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智障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一、在养成行为中加强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养成行为的进行是离不开语言相伴的,因此对行为和语言全时段观察记录很重要。通常观察时段被平分为短小的时段,然后观察在每个短小的时段内行为是否发生。智障儿童一般言语表达能力很差,父母对其训练要从细微人手,首先通过面部表情,让他们模仿嘴的形状,逐步教他们发声、吐字、称呼、说句子、与人对话、唱儿歌、讲故事等,每一步骤都要反复讲解,重复动作,通过多于常态儿童上百遍的训练,使他们能够基本正确地通过语言表达思想。针对弱智儿童的身心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或能力系统等,智力障碍儿童思维大多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不能纵深,理解出现断层。所以在对智障儿童养成行为的教育中要对其应用行为进行分析,即将问题行为的发生看成行为的前因、行为的后果以及相关的个人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对智障儿童行为的干预和改变也是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障儿童对所要完成行为的兴趣。对智障儿童的主要兴趣倾向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要找准切入点。

(二)智障儿童对行为的语言表达能力。智障儿童往往语言模糊,表达不清。家长应该要求智障儿童完成行为前和行为后都要用语言进行表达,明确问题指向。

(三)智障儿童对家庭语言的理解。家长在训练学生参与行为的时候,一定要用完整的语言,前后连贯性要强,否则智障儿童很难理解,难于进行动作行为的尝试。

二、在对智障儿童的养成教育中家长要走出误区

智障儿童长期以来充当一种“差生”、“残疾者”的角色。长期的角色定型和社会角色期待,形成了对自我认识的低评价、低成就和低希望的角色心理。一方面,很多学生家长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生出这样孩子,对孩子是一种愧疚,长期以来对孩子多是一种溺爱心理,造成孩子在家长和老师面前的各种行为出现很大的反差。有残疾的孩子,不是我们家长所能预见的,对于儿童人格品质我们更应该要正常儿童一样要求,虽然有时候不一定能达到我们期望所值,但要让儿童感到他在进步。对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忍耐性的培养,也是家长培养学生未来信心的考验。由于智障儿童教育进程长,教育效果不明显,家长要对儿童行为尽量寻找闪光点。家长不一定要求学生每一个方面都能做的好,可以培养儿童在其它方面素质好,多方面的关注,善意的理解,也能激发、唤起智障儿童的自信心;家长首先微笑去面对他们,用理解的心去接纳他们,让其在和谐、温馨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智障儿童无论将来进入学校,还是回归社会,“学会做人”既是最基本的要求,又是最综合高层次的要求。把对智障儿童的养成行为早期教育融入生活,行与实践,家庭教育的早期参与是内化其可行性行为、形成其良好养成行为的必经之路。

作者:张春鹏 单位:烟台芝罘区辅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