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机械工业国际标准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机械工业从“六五”初期起积极推进采用国际标准以来,经过30年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机械工业部于1996年制订了《机械工业标准文本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若干规定》,对我国机械工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重视力度,2001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了《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委于2002年7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全国采标工作会议,会后国家标准委等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2]。在国家标准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机械工业领域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承担ISO/IEC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实现零的突破,先后有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承担的ISO/TC1《螺纹》秘书处、ISO/TC10/SC6《技术产品文件机械文件》秘书处、上海电缆研究所承担的IEC/TC7《架空导体》秘书处、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承担的IEC/TC28《高压绝缘配合》秘书处、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表所承担的IEC/TC85《电量和电磁量的测量设备》秘书处、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承担的IEC/SC32C《小型熔断器》秘书处;承担了20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参与174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这些举措就是为了使我国的技术标准进一步和国际标准接轨,使我国的经济融入世界经济。2007年12月,国家标准委召开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
国家标准委主任刘平均作了工作报告,提出今后采标工作的2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比例达到85%;第二阶段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标准的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采用国际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3]。截止到2006年底,机械工业对应的国际标准(ISO标准、IEC标准)4193项中,已转化为机械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627项,列入标准制修订计划正在转化的752项,经分析不予转化的245项,尚未转化的569项;机械工业领域相关联国际标准的转化率已达85%以上。截止到2007年11月底机械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量为13330项,其中国家标准为4715项、行业标准为8615项;机械工业领域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1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76个,已完成组建正在报批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1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14个,机械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8个,机械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1个;机械工业对口的ISO/TC有41个、ISO/TC/SC有133个,IEC/TC有44个、IEC/TC/SC有43个。从整体上看,机械工业领域采用国际标准比例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但与加快振兴机械工业的要求相比,与国家标准化发展目标相比,机械工业标准的国际竞争力不强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是采用国际标准工作进展不平衡,据统计,在机械工业整体达到85%情况下,部分专业国际标准转化率不到50%;二是标准前期研究基础薄弱,导致基于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制定的国际标准严重缺乏;三是对国际区域性或其他国际先进组织的标准体系和标准研究不够。
2我国机械工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重要作用
a.标准编制方法更加规范化。为促进我国机械工业市场改革开放需要,原有的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机械工业市场体系全面发展的需要。在采用国际标准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既能满足企业生产与经营需要,又能灵活、快速反映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新技术发展的协调、统一的机械工业标准体系;调整后的标准体系增加了贸易性功能,减少了生产型标准的比重,更加适应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在标准编制方法上,对于术语、图形符号、单位、公差等基础标准尽量同国际标准协调一致;对于试验、检验方法性标准,力求同国际标准相符;对于产品标准的技术内容保证有关产品用途的适应性、符合性;对于产品标准主要是反映有关产品性能的指标,给技术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
b.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看,我国机械产品正向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机械工业采用国际标准以来,已基本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结构,相当一部分国内资本主导的企业形成自主创新成果,如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通过对国际上流行的19种总线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863”计划《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设备研究开发》科技攻关打下良好的基础,促成了上海自仪股份和SOFTING公司、中国四联集团与西门子公司的开发合作,最终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工厂自动化用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加入到国际标准中。EPA通信协议成为IEC的PAS文件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化技术领域拥有了国际认可的自主核心技术,为我国自动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探索了一条以国际标准带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4]。以自主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以技术改造和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为主要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汽车、基础机械和基础件等重点领域的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确保机械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机械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c.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国际标准既是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也是廉价的技术引进。中国制造的机械产品大量出口,与我国坚持推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经济政策直接相关。随着国际经济发展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发达国家频频利用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利益,据调查,近几年我国60%的出口企业遇到过国外的技术壁垒,要破解国外的技术壁垒,就必须通过收集国外的标准信息,大力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最重要的技术途径。
d.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我国许多机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了标准意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能加快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产品的可信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采标还可以达成广泛的共识,降低贸易成本,简化合同条款,减少贸易壁垒。采用国际标准能转换企业经管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推动我国机械工业采用国际标准的几点建议
2010年11月16日,全国机械工业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了《机械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基本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标准,主要行业的相关国际标准采标率超过90%,主要产品90%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重点产品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结合机械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机械工业采用国际标准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a.提高企业采标意识。大力提高各级政府、各部门和每一个机械企业对采用国际标准的意识,加大采标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利用新闻媒体和一些大型活动对采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适时有力的宣传,提高企业和员工的采标认识水平,普遍树立采标意识[5],增强采标工作的紧迫感,对企业分类指导,提高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自觉性,使我国的企业充分识到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采用国际标准已经成为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b.加快国际标准的转化。深入开展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提高采标工作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快把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加强采标工作的科学研究。加强采标统计和计算方法等采标基础理论、方法的研究,加强与机械相关联领域国际标准的对比和分析,为真实反映我国标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采标政策提供依据。加强采标对象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最新国际标准的跟踪研究及其与我国标准的比对、分析和试验验证,增强采标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c.提高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地位。国际标准的内容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各国的资源利用,生产技术发展和出口竞争,谁掌握了国际标准的制定权,谁将赢得市场的主动权。我们不能满足于被动的采用标准,而应积极组织专家与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国际标准的各种制修订工作,力求在国际标准中体现我国的要求和利益,同时力争更多的我国标准被采纳为国际标准。要为竞争实力强的企业创造条件,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各种相关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特别是参加国际标准的起草活动,把我国企业的意见和国家的利益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地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截至2010年底,我国承担ISO的TC/SC主席、副主席22个,承担IEC主席、副主席3个;承担ISO的TC/SC秘书处45个,承担IEC的TC/SC秘书处5个。在ISO的726个TC、SC中,已有631个以P成员身份参加,70个以O成员身份参加,ISO的P成员比例为86.91%,ISO的O成员比例为9.6%;在IEC的173个TC/SC中,已有172个以P成员身份参加,1个以O成员身份参加,参加比例达到100%。我国在ISO和IEC的注册专家共达到1300多人[6]。扩大我国在IEC、ISO国际组织工作的数量,扩大中国标准的影响力,使更多中国标准为他国采用。
d.熟悉国际标准制定环境。我国机械行业在参与国际标准活动中,要想在国际标准化领域中做出成绩,需要深入了解国际标准化运作规则,熟悉国际标准制定环境。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各项国际标准化工作,加之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取得明显的提高。但是,国际标准制定的基础就是各国的协商一致和相互支持,否则就不可能在IEC、ISO这样的国际组织中通过中国的提案,就算通过了,没有其他国家的支持,也不可能达到在国际范围内推广的目的。所以,参与单位必须熟悉国际标准化的相关规则和制定背景,包括国际组织的大环境和工作组的小环境,还要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