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问题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当下的家庭教育中,父亲这一角色在儿童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受传统观念、职业结构的生存压力和父亲自我角色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父亲教育的缺失会对儿童认知发展、正常的社会化和良好价值观形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帮助父亲充分发挥角色的作用,并提出了其参与儿童教育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父亲缺位;父亲参与;儿童家庭教育
1中国“父亲缺位”现状与研究意义
1.1“父亲缺位”现状
“父亲缺位”指的是在儿童成长中父亲缺少对其教育过程的参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曾提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事实表明缺乏父爱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在北京市海淀区“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城市中学“学校教育不同步”的现象几对策研究》中针对“主要承担教育孩子的家庭成员是谁”的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从其统计的结果中不难看出,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教育孩子责任的家庭比例仅仅只有28.7%,而有46.9的家庭是由母亲主要承担。且在新浪网的调查中,60.7%认为当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着“父亲缺位”的现象。“父亲缺位”仍旧是当下中国儿童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2研究意义
教育是每一位父母必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当下儿童教育中“父亲缺位”的现状在不少家庭中潜伏,分析“父亲缺位”出现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使家庭中存在教育问题的父母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改变病态的家庭结构,为子女营造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模式,也使正在面临“父亲缺位”家庭教育的孩子有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
美国社会学家保罗阿马托强调父亲需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提供三个资本,分别是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带来资本支持,同时也强调父亲和母亲一样,都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具有抚养和教育儿童能力和机会。德国学者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主要研究了德国人对父亲角色的态度以及影响因素,对父亲角色的概念等相关内容做了重新的界定。
1.3.2国内研究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提出的“双系抚育”概念,他认为一个完整的抚育团体必须是包括两性之间的合作,抚养和教育的责任不能只由夫妇一方单独承担。曹文学者主要从父亲角色定位、价值认同缺失、传统因素和职业压力的方面分析了“父亲缺位”的原因。卢清等人从“父亲在位”角度阐述了“父亲缺位”对子女带来的危害;夏小林主要从性别角色、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方面阐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父亲的教育而造成的负面影响;薄同娇等人重点探索了“父亲缺位”对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王乐主要从家园共育的角度提出父亲参与儿童教育的对策;仝召燕则指出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独特性,并提出优化父亲独特作用的相关措施。本文在分析父亲缺位对儿童成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中,阐述了已有研究中缺少的儿童认知方面的内容。并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对父亲缺位的相关措施,积极鼓励和促进父亲充分参与对儿童的教育。
2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2.1理论基础
2.1.1社会化理论
儿童社会化是每个儿童成为有责任心、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当然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获得社会经验和掌握社会关系系统。儿童在家庭中学习日常生活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和指导个人行为,并灌输社会价值等,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第一场所。家庭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给儿童提供了角色模型,以便儿童可以适当的进行模仿学习。
2.1.2社会角色理论
对于处在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守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被称作为理想角色。而在这一位置上世纪表现出来的角色是实际角色。社会环境给予的父亲责任往往会因为社会化程度、社会条件、现实情境等因素,造成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的差距。
2.1.3结构功能理论
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总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结构功能理论强调家庭和人格的关系,儿童的社会化需要父亲、母亲、孩子自己的情感需要。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的共同抚养教育会更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和认知发展。“父亲缺位”往往会导致家庭结构功能的不足,从而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父亲缺位”的研究文献和理论成果,以及国内外有关父亲缺位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统计分析,积累与本研究项目有关的研究资料,为项目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2.2.2非结构访谈
与个别访谈对象围绕着“父亲”的话题逐渐展开访谈,访谈对象主要是6-12岁的儿童,所询问的问题大致分为“空闲的时间,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比较久,都会干些什么呢?”“有烦恼的时候会倾向于向谁诉说呢?”“学校里的亲自活动或是家长会,都是谁去参加呢?”在访谈的过程中,根据访谈对象的实际回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3“父亲缺位”的表现及原因
在2016年的《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只由父亲一方主导教育的家庭不足20%,而在另一项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网络调查中显示:60.7%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下的儿童缺失父亲的教育。“父亲缺位”的主要表现和原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3.1对儿童教育投入的时间少
受职业结构的生存压力影响,父亲被冠以养家的责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之外的公共领域,职场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日常生活的节奏也日渐加快,许多父亲难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与孩子亲密互动或者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去,甚至可能对孩子不管不问。李霞曾对北京地区学前儿童的父亲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研究后显示,几乎有80%的父亲把自己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工作事业繁忙,工作之余已经没时间没精力再去参与对自己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3.2较少的参与对儿童的具体教育
3.2.1父亲本身角色认知影响着教育行为
成为父亲的男人因受到中国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虽然经常在家有时间可以去参与对儿童的教育,但父亲却全身而退,把应该由父母两方共同承担的抚养教育儿童责任推给母亲一方,自己甚至都不与孩子进行交流交往,更不谈及对孩子的抚养教育。而中国的父亲在观念上也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更多的是“相夫教子”的女性一方来承担,因此将本该为夫妻双方共同担当的抚育的责任推给了孩子母亲。这就更加减少了父亲参与对自己儿童的具体的抚养和教育。
3.2.2父亲缺乏儿童教育的技巧
父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被动看护、教养方式单一的问题,在处理孩子问题时常采取冷漠处理,脾气暴躁的父亲在孩子犯错可能还会采取暴力的措施,对孩子又打又骂,缺乏耐心和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具体技巧,使孩子在恐惧中成长。今年春晚开心麻花小品《占位子》中出现父亲虽知道自己孩子在哪个班级,却不知道自己孩子几年级了。“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和老师,家长的陪伴也很重要。”称职的父亲不仅仅是只给孩子提供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掌握技巧和方式,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3.3家庭之外的“父亲缺位”
儿童到了学龄之后不仅要接受家庭带来的抚养和教育,更会接受来自校园老师给予的教育。现阶段,儿童在幼儿园、小学接受早教教育和学前教育时所接触的老师大多为女性,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中女老师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6%和80%。儿童从幼儿园开始接触的成年人带来教育几乎全部为女性,这种单一性别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弥补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漏洞,反倒更会影响着儿童正确的认知行为发展,加剧儿童因得不到父爱支持而带来的不可逆改的负面影响。
4“父亲缺位”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父亲缺位”会对儿童认知行为的发展产生恶性的影响,不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并且会阻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长期的“父亲缺位”会增加儿童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可能性,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儿童的攻击性和犯罪不良行为的增加。
4.1不利于儿童认知的完善
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在3~12岁时,会通过观察的方式,学习参与其中的各种具体社会生活的知识、规则、价值观念和技能,并且能够使自己适应这种社会氛围,努力使自己成为群体成员或社会成员。而在“父亲缺位”的家庭中,儿童不能更好地观察到父母在交往相处过程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互动,因此缺少这种学习人际交往的机会,不能甚至不会领悟学习与人相处的价值观念和技能。这种现象在与其异性交往中表现得尤为严重,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障碍的不良现象。父亲有较为丰富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深刻的理解与判断能力以及敢于探索的精神,对开拓儿童的视野、发展其认知能力、创造能力无疑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2-4岁的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主性。缺少父亲教育的儿童,其自主性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更多的表现出羞涩胆怯的人格特征,探索性和创新性也会随之减弱,对其认知发展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4.2阻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
家庭是儿童第一个参与并长期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镜中自我”观念的形成与否是非常关键的,而这一过程又与家庭这个初级社会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父亲缺位”的家庭中,儿童没有很好的经历过家庭中父亲的教育阶段,因此,很可能出现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需要,无法正常的进入社会这个大舞台的现象,甚至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出现容易害羞、不自信、冲动易怒、恐惧失败、自私自利等性格缺陷,严重的还可能热衷于逃学、早恋、偷盗、吸毒等,甚至倾向于暴力性行为。不仅对儿童自身认知发展、体格发育和成长过程造成不利影响,更会对家庭的和谐氛围和社会的安定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4.3增加儿童攻击性和犯罪行为
家庭环境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和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家庭教育。有调查显示,家庭教育中存在“父亲缺位”现象的青少年犯罪比由父母双方教育出孩子的犯罪率高达三倍。父亲作为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纽带,同时又是家庭中权威形象的代表,对约束儿童不良行为、指导儿童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而“父亲缺位”会导致儿童缺少父亲对他的理性教育,无法从家庭中观察和学习到有关于不良情绪的宣泄途径和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更无法有机会意识到违反规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便会逐渐加剧错误的行为,甚至出现更加严重地犯罪行为。
5应对“父亲缺位”的措施
相对于母亲来说,父亲对孩子的管教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权威性,且父亲的参与对于儿童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父亲缺位”的现状和参考国外研究成果及措施,提出对“父亲缺位”的一些建议。
5.1提升父亲的角色认知
当今社会的每一位父亲在孩子出生后就要有正确的角色认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空余时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在孩子获得进步时应该及时表扬奖励,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的纠正并且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设法多花时间来陪伴子女,经常性的周末聚餐出游或者每天晚上的故事交流会回故事朗读都是促进子女与父亲关系亲近的好方法。与自己的妻子共同商讨有关教育孩子的方法和途径,时常阅读育儿书籍来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技能,更好的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男性一方与自己的妻子一同商量改进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观念,同时利用书籍和互联网加强对儿童教育方法的学习,认真的履行自己的父亲所承担的责任。父亲扮演好指引性引领型角色,与陪伴性情感型的母亲共同打造互补的“双系抚育”共同抚养模式,使孩子能够健康综合的发展。
5.2调整幼儿机构中男女教师的比例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这一初级群体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男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出父亲的部分角色特征,为孩子提供类似于“父爱”的帮助和关心。男教师的独特性格与魅力可以使得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的独立自主性、自信自强心、勇敢果断性和坚强意志,还可以满足儿童对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对男女性别的辨认。“父亲缺位”的问题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完全的消除这些因素带给儿童的影响。但这种不良的现象对儿童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幼儿园男教师的数量来缓解,为儿童的成长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大力培养幼儿园和小学的男性教师,增加校园内男教师的数量是一项很好的举措。
5.3运用社工方法介入
“父亲缺位”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介入“父亲缺位”的家庭中。重点运用亲职辅导中的个别辅导,帮助父亲调整自己的角色功能,使其能够顺利的履行其应尽的责任。在具体的辅导过程中,找出父母亲职角色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外界的角色期望和父亲自我认同是否相一致,并且启发家长能够善于发现、积极面对、主动解决在教育儿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还可以开展小组工作,成立家庭自助小组。成员必须组成父亲+子女的方式参与到小组中来。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成员的彼此互助,帮助父亲更好的认识自我及自己的孩子,增加父亲和孩子的互动时间和互动方式,成员彼此分享在抚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共同找出解决对策,使得父亲能够更加合理地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履行好父亲的职责。同时,也可以在社区中开展社区工作,开展社区故事会、游戏、讲座等举措,社工协调并运用社区的相关资源,帮助社区中的儿童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5.4营造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
“父亲缺位”的问题不仅仅与家庭中父亲母亲的责任有关,更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社会并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促进父亲参与教育的相关氛围,而在国外,许多国家都特别的关注父亲教育儿童,甚至有的国家还把父亲教育抚养的责任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就比如瑞典的《父亲法》便明确的从法律规定方面规定父亲的抚养教育责任。西方国家的“父亲节”、美国的“全国父亲网络”和“国家父亲资格首创运动”和日本的父亲专门研究机构“儿童发展与父亲作用研究会”,都表明这些国家社会十分重视父亲参与儿童的教育,并且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均为中上等。因此,我国应该针对本国的国情,有选择地学习和发展他国在父亲参与儿童教育措施的优点和长处,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
6总结
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和市场经济下职业生存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父亲缺位”的家庭教育在中国的许多儿童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父亲缺少对儿童抚养教育的投入和参与程度,不仅造成的是儿童自身成长发展的缺陷,也是对家庭氛围的温馨和睦、家庭关系的友善和社会平安稳定的挑战。父亲必须对自身有着明确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定位。社会各界也要参考国内外的各种措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鼓励和促进父亲充分参与到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也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继琼,白媛媛.“父亲缺位”现象的教育对策浅析[J].中国市场,2009,(14).
[2]卢清,曾斌.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3,(06).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温召玮 翟秀海 单位:临沂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