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浅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浅谈

摘要高校的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对学习缺少兴趣,只有创建一套适合学生实际能力又符合他们生活学习习惯,且能激发出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计划,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教学这一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出我国“网页设计制作课程教学的方式,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为往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课程教学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计划

1引言

伴随着时代进步,万维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逐渐融为一体。同样,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应该随大势紧跟网络的脚步,由此企业网站的门户作用也逐渐凸显,而作为关键的门户,网站的设计制作更是重中之重,由此为提高网站水平,引进人才的举措必不可少。而作为人才基地的高校,应高度重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的发展,积极探索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科学方法。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的限制就显现出来,在此情况下,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在各个板块的弊端,都需要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予以解决。而在本文中,针对具体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希望本文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推动网企双向发展。

2“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我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试点项目的二级课程,它面向整个学校计算机管理专业,相关专业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具有五个课程特点,是一种自我选择的课程,属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的高级课程。

2.1“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材分析

在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学习之前,必须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网络信息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包括网页的浏览、网页的搜索、知识的下载以及电子邮件的使用等,这些基础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具备对信息获取的技能。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设计和制作网站,只能依靠操作。因此,教师需要传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网页,什么是网站?教会学生利用网页的基本构成元素以及超文本标记语言,来进行网页制作,帮助学生提高对“网页设计与制作”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能为往后相关的互联网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2.2“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学情分析

通常学生在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之后,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网络信息,并且拥有利用信息的能力。他们通过了解网络知识,从而来更好地掌握对网络信息的下载、浏览、搜索、文件的发放及传输的技术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网页,并把网页在互联网上。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网页的设计与制作”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而这些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2.3“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目标

“网页设计与制作”中,高校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是知识和技能,必须帮助学生理解网页网站的基本概念,理解网页的基本元素,理解基本网页创建软件的界面和功能,并识别网站的地址-URL,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其次是过程与方法,老师通过分析和讲解这两种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各项网页和网站知识;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老师通过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崇尚科学的意志和品德。

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学生学习过于被动

我国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使用的模式,一般为老师教授基本理论,而后使用布置作业、模拟考核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而事实上,该种教学模式收效甚微。在死板生硬的高压教学下,学生对教学内容会出现本能抗拒,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厌烦情绪,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极大地遏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恶性循环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没有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之后的实际操作就更没有办法完成了。

3.2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当老师演示时,学生对老师的行为并没有产生充分的理解,故此很多学生会轻视老师的演示,对实际操作的难度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判断。而在实践中,又会出现学生对于具体规程的漠视,因为之前产生的自大心理而认为实践仅仅需要短时间就能完成。所以在实战中,许多学生才会发现,自己对详细的操作并没有深入了解,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却很有难度,实战中根本无从下手。同时还有一些学生过于自我,忽视了网页设计和制作的科学性质,完全摒弃课本与老师的教授,通过自己的想法来指导操作。

3.3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首先,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并没有良性交流。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限,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学习程度与需求自然也无从判断。在教学中,一味照本宣科,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模式也至关重要,“只讲不问”,与学生的互动有限,参与度由此下降,课程也愈加乏味。再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同样局限于传统师生关系,在有疑问的时候,因为害怕老师的批评等原因,不敢告诉老师。而学生间也同样如此,个体之间的学习是有限的,缺乏良好学习氛围是无法促进班级学习的良性叠加的。

4“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4.1重新定位课程教学标准

为了能够调动起学生在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主动性,首先高校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课程应该遵循企业用人标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网络信息收集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品质。其次,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对课程教育目标的重视程度,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网页的规划能力、构建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制作能力等。

4.2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以企业的用人标准和教学的需求来进行科学的设计,将这些内容延伸分为四个不同的模块,分别是Dreamweaver、Fireworks、Web基础知识和Flash。其中Dreamweaver包括网页跟踪的技术、网页站点管理的技术、动态网页设计的技术、数据库连接的技术以及其他基础的技术;Fireworks包括高级应用的技术,基础操作的技术和其他相关基础知识;Web基础知识包括网络的浏览器,网络的常用名以及高级应用措施等;Flash包括高级制作技术、基础动画制作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

4.3更新教学模式

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不该再局限于老式的教学系统,应积极拓宽视野,通过现代化的方式例如网上课程以及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在现代化的教学方面,首先要确保教机与学机的联动,确保学生都使用计算机,及时通过计算机传输并对学生的设计操作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网页设计与制作”在网上课程方面,也可以采取一定的趣味教学模式,跳出死板的老式图书教学,变更教学风格,通过视频等生动的方式,将技巧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对学习产生兴趣。

5“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5.1以“新”制作网页

教师教学中应重视告诉学生网页内容的选择,避免出现俗套,需要强调的一个“新”字是很重要的。“新”这一原则要求,在设计网站的内容时,是指网站的内容不是被复制的,而是要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网站。环顾四周,许多互联网上的个人主页是简单的“杂货店”,内容虽然是包罗万象,但主题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几乎是一个“软件下载”或者“软件搬运”的员工,从开始的网络导航到最后的结束都没有任何的创新之处,缺乏创新的新鲜意义。因此,在网页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告诉学生对材料的选择上下功夫,同时也要做到对材料选择精准度的把控,以“新”为基础,以“精”为内容。

5.2以“简”来取网名

由于网站不能由单个网页组成,因此它有许多子页面。为了使这些页面有效连接,教师必须告诉学生,要为这些页面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简洁易记的网页名称。这不仅有利于将来管理网页,而且在向搜索引擎提交网页时,更容易被其他人搜索到。在命名网页时,最好使用常用的小写英文字母或与页面内容相匹配的英文字母,这与页面上的连接直接相关。

5.3更新及时才能吸引人流

学生制作完网页后,老师需要为后期工作做出更多安排。网页完成后,工作量会更大。因为网页制作是一次性的,所以每天都会进行更新维护,必须立即删除在网页上失效的连接。如果无法及时更新,最好在主页上信息,告知访问用户由于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并且无法及时更新主页,希望大家谅解。这可以给人一种对他人负责的感觉,同时得到其他用户的信任,这对未来的网页设计、制作和推广都有好处。

6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教学内容,“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并了解该课程对学生的教学带来的好处;其次分析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存在的三个问题:中文学生学习被动问题、学生动手能力差问题以及师生缺乏沟通问题;最后根据这三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分别是重新定位课程教学标准、优化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模式,为往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周苏峡.高职院校“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有效课堂设计初探[J].科技资讯,2018,16(11):165-166.

[2]吴家州.“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迷,2017(6):182.

[3]鞠杰,牛庆丽.基于项目化的“网页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8):121-122.

[4]刘颖.“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36):76-77,80.

作者:李成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