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思政教学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针对“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育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前准备、课中学习和课后拓展的教学环节,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育才”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课程思政的稳步推进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在“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教学中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师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价值塑造春风化雨般地融入其中,达到“育才”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一、“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共48学时,着重培养学生对工业机器人机械维修与保养的能力。该课程自2015年开发以来,虽然教师队伍、软硬件投入等方面得到了加强,但没有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任课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的教学意识
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识讲解和技艺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即便有些任课教师会根据个人的理解和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象征性地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思政元素,也势必造成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两张皮”的现象[3]。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缺乏课程思政的培养理念
现有“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保养机器人、调试机器人和拆装机器人三个部分。在制订课程标准和设计教学内容时,很少涉及价值塑造方面的内容,缺乏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缺乏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
(三)学生缺乏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
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教学应该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该专业课程价值塑造的存在和课程思政的内涵,认为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才是将来就业的“敲门砖”,忽视了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的“垫脚石”。
(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缺乏课程思政元素
本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出勤、任务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思政的考核内容未纳入其中,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学习态度等职业能力和素养方面的考核。针对以上问题,任课教师与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真正内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从根本上消除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两张皮”现象,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
二、“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本课程以“工业机器人”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设计了“保养工业机器人”“调试工业机器人”和“拆装工业机器人”等3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又设置了2~3个工作任务。“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是一门典型的工科类专业课程,《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工科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1]。课程思政首先要做好课程思政元素的梳理与挖掘,而后将思政元素无缝融入教学内容。[4]根据课程特点,将思政育人的具体目标确定为:①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提升国际视野,具备科技报国、制造强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③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④践行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⑤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⑥提高安全意识,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本课程的思政融入信息如文末表1所示。
三、“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为了探索“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学运行机制,笔者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机器人一二班41名学生为试点,依托“SPOC学院”和“金课坊”教学平台、“学习强国”App、工业机器人模型、示教器仿真软件和工业机器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每个任务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学习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5]。教学时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寓教于乐,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凸显价值导向,提升专业素养。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发布学习任务,提出相关要求。学生领取任务,在学习平台中浏览课件,观看微视频,完成课前测试。学生在获取了专业知识的同时,既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又培养了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当遇到难题时,学生仔细浏览课件和播放微视频,查阅资料,努力寻求答案,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课前,教师还为学生推荐了“学习强国”App中的制造业大国重器、大国工匠和劳模事迹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发表学习体会,感悟家国情怀、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课前,学生针对布置的工作任务开展讨论,初步制订实施方案,锻炼了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战略思维,为课堂任务的实施打下基础。
(二)课中学习
线下课堂上采用行动导向“六步法”开展项目化教学[6],由于“资讯”与“计划”环节延伸至课前,课堂上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以学习情境2工作任务1:“不忘初心———标定机器人零点”为例,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业机器人零点标定意义的时候,融入该任务的思政核心元素“不忘初心”:只有标定了正确的零点,才能保证工业机器人的正常运行,零点就是机器人的基准与出发点,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不忘初心,明确奋斗目标。在“决策”环节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零点标定的实施方案,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善于思考,面对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挑战。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善方案,从而锤炼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由于零点标定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用于标定零点的EMD是精密昂贵的专用仪器,因此,在任务“实施”前需要再次强调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牢固树立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为了保证标定零点的成功率,需要学生规范操作,细心标定,从而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工作习惯和方法。在“检查”环节中,通过检查学生零点标定的偏差数值,考核零点标定的精度是否达标,锻炼学生精准操作、精心调试和精细维护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了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自信心,设置了小组汇报环节,各组学生汇报收获与体会,分享学习成果,充分展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在“评价”环节中,将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借助“金课坊”互评模块,建立评价体系。评价时遵循公平、公正与公开的原则,做到客观评价与诚信评价。教师点评各组学生表现,充分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三)课后拓展
为了进一步升华所学知识,借助“金课坊”学习平台,设置课后拓展环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发表讨论观点,撰写讨论报告。通过实施课后拓展任务,延伸了课程思政育人的“主渠道”,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四、“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为了解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对该试点班级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5.1%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觉得有很大乐趣,80.5%的学生认为自身的搜集、整理和学习信息资源的能力有很大提高,73.2%的学生认为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82.9%的学生认为对自身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学生课程总评成绩全部合格,良好率达到了70.7%,优秀率达到了12.2%。
五、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归根到底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为此,笔者以“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设计、实施及成效。学生在获取工业机器人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坚定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理想信念,从而推动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达到“育才”和“育人”的双重目标,为制造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蔡红健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