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容摘要】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学生就业的首选方向。本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及课程考核等角度分析本校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改革的方法进行探讨,目的是提高课程的教学成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以现代社会需求为导向是我国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工程、咨询和监测,而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就是咨询方面一个重要的分支。据了解,目前60%的环境专业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都与环评有关,而且工作后如果通过环评工程师考试,其收入和社会地位也会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学习环评对工作的选择,经验的积累,能力的培养,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环境工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涉及面广,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学生很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掌握环评各环节的技能,无法满足社会所需。因此,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就业打基础[1]。
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环境影响评价法》自从颁布以来,分别于2016年、201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随后环评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也陆续更新,尤其是水、大气、风险评价的导则在修订后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年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进行了修订[2]。但是市面上的环评教材,由于专业教材需求量小,利润低,修订需要一定的周期,作者和出版社缺乏动力等原因,多数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做不到同步更新,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脱节,无法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
(二)授课时间少,内容难以深入,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由于环评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广,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言语表达知识,还需要数学、地理、监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里面既涉及建设项目环评,又涉及规划环评,既涉及污染型项目环评,又涉及生态型项目环评,这么多知识集中在法律法规、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和典型案例四本环评师考试的书中。要想在有限的40学时内,将这么多内容系统性讲完,很难实现且效果难以保证[2]。如建设项目大气环评工作等级的确定需要用专业软件EIAproA计算浓度,仅这个软件的讲解和训练就需要2~4个学时,后面还有水、噪声等的软件的讲解,因此目前课程讲授深度和时间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另外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偏文科性质的课程,教材上大多是文字性的叙述,计算和实践较少,学生认为文科性质的比理科性质的好学,平时记一记,背一背就能通过考试。由于认识的局限性,严重影响其学习的态度和学校效果。
(三)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环境影响评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环评问题。目前的教学手段虽然都是多媒体教学,但多数课堂还是以教师理论授课为主,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少,再加上环评理论内容多杂,PPT教学进度快,学生无法接触实际的环评案例,参与度、代入感不够,对一些程序性、实操指导性的知识理解比较模糊,难以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很可能出现理论考试成绩高、实践动手能力差、不会写环评的尴尬后果。
(四)实践教学不足。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门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课,培养的人才要能解决环评实际问题,直接为环保就业单位所用,然而事实表明一半以上的环保毕业生不能应用环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独立编写环评报告,存在学习与就业脱节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对于环评实际案例见的少,听的少,练得少。另外仅凭课堂教学上的理论学习,缺乏实践积累,没有环评经验也会导致知识理解不透彻,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难以掌握环评工作的要领。
(五)考核方式不全面。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考核方式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主要侧重于对理论知识和大纲要点的考察,缺少对环评实践能力的考核,多数学生都是采用考前临时突击、强化记忆等方式来应付期末考核,这样无法达到以考试促进理念知识升华、促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目的[3]。
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润物无声。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缺少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育人方面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在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比如由于学生进入环评行业后会经常和社会打交道,怎样筑牢拒腐防变的底线,怎样在工作中遵纪守法,传递正能量是教师传授给学生最起码的素质。讲授课程之前,教师对每次课程进行精心设计,收集选择不同思想政治元素、案例,力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内容无痕渗透,培养学生探究、思辨、独立思考等综合素质,如在讲解气象要素这一节课的时候,引用气象助力珠峰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的实例,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也体会到登山队员勇于攀登的精神和气象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在讲到环评审批流程时,引入原国家环保局李建新腐败案,警示学生在环评这个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的“高危地带”,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清清白白做人,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二)丰富教学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证是环评方面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取得该证书对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教材更新比较慢的情况下,需要人为地对理论授课体系和教材内容及时更新,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一是尽可能地引入十三五规划教材,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二是有意识地把环评师考试相关内容与现有教材框架相结合,以替换或更新教材过期内容,让学生学到的新知识,比如2018年水环评的导则发生巨大改变,尤其是水环评等级的划分和之前差别很大,而教材中还是以前的方法和内容,所以这部分内容我们应参考最新的环评师考试用书进行讲解。随堂练习也要选历年环评师考试的真题,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熟悉环评师考试的题型、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为将来参加注册环评师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信息化技术对环评报告的编制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提高报告质量和速度,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增加环评专业软件的培训来克服手动计算和分析各种影响过程的繁琐和不精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市场上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模拟软件非常多,比如SCREEN3,EIAProA,环评工具箱等。为了使学生就业后环评分析更加顺手,本课程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设置教授环评小软件的应用,比如废水、废气和噪声评价等级的划分,污染物浓度的预测等,通过专门的训练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环评软件的使用,使其实际编写报告的能力加强,有过硬的岗位能力。
(三)创新教学手段。多年来,环评课堂上使用的都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单调,课堂气氛不活跃,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授课效果。具体实施包括三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答疑和课后复习。上课前教师准备好PPT课件、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问题和知识扩展资料等材料,学生通过网上自主学习的形式来学习相关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课堂中教师可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根据课前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开展答疑、分组讨论等活动,以消化巩固补充学生课前自学内容。课后教师及时安排学生复习,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再次整理、上传教学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知识掌握情况,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4]。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知识点较多,为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需要进行案例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每次课当课程理论知识讲授完成后,可以选取典型的环评案例或热门行业的建设项目进行课堂讲解或讨论;也可以通过事先准备一些模拟现实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案例场景中,最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互动与交流学习。比如结合学生家乡的实际情况,在学期初给每个学生布置一份关于家乡某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的作业,在讲完每个知识点后,要求及时编制相关内容,进一步强化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学期末选择若干编制较好的报告进行汇报展示,并组织教师进行评审,整个过程模拟环评实际评审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熟悉环评评审会的工作流程,调动学习积极性,也能积累环评工作经验,达到“教与学”两者有机结合。
(四)优化期末考核。为了检查学生对环评课程的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期末考核。传统的期末考核方式为单纯的闭卷期末考试,但这样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环评课程过程中的情况,也不符合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考核精神。所以学校决定对环评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一是丰富期末试卷内容。就业是环评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在编写试题时,主要选择环评工程师考试的真题和练习题,尤其是环评工程师考试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接触环评师考试内容和形式,通过反复练习,总结,为今后参加环评工程师考试打基础;二是优化考核方式。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期末考核实行期末考试(占70%)+过程化考查(占30%),期末考试以案例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考试结束后,以文字或课堂讲解的形式及时反馈学生做错的地方。除此之外,计划加大过程化考查的比重,把环评报告编制作业贯彻于整个学期,任课教师认真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指出不足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帮助学生把握环评报告的整体思路和形式,提高编制环评报告的专业能力。
三、结语
通过对学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的初步改革,实现了环评教学中环评师考试与传统教学接轨、理论与实践接轨、考核模式与环评评审接轨,提升了学生学习环评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缩短了学生进入环评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能够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也可以促进环境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雁波,李威等.《汽车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外交流,2017,41:31
[2]田大勇,杨爽等.基于答辩式考核法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化工,2020,47(9):245~246
[3]查湘义.高职《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改革研究[J].才智,2018,17:158
[4]刘建林.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学中的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作者:朱莹 师东阳 吕志强 单位:河南工学院材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