只需要围绕在教师周围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即可,缺少主动学习的资源和环境。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定学习步调,也忽略了语言学习重在应用的性质,学习者的日语实际运用能力非常薄弱。在授课形式上,传统教学大多依靠“课本、课件和练习题”,通过强化学生记忆来完成日语教学。这种授课方式下,大学生大多对日语失去了学习兴趣,进而丧失了学习日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机械的日语单词记忆、语法学习只会提高学生一部分日语读写能力,但是无法对“听、说、读、写、译”五大教学目标进行综合提升,教学实用性较差。

1.2教学资源匮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教学资源极为匮乏,当前教师们习惯于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同时辅助一部分教学课件、练习题、影音文件和视频,但是这对于当前的日语学习者而言,尚未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梯度。第一,单纯的教材和课件深入地解析现代日语的使用体系,简单机械的记忆单词和语法,只能拼凑出不符合现代日语习惯的句子。第二,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通过课堂形成一种日语使用范围,对于日语中的常用语、常见习惯和日语变化介绍较浅,学生听过后容易淡忘。第三,教师们对于学生日常接触的日语书籍、影视剧、动漫缺少了解,难以从中成体系的汲取到教学资源,学生感兴趣的要点和平时的爱好缺少相应的教学渠道,丰富的日语教学资源被严重浪费。

1.3日语教学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大学日语课程教学中,现行的评价体系通常都可以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前者主要是指对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评价,从学生层面来讲,终结性的评价方法因为强调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很难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后者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整个学习探究中呈现出的学习态度、兴趣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判断与认可。这一评价方法虽然尊重、突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教师很难摆脱自身的主动权威性,致使评价结果多局限于教师的主观评价。

2.大学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改革方法

2.1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

2.1.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不是由教师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结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当前大学日语教学方式改革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教学中适当加入现实情境,丰富知识梯度,加深教育层次。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考核中,始终坚持让书本知识走出课本,强化实用效果的教学基本目标。同时还要强化对于学习日语的学生有关合作、自主学习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2.1.2多元智能主义理论

多元智能主义理论源自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主义理论认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在多元智能主义理论指导下,日语教学方法改革需要从激发学生八个智能入手,有效结合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资源,设立教学目标明确的具体课程,按照教学进度,把教学内容贯穿到智能目标中。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感性”的立体学习思维,从而实现日语“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具体在教学方法上,就是持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建立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渠道,将学生纳入日语教学的整体体系中,通过鉴别并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

2.2教学方法改革方法

2.2.1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多元化教学法引入之后的学习状况。

2.2.2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

统计问卷调查及学生的成绩,对比分析在多种教学法引入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日语实际应用水平是否有变化。

2.2.3观察法

在多元化教学法引入之后,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及态度是否有变化,口语表达能力是否有提高。

3.多元化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3.1丰富教学方法

在日语教学方法改革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和评价新的教学方法,并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结合当前日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践。

3.1.1游戏教学法

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日语知识与技能。游戏教学法有优点,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生词。由于游戏教学法本身的特点,无法涉及知识的深度,所以不应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及控制。此方法适用于“课前预习”环节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

3.1.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出形象、具体的场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和技能。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但缺点是忽视语言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等。所以为了弥补其缺点,我们应该在使用情景教学法的同时使用语法翻译法、交际法等来弥补其不足。

3.1.3任务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在任务教学法下,学生是带着极大的热情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是以组织者、引导者或者同伴的身份出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但是任务型教学法也有缺点,如:课堂效率低,课堂中学生的个体活动难以有效监督和控制等等。这就需要将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直接法、视听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组合,达到单一教学方法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3.2信息化教学,丰富教学资源与渠道

多元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而互联网的存在,让虚拟与现实的距离不断拉近,并且最大化地缩短了空间距离。这使日语的教学变的更加便捷。互联网上的资源虽然丰富多样,包罗万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被转化为教学资源,这需要日语教师从海量的资源中进行筛选。寻找出哪些资源可以用于教学,哪些资源可以用作二次开发。从而建立起涵盖各类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的教学资源库。在教学渠道上,日语教学不应当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将课外教学也纳入教学体系中来。生活是最好的语言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把日语教学内容传播进学生的生活圈,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日语系开展校园活动,举办日语动漫COSSPLAY节等。同时,教师也应当强化自己的宣传意识,积极与现实社会接轨,通过各种平台,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师“人设”,创新教学渠道。比如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自媒体公众号、微博、朋友圈等,定期宣发各种图文并茂的日语文章、视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和翻译。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拍摄日语的创意抖音小视频,在拍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利用“网红”APP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日语的兴趣,让日语教学变的生动活泼,将枯燥的理论课程带入生活中。总而言之,多元化教学法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地混合使用认识、自觉实践、自觉比对、语法翻译、功能交际、视听等多种教学手段。实施多层次、多角度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潜力,缩短了从学习到实践的距离,建立了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较快地将习得的知识变为技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贾驰,高用顺,高琴,袁炜,唐丽燕.日语专业听力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225-228.

作者:张婷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