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学改革研究(9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教学改革研究(9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教学改革研究(9篇)

第一篇:与专业相衔接的高职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摘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线性代数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技能培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线性代数教学与专业相衔接的必要性、途径和原则及做法。

[关键词]高职;线性代数;专业;衔接

一、线性代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在高职教育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我们深刻感受到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线性代数原有课程内容和教学及考核方式都开始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线性代数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有必要以现代班组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为指导,研究与专业课程相衔接的教学改革方法和途径。

二、高职线性代数与专业相衔接的途径和原则

由于线性代数是公共基础课,一般开设在第一学期,是专业课的前导课程。线性代数与专业相衔接,一是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在教学内容上要能提供专业课程“必需、够用”的数学基础知识;二是能力培养上的衔接,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教学方法和方式上的衔接,要借鉴专业课程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第四是考核方式上的衔接,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性代数与专业相衔接的原则是:第一,以学生为主体,适应高职学生的基础;第二,以为专业课程服务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思路与做法

我们2014年开始在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机电等专业,以结合Matlab数学软件开展教学和案例化教学为主要切入点,在教学内容、能力培养、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和专业衔接开展了两轮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线性代数是一门工科类公共基础课,本科线性代数教学内容主要由行列式、矩阵、向量及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方程、二次型、向量空间等内容组成,比较注重理论证明的严密和计算。高职线性代数原有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由本科简化而来,现在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职的特点是学时少,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岗位要求更倾向应用。因此,我们不应把追求线性代数理论体系的完整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应该从专业需求和学生特点出发,提供必需、够用的数学基础知识。通过对相关专业老师、学生的调查,了解专业课程计划,我们得出专业课程中最常用的线性代数知识是矩阵的运算和解线性方程组,另在班组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线性规划,工程计算中需要应用Matlab软件。因此,教学内容由四个模块组成: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线性规划,Matlab软件则嵌入各个模块介绍。

(二)能力培养的衔接

在能力培养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应用和计算。因此,教学应从案例入手,让学生能够以数学建模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我们通过不断积累,编写了应用案例库,并在教学中根据所教专业选择相应的案例展开教学。比如在自动化专业我们选择电路分析的案例讲解矩阵的乘法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电子信息专业则结合翻译密码问题讲解逆矩阵等。在计算能力方面,我们一直注重培养笔算能力,而应用软件计算的能力培养实际上是长期缺失的,这导致学生今后在工作遇到大量数据的处理就不会处理。国外线性代数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教学中引进了数学软件作为辅助计算工具,如今已经基本普及。2005年开始我国部分本科学校也在进行这项改革,但高职院校进展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在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线性规划等模块教学中都嵌入Matlab软件操作,并且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上机实验课时进行操作。

(三)教学方式的衔接

提到数学老师,人们的印象一般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而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就比较灵活多样,值得借鉴。我们制作了线性代数多媒体课件,开展了两轮多媒体教学,我们采取PPT与Matlab软件、黑板相结合的方式,在各个教学单元很方便地嵌入了Matlab软件计算,黑板则在学生练习时使用。另外,我们还选择部分内容制作了微课及信息化教学的尝试,这些教学形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的衔接

线性代数长期以理论考试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也不容易考好。而专业课程的考试一般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考核中增加了Matlab上机实验考核,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评定,在总成绩中占20%。从上机操作及实验报告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Matlab基本操作。今后我们还将逐渐增加实践成绩的比重,并在作业中增加应用小论文等。

四、成绩与展望

我们通过两轮教改实践优化了教学内容,编写了基于Matlab软件的教材、多媒体课件及应用案例库,进行了多媒体结合Matlab软件教学、微课、信息化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有益尝试,教改专业学生成绩在全校居于前列,并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增加数学实验比重和优化专业案例,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井新宇.现代班组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实践与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8):75-79.

[2]陈怀琛,高淑萍,杨威.科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线性代数改革[J].高等数学研究,2009(3):23-25,52.

作者:吴叶民 顾春华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第二篇:“慕课”环境下的高职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慕课”逐渐融入高职教学体系当中,这种以网络为载体、开放式的教育教育平台引起了高职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成为优化高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慕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优势,在此基础提出了“慕课”环境下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旨在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慕课”;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慕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1.1“慕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慕课”在在线教育形式的一种,能够体现出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和开放性。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慕课”以更为开放的平台载体,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学习中没有门槛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时间安排等进行自学,能够在线提交作业,与教师、同学进行在线交流,获得在线帮助和指导。“慕课”进一步优化了高职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1.2“慕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优势

“慕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化、趣味化、交互化三个方面。第一,规模化。“慕课”平台注册没有人数限制,对学生性别、专业、学历等没有门槛设定,只需注册即可进入学习平台,在学习规模上占有优势。第二,趣味化。“慕课”视频多为10分钟作用,更能够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在学习当中会有趣味性的辅助资源,也可以在线竞答获得积分,趣味性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交互化。“慕课”具有论坛讨论资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可以在论坛进行交流讨论,可以就某一观点、某一问题做专项讨论,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点、关注点结成讨论小组,有利于形成更活跃的交流互动氛围,进一步推进高职教学改革。

1.3“慕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改革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属于系统性的庞大工程,需要从教学理念、课程重构、教学模式方面有所转变,树立鲜明的改革理念。从当前慕课应用实践来看,还有一些问题存在:首先体现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仍以传统模式为主,这种传统模式已经与时展需要脱节,负面影响逐渐突出。在当前教学实践中,无论的教学模式、目标设定、教材使用、教法选择,都有着传统教学的典型特点,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协调合作、拓展教学等方面关注较少。陈旧教育方式造成学生毕业之后需要花费更大的时间精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在学习当中难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慕课环境下,学习科学为教学方式、教学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学习机制的研究逐渐转向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当中。但是由于收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关注程度较低,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这些都为慕课的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依托“慕课”优化高职教学改革的路径

2.1构建多元化教学与学习方式

当前,高职学校主要以讲师授课制度为主,大班额环境下师生互动不足。通过“慕课”资源的引入,能够深度发掘大数据优势,对教育资源的应用进行记录分析,并将其植入教学过程当中,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和学习成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机制。针对“慕课”数据提炼与分析,教师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环节,有利于在教学当中体现因材施教特色。“慕课”当中的“翻转课堂”具有较高的尝试价值,在“慕课”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慕课”资源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并利用微视频、在线竞答、测试等完成知识学习。从“慕课”资源过渡到实际课堂中,师生可以根据学习当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讨论,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2.2提高教师的“慕课”应用能力

“慕课”的出现为高职教师带来了更多挑战,需要教师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驾驭能力。“慕课”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需要教师有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同时需要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方面进行调整。教育理念的改变是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出与“慕课”相关的评价模式与评价标准,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在“慕课”教学改革中需要突出灵感性和自主性,在课程选择上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在教材资源优化中进一步整合,实现“慕课”与课堂教学的衔接与融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设定更为清晰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慕课”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对“慕课”资源具备良好的统筹和选择能力,在学习中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2.3利用“慕课”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存在,因此在“慕课”学习中也会存在一定的效果差异。基于此,高职学校需要进一步引入优秀“慕课”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设定更加明确的知识探究目标,帮助学生更科学有效的选择“慕课”课程。在学生进入“慕课”平台后,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其支持和帮助。同时可以利用“慕课”的在线竞答功能,组织学生开展自学竞赛,设定趣味性的竞答问题,以及激励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还可以利用在线评价资源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当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主动的调整自学方向,实现“慕课”资源效益最大化。

2.4强化“慕课”课程建设与教学评价机制

在“慕课”环境下高职院校教材需要进一步改进,从而适应院校生源差异,体现出个性化学习优势。在课程要素的完善当中主要包括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检验、学习评价、学分设计等多个环节。在“慕课”环境下构建更具开放性的教学平台,与其他院校形成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掘“慕课”资源能效,学生能够在这一平台上获得更丰富的资源,资源质量也会有所保证。在慕课环境下,高职院校需要构建起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起更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激励机制,鼓励高职教师科学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两者并重发展。在教学当中要积极引入“慕课”资源,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积极迎接“慕课”这一开放式课堂为高职教学带来的挑战。高职院校需要最大限度的为慕课资源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联合其他高校建立起网络课程资源库,从而使“慕课”资源成为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助力。

结语

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职教育正在进入全面改革期,但是无论高职教育改革形式如何变化,其“育人”本质是始终不变的。依托“慕课”资源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同时更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同步优化,以此提升高职教育竞争力,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01)

[3]肖帆.关于慕课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分析[J].读天下.2016(20)

作者:鲍玮 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冶金系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对模块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以期与高职教育目标和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学要求相一致。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实用性;英语改革

一、模块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模块式教学法应运而生。基于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导向,模块式教学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情境,指导学生可以独立的完成听、说、读、写等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高职学生主要来源于普高、职高和中专的学生,英语基础整体水平较差,因而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难以实现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英语的实际需求。模块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在许多学科中得到运用并取得成功。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寻求、探索和改革。

二、模块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英语课程强调在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将“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考核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笔者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要求》在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翻译和写作等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并对B级历年试题和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与专业课教师交流后寻找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契合点,研磨专业英语内容,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满足学生及用人单位对英语技能的要求。笔者使用学院冶金系不同专业且英语基础相当、人数相当的两个班级来进行实验教学。一个班级按照常规教学模式来完成。另一个班级采用模块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同时,将英语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基础知识模块、应用能力模块及评价模块。这三大模块又分别有子模块进行支撑。具体划分如下,基础知识模块分为:语音模块、语法及基础阅读模块、词汇及阅读拔高模块。同时将应用能力模块分为听说模块、B级词汇及阅读模块、翻译及写作模块、专业英语教学模块。其中,基础知识模块主要由第一学期来完成,接着,笔者将利用第二、三学期来完成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块。其中第二学期要完成的听说模块、B级词汇及阅读模块和翻译及写作模块。专业英语技能的培养将被安排在第三学期来完成。在第三学期,笔者将与专业课老师研讨共同对专业英语教授的内容和专业词汇进行斟酌筛选,设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块。最后一个模块是评价模块。这一模块采用阶段性检查和终极性评价来完成。为了及时了解模块教学的效果,笔者会分阶段进行考试、试卷分析、教学总结、学生访谈以及与系部反馈教学情况等。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期进行两次测试,每次测试后都会认真批阅试卷及时反馈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整个实验教学过程都伴随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归纳总结得到了各方面理解与支持。

三、模块式教学的结果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调查与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考试成绩来对模块式教学在我院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了9.8%,而普通班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兴趣反而降低了1.7%,主要原因是学生觉得英语学习知识点分散,脑内没有知识框架结构和缺乏条理性。实验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提高幅度比较大,从高考成绩均分45.18分迅速上升至65.52分,提高了20.34分;而普通班级按照常规教学进行,均分从46.32分提高至58.18分,仅仅提高了11.86分。由以上两个表中数据得出模块式教学法在我院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可见,此次教改还是比较成功合理的。教学改革班级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及英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反馈信息也对模块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持肯定态度且大为赞赏。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负重致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基于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笔者对英语教学分了三大模块及七个子模块,是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力求摆脱传统本科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体现高职高专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郭华.一种整体教学视野—“模块”的意义及其教学要求[J].人民教育,2005.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琳.开放英语课程模块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人民教育,2010.

作者:毕珍珍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

第四篇: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摘要:所谓专业导向就是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向,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以专业导向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将学生培养成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改革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专业方向与思想政治的统一,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上要偏向于实际与专业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核和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在进行办学的模式和人才的培养上都有着和其他教学不同的地方。随着近些年来,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不断推行,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必须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充分的结合各自专业的特殊性,不断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进程。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概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国有关部门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放上了发展日程,更是分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加强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视,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这些文件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程度的提高,而且为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教学的依据。而高职高专教育更是由于其所占比例的日益增加不断的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应该如何在文件的基础上深入的进行专业培训计划,并且通过对教育理念与教学思路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的落实到实际中成为高职院校领导需要重视的问题。但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对象学习基础薄弱。目前大众的思维都是要选择本科就学,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才会选择高职院校进行就学,似乎一直以来,高职成为了高考筛选的剩余品,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比较低,甚至有部分的学生不足一百分。2013年后许多的高等职业学校都开始了单独招生,为了有更多的生源,许多学校对于报名参加本院校的学生要求并不是很高。这些都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于学习的兴趣较低,虽然说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来说很难去接受知识,并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理解,更不要说进行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以及参与教学讨论,

2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随着高职高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来加强大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性,尤其是对思想理论教学的重视,并对诸如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等都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其中《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应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那么就必须明确我们的教育是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而就业的最起码的基础是专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呢?首先,努力进行教学研究,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相关教学团队应该进一步的注意教法的研究,组织教师们集体进行备课,随堂听课,互相听课等一系列手段,并在教学之后,加强教学的研究。其次,要加强教学的改革,进一步实现思政课的实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断的通过启发式、案例式、讨论、辩论、演讲赛、抢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由于思政课的特殊性,我们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枯燥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简单的照本宣读,而是想办法让学生去更好的进入课堂。实现精品课程教学,置顶一系列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建立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要充分的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更多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制定教师团队培养计划,进一步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使教师团队更加的专业化,以此来构建一只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3小结

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大多数的教学已经脱离了实际,大范围的说教,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实现基于专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意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针对相关专业的背景进行可行的教学方案,实现教学与专业课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春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分析及对策[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04).

[2]熊晓燕.走出认识误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5).

[3]洪贞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6(04).

[4]王继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06).

[5]杜学锋.“两课”教学的性质和基本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06).

[6]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06).

[7]陈文泽.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6).

[8]秦丽君.师寸丽.池卫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价值[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

作者:刘彦奇 单位:郑州城市职业学院

第五篇: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传统的高职教育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同时还要侧重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在的市场经济中,各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工作与生活。针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进一步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展开了探讨,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差异,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化为主,是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学习上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非全科性教育。高职学校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上获取谋生实力,提高就业率,为社会不断输送实用性人才。高职教学中的职业素养培养,是学校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生理、心理、思考、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以增强教育实际效果。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素养就是人们在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的修养,通常是在长期的学习积累与实践应用中,在某一方面能够达到的较高层次,其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职业素养是工作人员在职业环境与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品质,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上遵循职业内在要求,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表现出具有较高品质的作风与行为习惯。职业素养所包含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它不但包括专业的知识、资深的资质与技能水平,还包括职业意识、道德与态度,对个人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代的高职教育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能力培养是对学生的学习、沟通、组织能力的培养,素质培养是对学生的品质、精神、意识与道德的培养,这些都能够体现出高职教育职业素养的内涵。

二、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一)领导要提高体育教学中职业素养的意识

在传统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教学内容是锻炼学生的体能,而缺乏职业素养培养的体育教学意识。作为高职学校的领导,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资源与体育设施上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充分的外在环境支持下实现体育教学改革,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使职业素养培养得到很好的落实。领导的重视可以调动执行层面的积极性,做好体育教学改革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体育教学改革能够顺利开展。在领导方面,要强调职业素养与体育教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提高体育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现代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存在亚健康的问题,为了改善这种大环境,就需要从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开始,只有好的身体才能够为将来提供基础与保障。因此,学校领导要提高体育教学中职业素养的意识,积极进行体系化的全面建设,为社会输送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二)树立职业素养教育理念

意识教育与理想教育是树立职业素养教育理念的基础,学生在教育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理想,拥有正确的职业理念,掌握职业精神的真正含义,在体育教学中提高诚信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些需要团队合作进行的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对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扬职业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教育理念,要重视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高职学生必不可少的就业条件。高职教育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在劳动实践中掌握技术的具体应用,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职业习惯。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的职业精神。比如,进行中长跑比赛,学生在竞赛中磨炼自身的体能与意志,提高自己的耐力与不怕吃苦的精神,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从体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帮助学生提高自律能力,培养出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体育教学方案

每个高职学校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学校需要根据具体的师资条件进行专业设计。学校为了能够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方案。同时,还要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上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比如,在高职的第一学期可以进行基础教学:球类训练与体能训练,实现学生从高中到高职体育学习的过渡,引起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等学生到第二、第三学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进行体育教学方案设计,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案,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具有实际性与有效性。比如,学习市场营销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保持良好的体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户外运动,增添以提高学生体能为主的教学内容,而学习酒店管理或者是乘务员专业的学生,对体态的要求较高,可以增加形体训练方面的体育教学内容。总之,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要重视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在锻炼与提高学生体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增春,曹智.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在契合机制的构建[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2]刘继宏,张乐红,梁建瑞.关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以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0).

作者:缪猛剑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基于职业岗位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面向全球化发展,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中国与外国贸易的来往日渐密切起来,所以英语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重要。然而每个职业岗位群对英语的要求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在每个岗位上不仅要掌握相应的行业知识,也一定要具有这个岗位的专业技能。英语作为一个公共科目,应用上自然是很广泛的,但是不同的岗位对英语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我国高职教育的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只有坚持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原则,明确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活动。本文就基于职业岗位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进行讨论研究,希望可以对高职英语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职业岗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速的发展,英语的需求也随之越来与广泛。职业岗位的不同对英语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说物流专业对英语专业性术语的要求比较多,而文秘方面的岗位需要有非常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职业岗位的不同需要的专业英语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分析好社会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岗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培训。从而提高学生将来面向岗位的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提出

1.根据市场调查与分析的结果。根据职业岗位对高职英语需求的深入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1)用人单位的职业岗位对高职毕业生英语技能有哪些具体的要求;(2)在英语的技能方面,要求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3)用人单位的职业岗位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建设方面有哪些建议。通过调查研究表明,企业用人单位大多数认为掌握好英语技能对毕业生以后的职称、学历、以及职位的提升都有很直接的关系。企业对高职英语技能的要求是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一定要具备的,而其中的听和说的能力一定要相当突出。对于课程的建设方面来说,企业用人单位认为高职英语课程应该根据学生毕业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教育培训的,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作用。

2.根据在校学生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对在校学生调查的主要内容分别是:(1)你为什么学习英语?(2)对于目前高职英语的教育你是否满意?(3)你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引进了职业英语有什么看法吗?(4)请对英语教学的改革提出你个人的观点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可以考试,对现在的高职英语的教育不是很满意,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接受职业英语的引入,能够明白英语对个人未来前程的重要性,希望高职英语课程中能够新增“简单”、“实用”的内容。根据以上对综合调查统计的分析能够看出,职业英语教学中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将职业岗位为导向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很好地实用性,这就致使许多学生都认为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太大的用途。高职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刘黛琳导师也曾说过,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要体现职业特色,使学生英语能力能够满足以后职业岗位的需求。从这一观点中,很容易看出,高职英语在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英语语言上的特性,另一方面还要为学生将来面向社会,走向自己的职业岗位奠定基础。“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参考,一定要从学生走向社会所要参加的工作需求出发,需要把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为社会提供专业性的人才,又可以突出高职教学的特色,肯定是一次高职英语教学的正确抉择。

二、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状况

1.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保守的教育理念。我国传统教学主要是以灌输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课堂上老师是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英语课堂上,老师主要是注重单词量和语法的应用,而这种教学方法时至今日还在沿用。从英语的教材上来说,枯燥乏味,毫无新鲜感;从课堂上来说,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少,很难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爱好,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从英语的考试上来看,依然是传统的笔试测试,而现在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重视口语交际能力,所以这说明高职英语的教学与企业用人的要求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

2.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方向不清晰。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是为物流、文秘、以及营销等市场培养专业性的英语人才。但是通过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课程上可以看出,课程上并没有根据相应的专业制定具体的培养方略,职业性不强。教学的目标不是很明确,不一样职业岗位方向的学生却在接受着一样的课程知识。

3.师资力量不够雄厚。职业岗位对高职英语的运用要求主要是实用性,这也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眼下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师本身也没有相应的职业背景,所以很难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教学。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的教育太过笼统,没有方向感。英语教材中缺乏专业性的知识。按照职业岗位的不同,英语教材上的内容也应该是针对性的专业教材,当然,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我国的课程中引入英语的时间不长,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社会的认识度和支持度也不够,所以并没有专业性的英语教材。就算有专业性的教材也无法和市场接轨,无法和社会同步。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国的英语教科书在内容上逻辑性不强,所以还是有些达不到英语培养的成效。

4.英语教学缺乏实践性。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总是在课堂上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并没有将其与实践生活相结合。教师在讲台上讲的风生水起,而学生却在座位上不是睡着了,就是发呆出神,心思都没在课堂上。学生既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也没有办法参加实践,而更严重的是,到职业岗位上去,有些学生就连信息等最基础的实践都不会操作。而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的最大区别就是,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一些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三、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的位置没有摆对。在我国的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具体特点,至于职业的教学理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和教师对此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没有认识到之所以是高职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它的职业属性,所以说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理念是错位的。高职院校和老师都一直认为,英语作为一个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很显然,这种教学理念肯定是不对的,可是,我国的高职英语教育一直都是在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其教学方式、课程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方法都有待创新和改进。

2.高职英语教材的内容上不具备职业导向性。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载体。老师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在预习和复习知识的同时也一样离不开教材这个依据。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职英语的教材虽然在内容、印刷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是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忽视了有关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高职英语的教材内容没有具体的职业导向性,使得学生很难将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3.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将公共英语课程当成了基础英语进行教授的现象,没有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需求纳入到课程范围内。即使有很少一部分的高职学校,把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需求与英语的关系重视起来了,可是在刚入学的初期,任课教师依然是教授一些英语的基础知识,到了第二学期才会进行专业课的教授。在这种依然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使得英语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跟本就得不到很好地连接,对学生的专业英语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什么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的时候,词汇量比较匮乏,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比较注重单词的翻译和理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4.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传统的应试教育不仅影响着义务教育的阶段,对高职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老师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和依据,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重视一些考试上的技巧应用,经常进行一些考试摸底,让学生不停地做一些各种试卷。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降低了英语学科本身的趣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四、基于职业岗位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策略

1.必须明确其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一些社会型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一定要符合社会的市场需求。比如说培养文秘方面的人才,就一定要注重培养他的书面表达能力;而物流方面的人才,就一定要具备很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了解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才能依据其具体要求培养专业方面人才,加强人才和岗位之间的联系。

2.教材的内容需要革新。从高职院校最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根据具体岗位对英语在不同程度上的需求,形成几个有方向性的职业岗位群。所以,应该对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的设计,进行合理化的调整。现在大部分的院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英语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和职业岗位的需求根本就是不对应的。从职业岗位群的位置看来,应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修改,根据就业方向教学一致选用一样的教材,而不同方向的就业岗位,自然要选择不同的教材,在教材的内容上和职业岗位的相融合,才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高职院校的教材都是由相应专业的教师编写的,而这些教师在编写的内容上,过于重视理论性的知识,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所以在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该先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再进行编写,这样可以为提高教材的质量奠定基础。

3.课程内容上的设定。结合物流专业进行举例说明,物流专业的毕业学生,就业以后一般都从事仓储、运输等不同的工作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对英语的专业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说,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培养他的英语基本素养,在此前提下,再根据学生毕业以后将要从事哪方面的职业岗位,就比较重视哪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促进英语教学和专业技能紧密的联合在一起。

4.提升教师的职业导向能力。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改革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此一定要加强高职英语教师的素质问题。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五、结束语

通过对上文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基于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在我国的教学改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未来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所以,一定要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英语技能相融合,以职业岗位为起点,高职英语教学要明确培养目标,不仅对教材进行全方面的改革,也要培养教师的基本职业素质,通过全方位的努力,共同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黄日强,周琪.能为本位职业教育: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14(02).

[2]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刘创.能力本位:内涵不断拓展的现代教育理念[J].广西社会科学,2014(02).

[4]于玲君.美国能力本位教育的现状、将征与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2013(08).

[5]杨早春.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大众科技,2014(07).

[6]彭腊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巧[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陈素云 单位: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篇: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

摘要:发展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社会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举措。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基于就业导向,加强新形势下的高职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趋势,并就改革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趋势分析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当代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引导作用,鼓励和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加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不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现在的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除了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优异外,还需要其有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能够在现实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纸质。教师应该在传授理论课程时注意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3、重视就业与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多数高职学生毕业时,都会面临着就业还是创业的选择,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就业,这是因为创业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授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斗志,引导学生更加努力的获得就业技能和创业的资格,从而在面临毕业选择时能够从容不迫。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理念入手,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应该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理念,从课程设计的高度系统的处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精通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走出校门时成为一个具备职业素养的就业者。

2、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方法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力和主体意识,因此教学改革也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学生的基础能力参差不齐,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兴趣、特长等作出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和指导方案。此外,要注意就业导向下教学方法的改革,例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的灵活运用,都可以为课堂上枯燥的理论讲解增添活力,活跃教学氛围。对于不同的专业和就业岗位采取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理论知识培养,可以向学生多介绍一些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便于毕业以后更快地融入工作岗位。

3、大力推进实训基地建设,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从提供足够多的实训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直以来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训基地内学生置身于仿真的职业氛围之中,并在其中得到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社会生产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企业性质的适合度、企业岗位的对口性,有选择地签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践给学生在步入职场前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

4、加强产学实习,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应该准确的定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处理好职业和教育的关系,既不是技师类型也不是学术人才,而是要培养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高级技术类人才。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方式和岗位实际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坚持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选择。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内部设置实习岗位,用来模拟岗位情景,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得到锻炼。还可以同校外知名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区特定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特点,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资源。

5、建立健全多元化科学化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配合教学改革的成果验收,需要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评价方式采用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参与的方式,建立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匹配的考核方法,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多元结合的评价机制中,教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考核过程中除了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外,还要参考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学科老师的教课表现和自己获得的收获对教师进行打分评价;用人单位以学生的就业表现为依据为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可以作为评定教师教课水平的依据。以多元评价为导向,提高高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模式,促进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找到适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曲爱玲,马长路,刘红梅.高职教学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2]游涛.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3]易慧.浅析网络环境下高职教学改革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作者:管建慧 禹文龙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篇: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室内设计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企业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录用。对于那些面临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阶段自然也是毕业生必须经历的阶段,但是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设计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一门专业实践性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毕业设计专业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三年的学习成果,还能够实现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完成正式设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毕业设计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就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来看,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都没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毕业任务,为了让自己能够顺利的毕业,他们并不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研究,也不会在意毕业设计作品的意义。此外,由于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找工作上,没有时间进行毕业设计,由于精心设计毕业作品的学生较少,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也只是流于形式,让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进行毕业设计。

(二)教学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很多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并没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大学毕业或者是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进入院校教书,他们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市场和室内设计行业没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认识不足。此外,高职院校盲目招聘导师,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衡,较大的教学压力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到企业中接受培训,同时也不能够亲自勘察室内装饰工程项目的现场,这样注重理论轻视实践教学的方法最终难以保障高职毕业设计教学的效果。高职毕业生面临步入社会进行实践工作的问题,社会对他们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毕业设计阶段教师却只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对实践锻炼没有较多的接触,学生自然也无法从教师教学中得到具体的经验,这样会使得他们走向社会因缺乏实践经验而与更多企业失之交臂。

(三)教学中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教学中,学生仅仅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来完成设计任务,在理论方面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地体系,缺少理论知识的指导,这会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时缺乏具体的目标,表现的比较盲目。现代艺术教育中,不少毕业设计已经有相关的实际研究,并且其研究成果已经在教材中被大量的出版出来。即使毕业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毕业设计过程在教材中被大量的阐述,但是具体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在教材中被阐述,毕业设计理论知识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而且理论研究的一些期刊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意义又不大。因此,高职院校缺乏一个科学理论指导体系对毕业设计进行指导。

二、加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选题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选题形式,从多方面考虑毕业生的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不仅要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选题要体现全面性、代表性和可实施性的特征。任务量的布置不宜较多,并且需要对学生作品设计深度有明确的要求。采用多种选题的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室内设计是一门具有极强的边缘性质的学科,设计课程不仅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教师要想达到指导学生进行毕业作品设计的要求,其本身应该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框架体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掌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体系,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穿插,实现各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让教师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积累更多的设计经验,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三)将毕业设计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就业相联系

毕业设计作品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学生就业状况,学生设计的作品比较好,还会获得作品发表的机会,这些荣誉将会成为他们踏入社会获得企业评价的依据。但是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受到快节奏生活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在毕业之际大多都是奔走于各种招聘现场,很少将时间花费在毕业设计方面,一些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会产生冲突,不仅给学生带来较多的困难,同时也给指导教师带来了教学的难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在校园内部开展招聘会,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专心进行毕业设计。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还能够通过学生的毕业作品看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从中选择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生也能够通过认真设计毕业作品的方式找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从而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参考文献

[1]任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2]焦煜博.浅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J].包装世界,2010,03:88-89.

[3]赵杰.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03:106-107.

作者:石鑫 单位: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第九篇:高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部分,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也随之诞生了很多新的专业,数字媒体专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数字媒体专业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造型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我国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展开探讨,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教学改革

前言:

数字媒体技术是时展和信息技术进步的产物,在游戏策划、动画设计、影视编导、广告、服饰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了给社会提供数字媒体技术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的相关课程。这是对传统媒体教学的一次改革,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当中进行验证。目前,我国的数字媒体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科学,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我国高职院校要根据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对数字媒体的专业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和补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

一、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字媒体专业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其知识体系与众多学科都有交集,比如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学、美术学、图形学等学科[1]。由于是新生的专业学科,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教学当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高职院校对于数字媒体专业的定位模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专业课的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严重不符。这导致数字媒体的专业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存在着很大困难。另外,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设计创新理念。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当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了艺术文化素养和创新设计理念的培养。这是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当中的缺失,需要予以弥补。只有专业技能熟练、艺术文化修养深厚,并且具备创新设计理念的人才,才能够在数字媒体行业当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促进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

二、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课程设置

数字媒体的专业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课时果断,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是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2]。教学改革必须要覆盖数字媒体教学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课程,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划分为若干模块。教师需要按照模块的难易程度排列课程的顺序,先交给学生一些比较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简易的操作技能,待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具备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逐渐提高课程的难度,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字媒体的专业内容,避免难度过低,学生没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也避免难度过高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要给予专业课程充足的时长,课时果断会迫使教师缩减教学内容,严重削弱教学效果。另外,学校可以引入一些实习项目,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投入实际运用,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毕业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工作状态。

2.教学资源

数字媒体教学需要专业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大量的教学工具来辅助专业教学的进行。首先,学校要具备专业的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和高性能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配备专业的外设,比如视频采集卡、高性能独立显卡、独立声卡、专业监视器、录音卡座、扫描仪、数码版、话筒等[3],还要具备专门的设计软件和视频音频处理软件。对于一些需要摄影和录像的课程,还要配备数码照相机、专业的摄像机等。其次,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上设置教学视频库、素材库、作业库、电子教案库等资源库,方便学生们寻找各种教学资源,自主进行在线学习。网络教学平台还要具备在线答疑、作业批改、模拟考试等功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服务,发挥网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这些教学资源需要高职院校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建设,如果高职院校的资金不足,可以向政府申请教育经费,由教育部门审批过后进行发放,补充教学资源的不足。

3.校企合作

数字媒体专业与实际媒体工作具有紧密的联系,为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建立了基础。高职院校可以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将数字媒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经营项目形成对接。这种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模式,企业能够吸收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企业的项目研发,提高产品和项目的技术含量,还能够吸收高职院校的优秀人才,形成企业的新鲜血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实习项目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缩短学生毕业之后适应工作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个就业的机遇,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

4.师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在专业教学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也是阻碍数字媒体教学改革的原因之一。一些高职院校没有考虑自身的发展情况,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开设数字媒体专业,为了弥补教师数量的不足,将其他专业的教师调过来进行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身对数字媒体专业的了解尚且不足,在实际教学当中没有目标,盲目进行,根本达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所以,加强师资建设是推进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培养一批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强烈责任感的教师。还要完善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形成源源不断提供教育人才的教师培养体系。

三、结论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和成熟,处于一个探索和研究的阶段。高职院校必须在不断地实践探索当中挖掘教学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积极进行研究,采取各种手段来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和补充。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教学改革要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配备足够的教学资源,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符合数字媒体行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思喜.高职专升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35:156-157.

[2]谢晓能.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产学对接”人才培养途径初探[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18-20.

[3]任曼曼.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影《我们》为例[J].艺术教育,2015,09:85-86.

作者:梅继卿 单位: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