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4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4篇

(一)

一、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反思

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是担当了一个道德的导师,很多时候,不同的家庭情况,家庭教育也相应地有一些不同,对孩子道德观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变化。正如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吉诺特所概括的: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学会谴责;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满怀信心;在关心中长大的孩子,懂得爱人;在争吵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偏激。由此可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摇篮,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作用,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应该是义不容辞的。其实,根据许多家庭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有几种不同家庭教育现象。

一是:农村的家庭一般比较朴实,在生活和工作上也叫城市的孩子耐干一些,他们不善于打交道,但是却能踏踏实实的生活;城市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活泼,思维也比较活跃,在待人处事方面会圆滑一点。这并不是学校教给他们的,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的孩子,接触较多的是农村,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农民,对孩子的知识教育很少,但是他们很注重孩子的品德。在家里,对孩子很少说教,也很少用物质来满足孩子的虚荣心。但是,他们辛勤劳作、踏实做人的身教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榜样,孩子从父母身上能感受到那种纯朴的老实人的知足的心态。所以,在农村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没有很大的功利心,对生活也没有很大的压力。反观城市的孩子,父母整天忙着工作,很少待在孩子的身边,对孩子的成长缺少照顾,自然也就是不能起到身教的作用。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疏忽,他们对孩子多是给予物质上的补偿,这样子,就容易使孩子心灵上形成一种孤寂,在与人交流中,不肯敞开心扉。更甚者在大城市中,接触到灯红酒绿的生活,迷失了自己,常常会过早走上叛逆期,学会了撒谎等等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如果此时父母对他们不是加以正确的领导,而是一味地责怪他们,甚至动手打他们,说一些恶毒难听的话来打击伤害他们的话,反而不会让他们改正,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抗拒心理,渐渐地他们会越来越过分,不是他们不懂事,只是用了错误的方法来提醒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这时候,父母应该放下手边的工作,和孩子进行一个长时间的正式的谈话,不要说什么都等下一次,孩子的不良情绪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很难纠正,再说他们也慢慢地不会静下心来和你谈话,所以,一旦孩子有问题就要马上解决,不能说一次半次没关系,又或者是等到别人投诉才正视。

二是:在中国的家庭观念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疼爱小的而对大得很严格,独生子女则非常溺爱,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孩子一个心里的失衡。现在很多的大学生轻生、伤人、的行为的一个根本原因。前面说到因为这些孩子在成长中的不完整教育,变得要么自私、要么自卑,要么伤害别人,要么被别人伤害,这都是家庭教育缺失的一个表现。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格,老是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但是自己又不能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教育孩子,最终就是责怪孩子不争气,有些甚至拿孩子出气。这就是韩愈《马说》中的典型事例,食马者自己不能做到培养千里马的条件,却反而感叹天下无马,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在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在孩子想和自己商量的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并及时给予意见,询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鼓励孩子要学会自己面对一些问题,适时地展开和孩子的交流,一起探讨人生,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厉声教训他们。教育和教训之一字相差,对孩子的影响却有着天壤之别。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和领会到:他的每一步、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他身边的人——同志、父母、教师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响。

二、结语

结合种种,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现在的教育,针对孩子成长的心理变化,客观理性地分析原因,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只有从小就学会正确的处世之道,那么,在以后的成长路中,才能更好地走出每一步。

作者:郭斌 张久思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二)

1研究设计

我们为了更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采用了定性实践方法和定量实践方法,在镇江、无锡、常州三个地区,分别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2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3的抽样调查。调研项目及分析...

1.1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哪些教育?

内容决定形式。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如何,往往也决定了他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们首先探讨研究了家庭教育内容。长交流时经常提到的话题。其中,相对于其他两个地区,镇江的家长更侧重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交友和思想道德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相对较少。原因分析:①镇江相对于无锡1常州来说,经济较落后,家长思想也相对保守,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在人际关系、为人处世方面指导的较少。②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后,独生子女受到家庭的重视,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大多数的家长希望孩子考上大学,有利于以后的就业和发展。但如果太偏重于学习方面的教育,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压力,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结果往往不如家长所愿。更严重的是,初中生心理不成熟,不知道如何排解压力,他们会采取极端的方法摆脱痛苦,给家庭带来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1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家长首先应对孩子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中国有句老话“成才之前先成人”。初中阶段是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教育是否得当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出现无视学校纪律,参与打架等事情。其次是心理素质教育,教会孩子自省、自强、优化人格,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三个地区的初中生都存在着嫉妒,互相攀比等不健康的心理,有的甚至有过自杀的想法。再次是中学生的情商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融合能力及个性发展。

1.2教育模式

曹蓉(1998)曾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初中生自立人格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正向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人际自立人格有显著的正相关,负向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立人格有显著负相关。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取鼓励孩子的方法。经常鼓励孩子,尊重他们的意见是民主的教育方式的体现。改变中国传统父母命令式的语气,尊重孩子的影响,用自己正确的言行引导孩子,这会对孩子性格,思想道德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一些家庭采取的是严厉粗暴型的教养方式。“你的父母或家长经常打骂你吗?”上面数据显示,目前一些家庭采用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通过访谈我们获悉,一些学生被父母打骂后,有的自尊心受挫,心理压抑,容易产生胆怯、自卑、孤僻等问题;有的学生开始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严重影响了家长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受父母的影响,有暴力的倾向,易冲动暴躁。家长的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危害最大。在溺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比较自私,不受纪律约束,骄傲自大。近些年来,“官二代”、“富二代”的事例就是最充分的证明。除此之外,一些过度被溺爱的孩子独立性差,不善于自己动脑思考。

2结论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逐渐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乐观活泼,充满自信,独立自主,所以孩子与父母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

作者:严胜男 朱文杰 许倩雯 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三)

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些家长认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要从小教育孩子,万事都要抢在前头,大亏、小亏最好一样都不吃。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一些家长甚至教孩子打人、骂人。这种变质的道德标准,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种下自私的种子,结出无情的果子。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不可偏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在家庭中营造爱的氛围,感染孩子的心灵。家庭成员之间要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别急,我来帮你”等,在长辈面前多一份尊重和关心,比如给老人泡杯茶、让个座等。家庭成员之间的体贴、尊重和互相关爱是孩子爱心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在外面,父母更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处处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二、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爱心

家长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应从细小的事情做起,让孩子在他熟悉的环境中受到启迪。比如:看到孩子把娃娃扔到地上时,你可以这么说:“呦!你把娃娃摔疼了,快抱起来帮她揉揉。”有时还可以对孩子说“:你说话的声音要小一点,别把娃娃吵醒了。”还可以带孩子去大自然,引导他们去亲近周围的一草一木,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看看花儿在什么时候开放,听听鸟儿是怎么叫的,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动物喂食,,由于孩子与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这样的爱心教育就更为自然,更为有效。对于孩子的爱心培养来说,移情训练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借助于电视、图书等媒介的力量,引导孩子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多给孩子读一些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还可以把身边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熏陶培养孩子的爱心。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长和视野的扩大,还可以引导孩子将爱心从熟悉的人迁移到一些陌生人身上。比如引导孩子关心贫困地区儿童生活;尝试用零花钱给灾区人民捐款;在车上给老人让座等,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让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回报

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而今天在家人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未有过回报的实践,于是也未产生过回报的意识。他们认为,别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就好比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是自然规律。因此,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与别人分享好吃好玩的东西,对别人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同情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计较别人的过错,对别人能够宽容和谦让;教孩子懂得回报,让孩子感受到亲人对他的关心、对他的爱,让他们了解在他们的成长中,爸爸妈妈付出了多少心血,周围人们给予了多少关爱。只有孩子了解了家人的辛苦与不易,才会热爱家人,回报家人。孩子的正确思想是靠灌输的,爱的种子是需要培养的。正如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贝多芬所讲:把“德行”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孩子不仅仅属于家庭,而且属于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家长手中。因此,各位家长们应跳出个人狭窄的天地,用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塑造自己,用“爱”去培养孩子,为我们的民族创造美好的明天。

作者: 向璇 单位:陕西省南郑县城关幼儿园

(四)

一、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优势。家庭教育,是父母等长辈在家庭中对后生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教育及时。因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作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学校教育,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学生,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大面积的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所制约,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有时缺乏针对性,而家庭教育则可以很好地弥补群体教育的不足。我们要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做好以下几点:

二、充分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学校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学校应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育人规律,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制定家庭教育常规。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创建学习型家庭,争做现代型好家长

有人说:父母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像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因此作为家长应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改进教育方法。树立“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核心”的新理念。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因此“欲使孩子成材,先教孩子成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许多家长考虑孩子如何做人,往往注重的是做“有用”的人,在知识和技能上下功夫,忽视了品质和性格的培养。其实正直、善良才是“有用”的基础,只有具备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有可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怎样教孩子做人,要靠家长点点滴滴的引导、实实在在的垂范,靠父母人格力量的影响。做人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最复杂最艰苦的教育。

四、希望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在家庭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专门阐述了家庭教育问题,把家庭教育工作的牵头任务交给了妇联,要求妇联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重任。因此殷切希望妇联、关工委等各种社会教育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在指导家庭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谋求更大的突破,为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研究家庭教育技能提供更多平台。

作者:徐竹鸣 单位:四川省大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