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改变语文教师观念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改变语文教师观念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改变语文教师观念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摘要:以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例,分析大学语文教师中存在的不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学科观、教材观、讲台观、空间观、考核观,指出改变7个不正确观念的设想,以期对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师;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社会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解除患者躯体上的伤痛,而且要在心理调适、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同时医务工作者还面临着如何与同行竞争与合作、如何把自己的思想和成果有效传递给社会、如何评价自身的价值等问题,所以,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作为准医务工作者,既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也必须具备较全面的非专业素质。在非专业素质中,人文素养是基础性的,而大学语文教学本身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笔者自身的实践体会,大学语文在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等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自身存在的诸多不正确或者说不科学的观念,是大学语文非专业素质培养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关键。

1医学类高职高专语文教师自身的7个不正确观念

1.1落后的学生观

一些教师抱着高职高专学生入学语文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等成见,加之语文课学时紧张(一般第一学年开一学期,每周2~4课时)、公共基础课学生和学校不够重视等客观因素,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群体。

1.2片面的人才观

一些公共基础课教师形成了片面的人才观,即专业好就好,一好百好,一切看专业,非专业素质是“画饼充饥”;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非专业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单一元素,而之外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通用能力等素质不重要。

1.3傲慢的学科观

语文教师在教什么上呈现出学科或专业的单一性、局限性,语文课就是独立的课程,不用融入专业课知识;不顾及与其他人文素质课程(德育课、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课、医古文等)的关联,不愿意与其他课程形成育人的合力。

1.4不当的教材观

不少语文教师教学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至于跟医学有关联的文学作家、作品,不去关注、不涉及;有的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追求深刻、全面、系统,面面俱到地讲文学史、讲文艺理论,自己沉浸其中,而不顾学生反馈。

1.5错误的讲台观

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自己的舞台,唯恐耽误课时讲不完自己设计的一大套理论,把大学语文课看成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课程,讲什么、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得到什么,都是随意的。擅长讲的题材或篇目就细讲、多讲,不擅长讲的就不讲、少讲;教法上形成依赖性(惰性),吃老本、走熟路,害怕创新不成功被嘲笑,每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一讲到底,绝不给学生上讲台交流互动的机会。

1.6狭隘的空间观

一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在校内、在课内、在课本上,没有真正树立大语文观,不肯用力去开拓第二课堂,不寻找发掘校外的教学资源(场所、师资和素材);不花时间做课前、课后延展和深化巩固工作。

1.7懒汉式的练习考核观

布置作业练习全部采用课本上的课后题目,或者走捷径,重复小学生时期就开始的单调陈旧的练习模式。在考核模式上顽固保守,认为一张试卷、一篇作文就好,不愿采取新的考核评价方式。

2改革建议

2.1改变不正确的学生观

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课入学基础与本科生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不应该把他们当作不喜欢学习、不懂得学习的群体看待,更不能把他们当成机械地接受信息的群体,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发展需求多样化的群体。因此,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2更新人才观念

教师要有意识地更新育人观念,职业教育以能力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学习了语文课,就应该心灵有启发、能力有提升。我们应该立足于职业教育、医学专业、学生基础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差距来设计教学目标。

2.3改变学科观

公共基础课教师应该顺应时代要求,研究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规律,积极探索公共基础课如何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非专业素质的培养。

2.4编写校本教材

根据笔者调查,学生希望学习跟医学有关的名医传记、医学经典,希望看到反映医生生活的小说、散文、戏剧。根据对已参加工作的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调查,假如他们的函授学习开设语文课,他们希望讲授的内容是计划、总结、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的写作方法。

2.5把课堂还给学生

信息化社会,学生获得学习资讯的平台越来越多,如何对信息进行选择,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办法,如何在学习中组建和协调团队,向同伴学习?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课堂示范、通过学生课上课下的团队合作与展示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积累实践经验。所以,降低教师课堂教授的比例,让学生及时自由地展示学习成果,接受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分享学习经验。

2.6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师要坚持大语文课堂观念,发挥课外学习与社会实践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检验、矫正作用。可以开设文学作品鉴赏、经典影视作品欣赏、传统文化讲座、戏剧小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等第二课堂,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开阔视野、参加实践、锻炼能力的平台;重视校外社会实践的设计与落实,如设计一些关于方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文化的调查项目,由学生在假期完成,可以让学生接触基本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协调资源,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艺展演、博物馆展览等,开阔学生视野;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拓展空间,运用云计算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网上文学创作,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2.7大胆实施新的考核模式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模式,应注重个体知识与能力的纵向增量、学习过程的掌控、个性化成果的展示。既允许学生选择考试形式,更应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考核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表现等作为重要参考。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良好的改革机遇,如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越来越多的院校更加认识到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必要性,但这种改革也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指定教材的不适用、院校自身教学硬件的不足、校企合作的表层化、学校教学改革引导性政策的滞后等。但是在一切主观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能否推动教学改革、改革的力度和成效,就完全取决于教师了,可以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第一生产力,所以,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于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从改变自身的观念开始,推动大学语文改革的稳步发展。

作者:李士明 单位: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