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数“90后”大学生积极向上,志向远大、使命感强、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事业心强,但他们中的一些人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复杂多元、道德诚信弱化、心理情绪失衡、举止行为失常等问题不容忽视。而诸如此类非智力问题的频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非智力教育难题的现实存在。
1.责任感错位,利己主义盛行。“90后”大学生主观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热爱祖国,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愿意奉献,勇于担责,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决心。但客观上,有部分同学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取向更加趋向个人成就的获得和满足,尤其是在个人得失与社会责任暂时发生矛盾时,更是“我”字当头,社会责任感淡化,价值取向个人化严重。比较普遍的,“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感仅仅体现在“利己”而“不损人”的消极被动层面,没有达到主动助人、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积极主动层面。
2.诚信道德弱化,法纪意识淡薄。“90后”大学生大多数认为遵守社会道德是一个公民起码的基本素质,但在现实生活中,小部分“90后”大学生又存在社会道德诚信弱化的现象。尤其在个人情绪不稳、又受外界负面环境影响和他人诱导刺激时,立场不坚定,随意降低对自身的标准。在社会公德受到挑衅时,瞻前顾后,缺乏维持正义的勇气和胆量。“90后”大学生追求自由、崇尚法制,渴望被尊重,希望被理解,尤其注重公平、公正。大部分同学对是非好坏有基本的认识和判断。然而,道德不同于法律,助人不能违纪,知晓更不等于遵照。有的同学看到弱势群体受欺负,不是依法依规理性地解决问题,往往是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有的同学铤而走险,以代考、陪考等违规行为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有的同学因为种种琐事,谩骂、诽谤甚至投毒、暴力打击报复他人。这些行为都反映了“90后”大学生的法纪意识非常淡薄。
3.心理脆弱失衡,行为举止失常。据调查表明,受学业困扰、情感困惑、人际错乱、家庭施压、就业受挫等方面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意识明显高于其他社会群体。他们的承压受挫能力较低,心理自我平衡、控制调节能力更是不足,由此引发的精神分裂、自残自杀行为时有发生。除了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外,认识不足、角色缺位、内容偏失、方式不当、渠道不畅等家庭教育的缺失是“90后”大学生非智力问题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非智力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90后”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强化对策
1.突出家庭教育在大学生非智力培养中的职责和优势。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完整人,由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组成,缺一不可。社会教育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稳定完善的政治基础。学校教育给予大学生丰富的知识文化和专业技能,但在社会适应能力、品德价值、法纪意识、人际交往、非智力因素等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政府必须立法明确大学生教育的责任分工,高校以人文素养、知识技术、创新探索作为责任重心,家庭教育要在密切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将成人、成才教育作为主要目标。
2.明确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想品德教育是大学生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三观”教育和政治信仰等,把对子女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放在首位。综合能力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关键的内容,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自控能力,它是大学生进入社会适应力的综合体现。身心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基本的身心健康常识、直面压力从容应对的能力、心理自我调控修复能力,要教育孩子积极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心态、稳定情绪。生命感恩教育是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体验生命的可贵和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关爱自己和感恩他人。大学阶段是人的情感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情感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家长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时期,教育其学会正确表达、疏导、控制、发展、优化自己的情感,为将来的情感和谐、家庭幸福筑牢坚实的基础,也避免因一时的情感冲动而造成遗憾终生的错误。
3.规范公益“家长”的帮助站点。政府应规范建立公益“家长”帮助站,遴选一批充满爱心、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家长,填补学校教育的局限性,缓解大学生家庭教育中家长长期缺位的现状。在思想道德、心理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教育和引导孩子,做他们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成长上的守护人。
4.把握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过程民主化原则。“90后”大学生较之以前的大学生更加注重情感的感受,因此,家长在与他们进行沟通时必须以平等、民主的态度进行,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他们,不越位干涉;二是运作科学化原则。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才能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因此,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技能,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身教言传并行原则。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有意无意会影响身边的孩子,家长的德行修为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的修为,用自身榜样教育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去教育子女,用自身的行为去规范子女。
5.实现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方式转变。政府应建立免费家庭教育咨询、帮扶中心,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为宗旨,研究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探索得法的家庭教育方式,传授科学的育子知识,帮助和指导家长及时地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然,为保证指导和帮扶工作有序进行,还需要设立完备的制度作为保障。
6.拓宽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具体途径。一方面,构建学校、家庭和学生三位联动的工作体系。为确保家、校、生沟通的效果,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学校应在新生入校时,将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主要教育活动、教育方法告知学生及家长,让家长和学生明确学校教育的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将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人际交往、心理、习惯等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学校和家庭能全面了解孩子,并就学生存在和潜在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商量,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关注,征求家庭的意见和建议,与家长共同进行科学的指导和有效干预。家长应主动将孩子入学前的基本情况、成长背景、性格禁忌以及在家庭教育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以及家长的教育期望如实告知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突出的问题应与学校及时沟通认证。学生本人应如实告知家长教育的体验和感受,积极主动地对话学校,加强自我教育。另一方面,搭建沟通平台,创造家庭教育的时空同步。大学生求学在外,面对面的家庭教育几乎不可能存在。但家长应该像中小学教育一样,加强与孩子、学校的联系,充分利用电话和网络,搭建远程家庭教育沟通平台,对孩子进行远程的关心和教育,发挥家庭呵护关怀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及移动终端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网聊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且深受“90后”大学生的钟爱与追捧。家长可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既可以通过轻松愉悦的文字、照片方式与孩子交流,又可以用网络提供的语音、视频等形式与孩子心贴心地直面交流。学校应主动建立班级家庭微信群和QQ群,老师可以以文字或图片、视频的形式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精神、身心状态上传至群共享里,供家长了解发现。通过群的建立,开展网络家长会,让更多的家长共同参与和讨论“90后”大学生的教育,同时也可以将好的家庭教育案例做交流指导。
三、总结
“90后”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难题,需要在认识层次上深化,应把这一难题置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上予以关注和重视;也需要解决方式上优化,充分运用从多学科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科学对待;还需要在体系完善上细化,如不断完善“90后”大学生非智力家庭教育的科学体系和评估标准,能够适时预测与防止其不良非智力问题与事件的发生等等。总之,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综合工程,它要求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协同努力才能很好地解决。
作者:李争婕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