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首先,教学观念已经严重落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有关体育教学的观念和教学模式等仍然滞留在上世纪的水平,总体看来观念落伍、模式陈旧。在新形势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模式应当具有更加人性化、开放性的特点,并且能够积极与现代教育方式相接轨。但是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基本上以教师程式化的按照课程规划授课,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教学内容也比较乏味,无法深刻体现人性化、开放性的特点。这给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任务也日渐艰巨。其次,教师能力有限。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个明显问题就是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背景下的要求。在高校扩招政策带动下,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教师都面临日益增大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基本上每个体育教师都身背着繁重的课时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使得体育教师基本上很少会花费宝贵的课余实践进行学习和深造。体育教师们只知道闷头教学,缺乏对新形势下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学习,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就无法得到改善,因此也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潮流。再次,硬件条件也存在不足。在新形势下,阻挡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阻力就是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场地不足。体育教学场地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对体育教学建设的不重视,导致学校并没有对相关体育场地的建设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另一方面,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存在足够的体育教学场地,但是缺乏足够的体育器材及相关配套设施。硬件条件的不足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学生们会逐渐丧失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愿,进而身体素质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体育场地和设施的缺乏还会影响高职体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
2新形势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探讨
2.1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探讨
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理念,使得高职体育教学更加人性化。要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有关“教”和“学”的关系,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中找到更加人性化的定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师的指导必须以学生的自身特性为依据。只有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了由衷的兴趣,才能真正找到运动的快乐,进而全身心投入到健康、乐观的体育锻炼中来。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与教师形成良性的互动,教师也因此在教学中更加投入,积极性也会得到极大的调动。第二,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不应将体育锻炼终结于毕业之时。按照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体育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学分,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学校的体育教学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这种习惯不能与学生生涯一起“毕业”,而是需要在以后的人生中都能时刻保持。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只有保持良好、健康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第三,要树立全面的体育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的观点,体育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学生不仅增强了体质,更收获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备受裨益。第四,还要树立能力本位的体育教学理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还要逐渐引入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在整个体育课程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这种能力不仅包含某项体育技能的能力,还包括其它的专业技能。
2.2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途径探讨
首先,要将一些典型的职业特点引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将一些典型的职业特点引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即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又可以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体育教学课程中适当引入具有职业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能够克服入职以后职业特点对自身体质带来的伤害,因而主动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相关课程安排上,要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一年级是刚入学阶段,要积极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为主,课程多以基础课为主;二年级开始设置专项课程,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设置多个体育锻炼项目;三年级要设置选修课,让学生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下接受课程教育,既能激发其热情和积极性,又不影响学生找工作和准备毕业。其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及时得到提高。体育教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推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是全面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工作的前提之一。要提高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需要教师自己主动的加强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有计划的组织一些必要的交流、学习机会,使得体育教师能够在教学之余获得足够的培训和再教育机会。再次,要重视学校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足够的硬件条件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愿,进而提高身体素质,并且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学校要对体育场地和相关器材设施予以足够的重视,避免出现学生没有足够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课程的问题。
作者:余桂刚 单位: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