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1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了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但在当时国家虽有大政策,要求各高校开始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各个高校对于开设哪些课程都是自己决定,没有统一的规范,有些学校也出现了应付教育部检查的现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够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出了了高校教学改革大纲,其中规定了各个高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统一的课程科目,这次改革对于我国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对各个高校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到目前为止的十几年内,我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仍然以20世纪90年代制定的标准和内容为主,已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对高校学生计算机技术的要求。

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统一教学内容难度大

高校是一个云集各类学生的小社会,学生的背景往往千差万别。在各个学科的专业课教学上,学生能够有统一的、一致的基础,因为高校学生都是参加各省市高考而进入学校,而同一所高校在各省所录取的学生排名几乎相同,例如,复旦大学在黑龙江省招收20人,需要考生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大致在前0.005%左右,而在安徽省,考生同样要排在前0.005%才能考入复旦大学。因此,同一所高校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往往基本相同。但是,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由于计算机基础不列入高考内容,同时,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条件又千差万别。因此,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基础使得学校很难制定教学大纲。

(2)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高校中每届的学生数量很多,一般的高校每一届学生的数量都在6000以上,以每班50人计算,全校一个年级每周需要上120节计算机基础课,以有两个年级需要上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假如每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每人每周上8堂课,仍然需要30名专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每周8堂课对于一位高校教师来说已经是工作的极限,而且,目前各高校往往让计算机学院的教师兼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由于该课程对于计算机学院的老师来说过于简单,让他们来任教似乎大材小用,这就造成了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缺乏的问题。

(3)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或不够重视

目前,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只要拿到学分能够毕业就可以了,教师教授这门课时多是出于完成任务,学生多数也都是为了"混学分",老师和学生双方都不够重视,使得教师不能花时间去备课,学生也不能花时间认真学习,仅仅带着应付课堂的学习态度,使得这门课程的开设变得毫无意义。

3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1)做好课前准备

基于以上问题,如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学校为了拉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可以在选择教材上下功夫,选择难度适当的教材,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选择教材后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和上机结合的考核方式,这样,统一的教材对学生提出了一致的学习目标,学生即使对这门课程抱着"混学分"的态度,也需要通过考试,在教材的指导和要求下,能够使不同基础的学生最后达到一致水平。

(2)增多学生助教岗位

为了解决高校基础计算机课程任课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学校首先应该采用大班制教学,即一节课程由至少两个班级合并而成,一名任课教师一节课成至少教授100名学生,并且隔周上大课。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应该任命部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担任每个班级的助教,负责学生的实践作业批改和实践内容布置。

(3)完善课后实践

在期末闭卷考核的基础之上,学校应该在计算机基础课堂的大纲设计中加入实践环节,比如要求学生期末完成一个小网站的实际,或是处理一批excel表格,这能够让学生在背诵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提供给他们实际运用书本知识的机会。可以说闭卷考试要求学生记忆书本知识,这是为了提高基础薄弱的同学的基础知识,而实践环节是实际锻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实际工作的能力,二者结合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完善课后实践环节也能够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

4总结

计算机技术作为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学科技术,对当下高校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高校应该紧跟这种要求,做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规划和内容设计,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

作者:韦凝芳 王海熔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