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内隐学习理论下国学经典教学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内隐学习理论下国学经典教学原则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隐学习理论下国学经典教学原则

美国学者罗伯提出了内隐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复杂环境中无意识、自动化地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内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学到了什么,但是他们却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掌握了各种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国学经典的时候也要基于内隐学习理论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各种国学知识,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一、长期性,形成良好习惯

内隐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自动性,也就是说学习者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开始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在课外学习国学知识,那么就能促使他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长期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人之初》后,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蒙学经典作品《三字经》。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自主阅读记录卡,首先设定计划,说说自己每天打算阅读多少内容,要完成哪些活动项目。学生一开始只能想到诵读背诵这两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不仅要熟读成诵,而且还要初步理解其中的内容是什么。如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我打算每天读六到十句,虽然读得比较少,但是我不仅要读懂它的内容是什么,而且还要尝试查询资料,了解其中的典故说的是什么故事。”教师肯定了该学生的想法,并且提醒其思考:“大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思考,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相关的内容,还可以写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说说自己应该如何改善自己的行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阅读国学作品是一项长期的活动,要做到细水长流,每天坚持阅读、探究,渐渐地,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长期学习中,学生能积累更多的国学知识,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参与到诵读、批注、领悟等活动中,积极探究国学知识。

二、不过分解读,引导阅读积淀

内隐学习具有抽象理解性的特点,学习者并不是无法意识到内隐学习,而是无法揭示出来。在指导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积累积淀,但是却并不着急让他们进行深入解读。这样学生就能在丰富积累中内化国学知识,感悟语言内涵,体会作品情感,从而提升自己的素养。《三字经》虽然是蒙学读物,内容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古今差异,所以其中的很多知识对于现代人来说,了解并不深刻,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更大。对于这些地方,教师并不强行让学生深入了解,只要学生能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等相关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过于遥远,所以教师并不要求大家知道“三易”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大致知道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古代的经典即可。又如“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等相关的内容,介绍的是中国的历史发展,这需要和历史结合起来学习,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读成诵,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朝代的变迁即可,不必深入探究朝代之间历史演变的具体史实。虽然学生“不求甚解”,但是当他们在历史课学到相关的部分时,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想要主动探究,实际上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陶渊明也提出读书要“不求甚解”,这并不是说要囫囵吞枣地阅读,而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必要深究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可以只领悟文章的基本大意。这样学生能节约更多的时间,接触更多的国学经典,进而得到整体感悟,在积累中进行理解和消化,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进而让心智更为成熟。

三、知行合一,培养健全人格

应用性也是内隐学习强调的重点,学生在内隐学习中掌握的知识都储存在潜意识中,在特定的场景中就能发挥作用。教师要基于知行合一的思想组织学生展开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提升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国学主题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并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在学生学习《三字经》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知行合一,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进而健全自己的人格。如有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太好,教师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回忆在《三字经》中读到了哪些古人勤于学习的具体例子,然后对照自己,看看有什么差距。学生发现在《三字经》中谈到了很多古人治学的态度。如“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孔子作为一位名人,依然勤学,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又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古代的孙敬和苏秦,都想了各种办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简单模仿,而是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能改善学习方法。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我可以先从参加兴趣小组的互动开始,和同伴多交流,慢慢地提升学习兴趣。”这样就起到了内隐学习的效果,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要如何学习,但是学生在阅读后自己有所感悟,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善学习态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学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教师能结合国学主题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那么他们就能在实践中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同时,学生也能逐步认识到国学知识有助于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四、适度激励,激活内心成就感

内隐学习具有高效高潜能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内隐学习中,学生不消耗过多的注意,心理容量很大,有较好的学习潜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可以用适当激励的方式促使学生激活内心的成就感,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当学生获得了一些进步后,教师要进行激励,并提出后续学习的方向,这样学生能激发动力,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为了提升学生对蒙学的兴趣,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了知识竞赛,围绕自己所阅读的《三字经》等蒙学作品出题目,可以展开“接龙背诵”的活动,看谁能熟记作品中的词句,也可以展开“典故知识大赛”,说出某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学生要诵读相关的词句,并说出这个人物的历史故事。在活动过后,教师给予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让他们成为班级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此外,教师还特别关注那些成绩虽然不好,但是进步明显的同学,也给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样也能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同学都能看到,这样就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进行教学评价,但是却将评价融入到了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具有内隐学习的特点,不仅能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决心,让他们找到努力的方向。

五、因材施教,考虑差异性

要提升内隐教学的效率,教师就要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设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文化主题探索方面的活动项目,让他们的思考更深入,但是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让他们尝试诵读经典,表达阅读感受。这样的教学有针对性,效果会更佳。朱熹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在国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给学生创设一个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更自然、舒服的环境下展开自主学习,自觉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邓丽琴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