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产品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产品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产品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本文从教学“以人为本及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出发,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产品现象的认识、产品元素的理解,结合产品设计基础理论及典型案例,实现本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巩固、综合能力及专业核心素养的提高。重点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习变得更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核心素养。

关键词:产品设计;专业兴趣;核心素养

一、概述

产品设计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庞大的科学体系和相关准则,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认识不够,对专业所从事的设计工作的认识也处于模糊边缘,让学生爱上课堂,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与热情至关重要。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讲解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专业的合理引导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与态度。因此,教学方式不能只限于专业知识的单一传授,而是需根据学科的复杂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1]。本课程拟达到的学习目标如下:第一,学习内容是跨学科的、是整合的;第二,学习方法以自主学习为主;第三,学习环境是探索型的、互助的、团队的;第四,教师的角色是辅助的;第五,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第六,引出并发现潜藏在不同学生身上的专业优势。拟达到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专业文化基础,了解世界工业设计史及我国工业设计史;第二,科学素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对产品的客观评价与认识、创新思维及批判,学会学习、独立思考并有自己对事物的独到认识;第三,社会责任,设计师除了发展自我,还需承担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意识[2];第四,学习热情。针对以上核心素养内容,在下文会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课程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和适度引导以提高以下能力:思维、创新、沟通、合作、评鉴、主动性。

二、理论教学

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吴军博士在《大学之路》这本书里提到:“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要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科学素养)更强”[3]。而产品设计作为综合性强的交叉学科,更需要我们拥有广阔的知识面,所以除了传统的理论讲述外,打开学生的设计视野也尤其重要。产品设计基础课程所要讲述的内容繁多,首先是理论讲述设置为几大板块:产品元素、价值工程、设计流程,以及设计史。其中形态构成要素是产品的第一重点要素,是对产品认识的直接体验,课程设置有实践环节,以便学生对产品外观形成直接感受与形态认知。除此外,对产品的其他元素,如色彩、材料、产品结构、产品情感等,综合相关理论知识及最新设计趋势讲述。此知识版块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产品设计的内容及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其次,讲解价值工程、5W2H以及设计流程相关内容,该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分析评估产品,对产品的设计流程及设计要求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设计史”单元的知识讲解即通过列举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设计师及设计品牌的相关作品及案例,结合产品元素和价值工程来讲述[2]。整个教学过程,尽量少板书多互动、PPT少字多图多案例,知识点深入浅出,即找寻最易被学生理解和接收的学习方式,以此增加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三、教学实践

(一)教学方式

1.课前五分钟。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传统板书、PPT、视频的基础上还添加了“作业上墙”、“上台演讲”、“动手实践”以及“课前五分钟”等方式。其中“课前五分钟”是在学生做课题练习之前的“热身”游戏———抽一张纸,用最快的方式画出你的邻座。每个学生都会拿一张空白纸,让大家各自从邻座挑一个人,用5分钟把邻座画出来,画法不限。这样的游戏带来的是5分钟结束以后的欢笑声,当然也有听到说“不好意思”。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创造轻松的无压感的环境,因放松的环境对学习设计类课程非常重要,让学生在其中得到高度的情感支持,明白教学环境是严肃的,但也是准许玩乐,轻松有趣的。2.奖励机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置有奖问答环节,针对良好表现的同学有一定奖励,此奖励并不一定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或与学习相关的任何奖励,如一个好的设计资源。这样的奖励行为可能会激发学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但不能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原因[4]。3.团队合作及自由发言。在课程的中后期,针对创意思维环节分组讨论及自由发言,脱稿发言,表达不同意见及想法,达到强化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4.交叉学科。因课程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在教学中通过案例让学生对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知识的重叠及运用有一定了解,学科差异性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到产品设计中,也为以后的产品专业其他课程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践内容

1.形态创作训练(1)。训练内容:利用点、线、面、体等元素,结合图形组合的方式(分离、接触等),从小产品(如办公文具用品、小厨具产品等)中,选择一个具体方向进行50个形态发散思维练习,以图形语言为主。训练目的:培养学生对形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的形态创意思维潜力。训练效果:学生对图形的组合方式更加熟练,并能将图形语言较好的运用到产品造型设计中。2.形态创作训练(2)。训练内容:从形态创作训练(1)的50个发散形态中,选取5个做实物模型练习,所用材料:肥皂。训练目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塑形能力,完成从二维图纸到三维实物形体的转换,加强学生对形与体的认识及从二维到立体空间的思维转化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如图1)。训练效果:大多数学生能实现产品从设计二维图纸到三维空间的立体转化,并能适当将产品结构、细节及比例考虑到实物模型。3.思维扩展训练。训练内容:在电脑、汽车、灯、颜色、曲线等词汇中任选一词做思维扩展练习,数量为100个,并以图文结合形式绘制出来,具体表现手法不限。训练目的:能对产品(或事物)进行横向和纵向等多角度思考,找出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思维惯性很容易让我们在一个特定领域中循环思考不容易跳出到另外角度。借此练习让学生跳出思维定式,集思广益,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训练效果: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展开词汇的发散与联想,打破常规思维,多维度思考关联性事物,对后期课程碰到实际设计问题有极大帮助[5]。4.环保(可持续)产品设计思考训练。训练内容:搜集生活周边的废弃物,做再设计,需制作成实际可用的产品。训练目的:废弃物的存在不仅是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大的资源浪费,违背循环再生、产品可持续发展等设计原则。目的是让学生对产品功能和材料本身的深度认识,开发设计的多种可能,并尽量做到物尽其用。训练效果:将丢弃的各种物品如衣服布料、水瓶盖、易拉罐、破掉的开水瓶外壳、陈旧的首饰部件、石块和木片、坏掉的闹钟等,重新设计定位。设计出各种产品,如灯具、储物产品、文具产品等。让产品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四、教学总结与分析产品设计基础课程需从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专业核心素养,让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专业学习兴趣也随之增加。

参考文献:

[1]王奇光.工业设计综合造型基础课程内容中结构因素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7.

[2]汤军.郑建启.产品设计形态基础课程的适应性研究[J].装饰,2008,(05).

[3]吴军.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4]苏雅.关于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6,(22)

作者:李小丽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产品设计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