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专业实践作为预防医学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对创新型、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教学体系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对上述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旨在探讨预防医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1专业实践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是随着现代医学、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的先后创立而逐步发展完善的。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要求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1,2]。预防医学专业实践即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预防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实际参与预防医学问题的实践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之后,将到疾病控制单位及临床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案例、演练、现场调查、现场处置、现场项目的实施等转化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掌握实战方法,使公共卫生实战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随着新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更加要求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具备优良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具备较强的预防医学综合实践能力。因此,预防医学专业实践对预防医学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1对实践教学重视度不高,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教学课程模式仍然以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为主,重临床、轻预防,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3],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学生预防医学的整体观念、大健康观念不能在实践中得以验证的根本原因。另外,在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教学中,尽管安排了第五年为专业实践时间,但是由于对实习方案缺乏整体规划,实践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如实习内容的安排、各部分内容的时间先后顺序、理论与实践不能实现有效的衔接,角色的转变等等,导致学生在由学校(理论学习)进入实践基地(实践阶段)的过程中,懵懵懂懂,对自己到实践基地要干什么、要学什么定位不清,对学生预防医学整体观念的培养非常不利。
2.2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现状
预防医学学生专业实践基地通常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的预防保健部门等,一般以在疾控机构实习时间最长。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生的实践能力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与提升。(1)实习内容缺乏严谨设计。学生的专业实践是基于疾病控制中心的日常工作进行,无法养成全面的健康意识,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培养。(2)从培养建立预防医学整体观念看,由于学生实习是短时间内在某一科室内做一些具体工作,无法了解整个工作过程,无法全面了解预防医学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并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3)从实践基地带教老师的专业水平上看,由于对带教老师专业水平缺乏统一的标准,实践基地随意指定的工作人员均可作为带教老师,因此带教老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因而学生培养的质量有待提高。基于上述现状,改善预防医学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平台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独立岗位胜任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势在必行。
3改革专业实践的教学方法
3.1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对专业实践教学方案进行整体规划
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学生进入专业实践之前,由高校与实践基地联合制定实习方案,对学生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设计,包括专业实践内容、方式、过程、预期目标、考核指标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专业实践学习的全貌、清楚来龙去脉,明确自己的工作处于总体工作的哪个部分[4],而不是盲目地按部就班,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从事一些临时性、无系统的工作。整体的实践规划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与科研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3.2加强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交流互通,深度融合
加强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交流互通,打通科学研究与转化应用渠道,构建新型医教、研、防成果转化平台,从而促使医学教育更具实践导向,医学研究更具问题导向,形成公共卫生领域产学研的快速发展。总所周知,高校具有信息资源丰富、科研能力水平较高的优势,疾控部门的优势在于具有丰富的现场资源和实践经验、拥有高精尖仪器设备等,应充分凝聚高校和疾控中心优势力量,建立有效协作机制,利用科研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孕育符合实践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科研人才和专业团队,从而提高医教研协同能力,为国家培养预防医学人才做好疾病防控长期规划。此外,两者的深度合作还可以通过采取加强高校和实践基地师资人才的相互聘用等措施来实现,高效教师到实践基地开展理论知识的辅导教学,实践基地带教老师则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二者交叉融合,相辅相成,着重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促进人群健康发展。
3.3紧跟时展需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材
在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健康管理以及卫生监督等过程中,公共卫生医师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理、慢性病防治等过程中,更需要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潜力和良好合作精神的新型医疗卫生专门人才。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材的优化应该顺应这一时代要求,致力于培养医学生预防医学实践能力。根据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当前公共卫生事业及预防医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打破以往学科间壁垒,避免内容的低水平重复,编制系统性较强的实践教材,选定有代表性的实验/实践内容,将经典实验方法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紧密结合,将传统实践方法与现代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生重点掌握预防医学常见实验技术要求和基本方法,开设综合设计型实验以及应急演练等实践内容,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经过专业实践阶段之后得到切实的提升。
3.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
实践教学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而当前的实践教学评价过于单一,缺乏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手段,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完善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制定各环节具体明确的质量考核标准对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细化、量化,例如:实践教学计划是否符合专业特色,实践课题能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教师能否做到教学有目的、有要求,每次实践学习学生能否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查计划,查课题,查实践教学中的指导过程来评价实践教学质量,并定期组织人员对实践教学进行督察,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不良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使考核评价指标和考核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反映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要求[5,6]。
3.5教学改革应紧密贴合新形势下公共卫生形势的发展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实践型和创造型的预防医学人才已成为新时代与社会人才培养的目标。新形势下我国的公共卫生形势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涌现,为了能有效应对事件的发生,预防医学专门人才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实践技能,防止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次生或衍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因此,找准提高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古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作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能妙手回春,更应防患于未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医学生树立“大健康观念”,树立牢固的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既能诊治病人,又能开展个体化的临床预防服务和群体的社区预防服务的“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五星级医生是时代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育改革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靳曙光,李怜仪,张晶,等.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科研实训一体化平台建设[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8):922-923.
[2]张青碧,叶运莉,李爱玲,等.何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田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125-1127.
[3]李环,张晶,孙维琦,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吉林医药学院院报,2016,37(3):237-238.
[4]宋湛.对创建新型实践基地培养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8(20):13-15.
[5]杨鹏,聂玲,王慧,等.对预防医学本科生传染病防控专业实习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22):90-91
作者:罗丹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