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文艺学作为基础性理论课程,对研习其他文学课程,培养学生文学价值观和建立知识能力结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高等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延伸到职业培训这样的实用领域,延伸到文化素质养成这样的综合领域。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调整思路,走出学院化知识的圈子,突出满足专业建设需要的应对能力,增强理论课程服务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适应能力。从目前教材建设来看,国内已出版几种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学理论基础教材,如姚文放、赵慧平、王确等人出版的几种文学概论教材,均是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基础系列教材之一[1],但对于文艺学理论课程而言,这仅仅在具体课程上做了一定的尝试,而其他相关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大多使用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并没有明显的专业特色。以管窥豹,文艺学理论课程以群像展开的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并不完善,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因此,综合考量文艺学理论课程对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整体反思该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是该课程群摆脱学院派纯理论建设瓶颈,适应师范院校人才职业发展、综合发展需求的初步尝试。

一、适应培养方案,寻找课改契点

国内培养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师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务基础教育,定位于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为主的特色鲜明、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教学型本科师范院校”[2]的办学理念下,该院经历了由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的成长道路,逐渐摸索出本科阶段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第一线的综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小学教师”[3]。在这个目标下培养出的一线小学教师,既要具备小学教学、教育及管理的职业素养,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化与艺体的综合素质。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目标看,社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理论课程的改革也迎来更大的契机。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小学教育专业必然要突破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师范类及普通综合类院校的模式,向实用性、专业型和开放性、素质型过渡,使学生在研习理论课程时,除了理性思辨的培养,理论体系的消化,还要适应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实践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走出学院化理论知识教学的旧框,突出对新问题、新领域的应对能力,探索合理科学的文艺学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

二、调整课程结构,培植特色课程

文艺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念、训练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创作鉴赏文本等任务。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同样肩负着传授基础文学理论的任务,但基于有特色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同名课程存在着差异,需要在讲授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的结构,培植具有职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彰显其独特地专业价值,以及面对小学教师培养的适应能力。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文学概论、中西方文论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与其他普通院校无异。而美学课程在以往都是文艺学限选课程,学院将其与小学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开设了“小学美育”这样的特色课程,这种适度改良是创新性的尝试,开辟出一块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该课程明确小学美育的专业定位,建构包括接受论、主体论、过程论、环境论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秉着实践性、审美性、师范性的原则,架设起完整理论体系与小学教育职业实践之间的桥梁,探索诸如小学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活动的特点、小学教师的美育角色、小学各科教学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课教师的审美修养等问题,为培养职业型、文化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小学教师提供理论课程的实际支撑。结合教学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作这种结构性调整实属必要。循着“小学美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文艺学其他理论课程也可以进行有效调整。如文艺心理学,可以适当简化基础知识结构,选择有专业依据的针对性知识要点,与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挂钩,探寻小学教学中创作与阅读文本的心理学特征,从而加强理论课程的职业化储备和人文素质培养。写作学课程除了讲授写作主体素养、写作客体要素、写作文体技法等基础理论之外,应挖掘写作技能实践,归纳多样化的训练活动,开辟与学术论文写作和小学教师职业写作相关的专题,助推文艺学理论课程适应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整体框架建设。

三、整合教材优势,完善教学内容

纵观目前的教材建设,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艺学教材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编写的文艺学教材,还是存在偏重体系化和缺乏职业针对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顾体系化与专业化双重特点,进一步完善文艺学理论各级课程的教学内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从宏观的角度建构理论课程严密而庞大的体系,强调体系的完整与内容的系统,强调“本质化”,内容上出现“哲学化”倾向,整个体系从理论到理论,不免艰涩。但作为理论课程,这种教材表现出理论的严整性和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养成,这是其明显的优势。而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教材,主要围绕“文学概论”展开,并未辐射到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单就文学概论的教材来说,它们减少了纯粹理论阐述的份额,降低了理论教材的阅读难度,更有针对性的建立理论知识框架,将传统型知识要点、前沿知识导入与职业一线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如果仅就“文学概论”而言,我们能比较轻松地整合两类教材的优势,完善教学内容,既保证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论课程的实用性,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下职业素养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需要。具体来说,“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紧扣小学教师文学鉴赏与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文学领域的指导能力,并增设“儿童文学概论”这一极具专业针对性的章节,以精深理论与批判眼光架设理论知识与特色专业的桥梁。这在目前的文学概论教材里还未出现,只是在“儿童文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里涉及到,以一种“史”的眼光梳理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这种研究缺少开阔厚重的文艺学理论背景,也不具有独立的理论研究条件,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俯视整体儿童文学现象,概括儿童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责任田。文艺学理论其他课程也应该尝试将传统理论体系与实用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针对小学教师文学教育水平与教学科研能力的实用知识,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粘合度,在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同时,打破封闭的理论体系,融入人文审美因子,培育学生情感性、体验性、形象性的审美感知,实现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像文学批评课程,无论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还是20世纪以来西方前沿性文学批评理论,都是纯理论的,将这种艰深的理论知识全盘灌输给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具有适应性,大多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如果将中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联系起来,为小学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提供科学实用的文学批评依据,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为培养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做出具体贡献。如果将20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批评流派带入到对当下各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像80后写作、网络小说、青春类小说、手机文学、超文本等青年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现象,当然能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关注当下、批评当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除了从整体着眼设置课程结构和调整教学内容,从具体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规划与统筹。上述事实说明,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文艺学理论课程应该从细节上寻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主格调就是:淡化理论哲学化色彩,优化实践“文本化”途径。在诸多教研资料中,人们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集中于辅助理论阐释这一定位。像互动式教学与多样性教学,体现出调动学生自主意识与综合使用教学手段这两种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纠其根本,在于冲淡理论形而上思辨的哲学化色彩,淡化高密度、体系化理论讲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课程特点的适应性变通。传统的讲授形式将抽象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确实给学生一种鸟瞰全貌的高度,严密而富有逻辑性。但由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功利性学习态度,这种教学形式弊大于利,严重抹杀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自身、抛弃理论,因为从文艺学学科萌芽开始,理论就是其得以独立存在的基石,特别是20世纪理论作为独立地位的出现,文艺学课程大多成为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诊断理论课程症候之后,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顺应时展与专业特色,探索实践教学的根本方式,即实践教学“文本化”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成了公认的出路,而“文本化”实践教学则是对众多具体细致的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统领。文艺学理论课程的重点不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读文本,围绕众多形式的文本展开基础批评、古代文论批评、西方现代派批评、文艺心理学批评、哲学美学批评等多样化批评路径。弗莱《批评的解剖》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难去教授文学,因为事实上这是很难办到的,能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是文学批评。”小学教育专业的文艺学理论课程需要在文本选择、批评样式、难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调整。首先在文本选择方面,从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精选文本,注重文艺学理论对这些文本的涵盖事实。其次是批评样式,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形式都追逐多样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实际效果,诸如分组讨论作品、集体研究专题、辩论不同立场、一人一份读书笔记、原创作品鉴赏会议、情景教学模拟等形式,都较好地接触文本、批评文本,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活动时,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批评思路、正确选择批评视角。再次就是难度把控上,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与文化视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师提前评估文本深度、批评方法的难度、学生对实践活动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实践活动的进行中,也要及时判断进展的效果值,作出适度调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据文艺学学科各门理论课程的不同性质及其所处的学科结构点来设计具体方法,注意调试好各课程实践教学“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该学科本身的共同性质,又要体现不同课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实开展这些方面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与文本素养,为其承担小学教学的责任提供专业知识与综合视野的双重保障。

五、拓宽考评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考核与评价从目标上制约着教学工作开展的形式与内容。目前文艺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无论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是针对学生的考核设计,都比较单一,难以覆盖教师、学生群体内每个个体教与学的效果值。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对任何教学改革而言都是不言而喻的重要支持。有人曾提出:“应该明确的是,评价方法本身会对实践性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光从实践性教学来谈的,若辐射到理论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也是成立的。因此,探索丰富的教学评价方式,拓宽教学考评渠道,建立教学质量体系中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也是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之一。先就教师方面而言。学生网上评教是主要的教师评价渠道,学生评教过程中暴露出诸如认识不到位、主观随意性强以及评价体系本身不完备等问题。拓宽教师教学评价的渠道,应该会缓解这些问题。比如将教师发表的教育教改论文纳入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将学生通过实践性教学获奖或发表的调查报告、原创作品或评论文集计入教师的考评系统,或者将教师在课堂内外带领学生开展的教学科研活动也计入教师的工作量或作为跨越学生网上评教直接给予良好以上评价的重要条件。诸如上述教师教学考评方式的增加,可以改善目前单一的学生评教带来的平均分困惑,还有教学督导评教带来的权威压力,用更科学合理的量化形式调动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让教学研究工作在教师工作评价体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教师的身体力行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师范技能与综合素质养成,能从评教方面进行改革,实际上就是解决教师教学的根本动力问题。就学生方面来说,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七开的设置是高校里普遍实行的学生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一般包括出勤率、课外作业、课堂表现等评价因素。文艺学理论课程改革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提出有效的方案,即制定出全面体现学生职业素养储备能力与相关综合人文素质养成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评估体系,打破期中作业、期末论文、期末考试等固定而缺乏个性的考核模式,细致的设定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且普及全体学生的评价方法、步骤和应变方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能力与素养提高而不是知识积累的考核目标。学生自然也会在公平客观的评学体系中提高学习热情,有效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强技能学习的能力,更全面的培养自身的人文综合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应该认真记录每个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表现,实行专项评分,也可将此部分评分适当分解到各个教学小组,由小组共同评分和互相评分,小组长核分,最后汇总到教师;严格控制平时成绩的等级分布,合理安排不同等级的人数比例,不当和事佬,不打人情分,让学生切实看到教学考评的公正与客观。与实体课堂同步的是网络课程建设,教师把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教案、教学课件、参考书目、学术动态、习题精选、学生作品等上传到网站中,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教学,从自学到讨论,从单方面的传授到多方的交流探讨,全面构建配合课堂教学的网络系统,并定期更新。切实把理论的学习与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的育人目标。综上所述,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教育专业文艺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必然要明确专业培养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特色,继而探寻有效培养专业人才的具体教学途径,这样的教学改革才更具有实践与探索的价值。

作者:周奕希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