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制度经济学下的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制度经济学下的土地流转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制度经济学下的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摘要]如果土地流转工作不规范,那么会在无形之中导致交易成本增加,严重威胁到土地流转市场发育。因此,文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入手,深入探析土地流转问题,在简单了解土地流转工作发展现状后,从产权理论、博弈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入手分析导致问题的具体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土地流转;产权理论;博弈理论;制度变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土地流转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党的召开后,国家对土地流转工作的落实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化发展是当前农村地区的重点工作内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确保土地流转科学性,保障农民基本权益,也是让国家稳定发展的方式之一,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1土地流转工作发展现状

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方式,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可以推动国家农村现代化速度得到全面提高。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土地流转工作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土地流转逐渐朝着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土地流转工作的速度,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但从实际上看,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土地相对比较分散,导致很多大规模的公司和企业无法参与其中[1]。

2基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流转问题成因

其一,产权理论角度。基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土地流转问题,可以看出国家土地产权权利主体不够明确,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土地产权的稳定性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可持续性较差,缺少详细的土地产权期限等方面的政策规定[2]。其二,博弈理论角度。基于博弈理论角度分析土地流转问题,地方政府缺少激励,没有充分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缺少相应的管理服务平台,导致土地流转工作进展不顺畅,发展非常缓慢。其三,制度变迁理论角度。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角度分析土地流转问题,不难发现国家在土地流转工作上存在着严重的制度失衡情况。不仅缺少相应的保障制度,而且现有制度也无法实现新制度带来的潜在利润,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农民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感受到保障,不愿意参与到土地流转工作中。

3完善加快土地流转工作发展的具体对策

3.1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造成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发展不顺利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农户思想观念问题,很多农户对土地流转、土地确权有着片面的理解,不愿意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因此,当地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观念,改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为土地流转工作提供法律基础,从法律的角度维护农民的根本权利,并且加强立法、执法工作,农户就能够由内而外地认识到土地流转对于国家发展和自身利益的重要性。比如《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都要进行详细具体的完善,通过民主管理的方式来实现土地利用。此外,土地流转登记制度等法律法规也要进行修改,全面落实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为农民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为土地流转工作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尽可能地消除、遏制违规、风险问题,此时,农户对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等方面也会形成正确的理解。

3.2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保障制度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之所以地区之间土地流转工作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股价缺少整体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些地区制度上的缺失,让农民没有安全感,不愿意流转土地,认为土地才是保证其生产生活的根本。因此,新时期,必须要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各地区政府职能,让农村居民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的保障,没有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就会自动自觉地完成土地流转。社会保障是国家公共基础项目,是必须要做到的工作,也是保证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前提。为农村居民提供科学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让农民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生活正常进行,是每个政府都要履行的责任义务。在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保障制度过程中,需要配合土地流转工作制度,综合考虑农民生活的实际需求。比如,某省要求各地区乡政府、县政府、村政府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所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落实,并且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要亲自来到农户家中,对当地农户进行调查,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以该省为例,当地农户除了固定的保底收入之外,还可以加入乡政府创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每月还可以拿到打工工资,农户收入稳定,对土地流转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就可以放心地进行土地流转,当地土地流转市场十分活跃[3]。

3.3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制在规范管理主体行为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上看,现如今,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形成健全的土地流转管理体系,土地流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无法保证。基于制度经济学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则必须要建立形成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从而对管理主体行为进行约束,切实提高土地流转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土地流转的管理体系包含内容较多,除了基本的流转服务平台之外,还要借助网络平台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维护农民的利益,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土地流转服务。同时各地区还要建立形成相应的监管体系,以此及时发现土地流转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建立激励制度,明确管理主体的权利义务,配合精神、物质奖励,鼓励员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避免一些干部为了一己私利而威胁到农民的根本利益。

3.4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产权制度

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发展,在促进土地流转工作顺利稳定进行中具有现实意义。现阶段,国家的土地产权制度并不统一,分为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这四个方面。想要真正保证农民权益,就要实现四权统一,让土地使用权细分到个人手中。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上升到平等地位,以此保证国家土地使用权的整体统一,避免两权之间的差距而造成全新的问题。

3.5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也是保证土地流转工作稳定落实的一种。造成土地流转工作无法有效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农村地区缺少有效的产业项目带动,没有形成市场体系,从而导致土地流转工作停滞不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从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经济情况出发,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介组织,让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目前,很多地区都没有形成土地流转市场,组件配套组织,助力市场形成,可以在供需双方之间构建形成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比如,某地区就组建了中介组织,由党支部牵头,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构建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服务。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市场进行全面的管理。比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土地流转的交易价格、流转价格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登记备案,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降低市场风险。

4总结

综上所述,想要真正完成土地流转工作,提高流转工作速度,就必须要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入手,分析土地流转工作停滞的真正原因,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管理体系、产权制度、市场体系等多方面内容。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发展,为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光飞.浅谈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政府行为[J].农家参谋,2019(21):27,62.

[2]马宁.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9(30):97-98.

[3]李龙彬,代书勋.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10):38.

作者:郑娜娜 单位:上海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