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文化融入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

【摘要】《普通生物学》涵盖了生命科学的众多领域,目前高校的普通生物学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生物学理论、规律和知识点的讲述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文化其中包括唯物辩证思想和各种涉及生物学的知识。因此,试图在普通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同时达到专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普通生物学;教学理念;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思想

1传统文化思想和生物学理论结合

《普通生物学》的课程讲授内容几乎涉及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涵盖范围之广、基本原理规律之多、学说假说之繁杂在高校各课程之中罕有。单个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并不困难,如果将知识点进行成线成面,系统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其学习方法尚未完全建立和哲学思想尚不成熟的时期,则相对困难。学习《普通生物学》得方法容易让学生固化单个知识点,进而会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该课程。上述观点的形成对于《普通生物学》和随后的专业课的深入学习以及对于自身的成长十分不利。例如,学生对于普通生物学中生命的“生与死”的概念看待的比较固化。阴阳学说脱胎于《周易》,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是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4]。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朴素五元分形集的普通系统论。以阴阳学说中的矛盾对立的观点看待生命的生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和消亡。在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和死是共同存在、相互依存的。多细胞生物的受精卵或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生长以及程序性凋亡是同时存在的,三者在基因的程序性表达的控制下被精确调控,才能发育成特定的组织、器官和个体[5]。在此过程中,细胞的程序性凋亡(死)和细胞的分化与生长(生)二个矛盾最终以互相合作最终,深合阴阳学说中的事物矛盾对立统一。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病毒的感染密不可分(HIV与卡波西肉瘤,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病毒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基因使其增生或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诱发细胞恶性变异最终形成癌症。恶性肿瘤可以理解为无限增值的细胞,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病毒从根本上来说就具有诱发宿主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因为只有宿主有更多的细胞的时候,病毒才有更有寄主供自身的繁殖,因为繁殖是任何生物的第一生物学目标。五行学说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高血压、II型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疾病,普遍认为是由于先天遗传、饮食不当、压力过大以及缺乏运动等原因造成的,从进化和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观点,人类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身体已经适应了每天必需长途跋涉的寻食物、由于食物的限制而经常不得饱腹、食物的来源以素食为主样品百搭、糖类摄入的机会很少[6]。适应上述进化环境过程的人类身体和现代文明提供给人类的生活方式是矛盾的,失配的。基于此,如果人类长时间在食物充足(尤其是糖类的供应过剩),缺乏运动以及长时间在压力过大的情形下生活,多数人身患上述疾病就不足为奇了。当学生真正理解上述过程以及所含的哲学道理,能以整体概念看待上述问题,在应付上述失配性疾病的时候会有的放矢得心应手。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来源问题是一道迈不出去的坎,同时,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出现本身在进化过程中就占据着重要位置。真核细胞中细胞核和线粒体以及叶绿体都有自身完整的一套基因组,预示着上述细胞器最初来自不同的生命体[7]。生物学的共生假说可从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个问题。在进化的特定时期,体型较大的原核微生物吞噬了光合细菌,尖锐的矛盾,正常的结果体型较大的微生物吞噬并消化了光合细菌或者是光合细菌经过挣扎破胞而出,可事实是矛盾的双方在进化的特定时候和场合都进行了妥协,光合细菌舍弃了其它组分只保留了叶绿体,后者作为独立的细胞器保留在体型较大的微生物体内,叶绿体保全了自身的基因,作为保护费叶绿体源源不断提供糖类物质,而体型较大的微生物体从叶绿体中获得糖类物质,作为回报提供叶绿体所需要的内环境以及其它所需要的组分。利用整体一概念理解上述问题会简单很多。

2以传统文化典籍为切入点引入授课内容

《普通生物学》主要面向高校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其它专业公共基础课。高校入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方法大多尚未建立,学习多停留在以老师授课,课堂观讲,书本为主的阶段,缺乏引导式的学习以及自学的能力。在此阶段,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在每一次授课之前根据课程所授内容以恰当的方式以引入新课程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例1,在讲述种群动态与数量调控之始,可引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借此可清楚的描述物种间的竞争关系,为种群的动态和数量控制的学习做一个很好的引言。例2,在讲述动物的行为之初,可引入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该诗句清晰的阐明了动物的保护色以及作用。可为动物行为的学习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例3,《刘向•说苑•第九卷•正谏》中“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正是直截了当的描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生态链,在讲述生态链时作为引言是再适合不过的诗句了。

3名篇名句与生物学知识点相结合

普通生物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众多,需要逐一讲述和讨论,时日一久课堂会略显沉闷。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几千年璀璨的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有关生命的名篇各句,将它们和普通生物学进行结合着阐述,可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例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整个地球生态的基础,对该知识点的讲述可引入苏麟《断句》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而“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更是直接说明了阳光和光合作用的关系。例子2,白居易《燕诗》中“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李商隐在《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现代生物学的观点看,该句描述的更不正确,可也能从另一方面看得出,昆虫为了后面的发育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上述例子在讲述昆虫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很好例证。

4结束语

首先,利用朴素唯物主义的矛盾对立统一观点以及整体概念理解普通生物学重要理论问题,从哲学高度理解有关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和知识点;其次,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名句用到重要生物学知识点的引入是;最后,将有关描述生物学知识点的名篇名句和生物学知识点相结合,互相印证。经过课堂改革实践,提高学生对普通生物学重要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以及生命理解,同时尝试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达到影响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等.陈阅增普通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李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科学传统与文化——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林洁.论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关系[D].重庆师范大学,2005.

[5]郑智民,姜志宽,陈安国,等.啮齿动物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韩丽 石秀杰 许孝园 黄申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山东省邹城市田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