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高级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在分子生物学理论的基础上,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发展而成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取舍,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做到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实验并行,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工作能力突出的新时代人才。
高级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在学习基本的生物学课程基础上,对生物学知识与技术进一步深化的课程。一般开设在研究生一年级,为其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分子生物学技术基础。本文就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四方面探讨其教学改革。
一、教学团队建设
常言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指由于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不同,一个人很难对各种技术都达到精通的程度,很难应付人员众多、研究方向各异的所有听课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团队建设。将研究方向、擅长领域不同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汇集到课堂上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学生送上一份精美的知识大餐。如在高级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应具有正向、反向功能基因研究人员、蛋白领域研究人员以及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等,这样讲授的知识才能涵盖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体系,听课的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选择学习科目。
二、教学内容改革
(一)了解学生,有的放矢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决定了其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研究生一年级是学生由本科进入研究生学习的第一年,学生来自不同院校,专业差距大,分子生物学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给老师的授课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上课初期老师要尽快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同时,要了解上课学生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尽量结合学生的科研需要选择授课内容。
(二)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提高授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难易程度。教师在课前应多思考,同时结合授课效果及时调整,多总结。具体到高级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教学实践,应考虑到任何新技术的产生都是基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在教学工作中应采用先讲解分子生物学理论,然后推演到实验技术的循序渐进过程,这样对技术的讲解就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了解某个技术的原理、过程及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大分子之间的互作是解析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其中DNA与蛋白之间的互作是常常涉及的技术,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易学,在讲解时我们会回到知识的起点,先讲授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调控,介绍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转录因子)的结构及二者之间的互作。由此延伸到DNA与蛋白之间的互作Chip(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及酵母单杂交技术,由此降低了技术的接受难度。
(三)了解学科前沿,紧跟创新型技术当今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新技术,革新老方法,即是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紧跟时代,不断学习。在讲授过程中即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如在基因的测序工作中,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二、三代测序技术,在讲述过程中我们即要为学生讲明技术的发展过程,每一代测序技术基本原理,又要指出当今实验室里应用最多的二代测序技术,同时要点明最新发展的三代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前景。让学生体会到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创新,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四)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技术的应用性科学服务于生产。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产实践和人们的生活,我们在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同时,要与身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技术实践化。比如我们在讲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时会与生产实践中的动植物分子育种、人类疾病的筛查及诊断相结合,使理论走进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五)与实验相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往往伴随新技术的产生,理论指导技术,技术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有机结合。老师在进行完理论授课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设计出适合自身的实验设计,审核通过后,在老师提供实验试剂和实验场所的情况下完成实验操作。以同源重组构建载体为例,老师先讲解同源重组的原理,然后根据原理立即安排实验设计和载体构建。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课题,选取适合自己的载体,利用在线软件进行同源重组引物设计,再利用现有的重组酶完成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实验紧随理论进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内容的往年教学组织是,老师根据内容不同将原理和实验分为不同的章节和课时进行介绍,老师设计实验,提供现成的引物、载体等一切实验条件,同学们简单操作后完成实验。实验课与理论课在时间上相隔较久,同学们没有参与实验设计。后来考虑到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上的相关性,将理论和实验安排在同一次课上进行,让同学们参与实验设计,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这一次尝试是在高级分子生物学课程开课4年后的一次改革和创新,取得显著效果。
三、教学形式改革
线上线下结合,拓展学习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应用,特别是2020年春季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相比于常规的线下教学,网络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元素,如丰富的网络课件资源、视频资料、电子书籍等等,同时拓展了学习的时空范围。同学们可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内容。网络教学在高级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上的应用具体操作是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策略。课前老师认真备课,准备完善的课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一些用于辅助说明理论或操作的视频动画进行网络连接,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另外学生点名采用网上签到的形式进行。课后PPT在线上传,方便课下学生查阅。线上线下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课件上传方便了学生课后回顾学习,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改革
探索新的考核方式,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水平。不同的课程性质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于高级分子生物学技术这门课,因该课程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同学们因研究方向的不同,对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加强平时考核的基础上,期末采用综述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授课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综述,在全面阐述该技术的同时整理成文,以规范的的格式进行撰写,既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又培养了他们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总之,我们应勤思考,多思变,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照琼,张雪雯.基于雨课堂《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网络线上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国际公关,2020(12):74-75.
[2]郭金梅.网络课堂在互联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75.
[3]李玉华,雷志华,赵奇.我院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魅力中国,2016(6):67-68.
[4]倪郁.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47-149.
[5]吴军其,赵呈领,许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中国电化教育,2000,6(161):12-14.
[6]王袆玲,秦永燕.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99-100.
作者:秦余香 单位: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