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博物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入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频繁出台政策强调文博事业的发展,并多次派人到博物馆考察调研,可见政府对博物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由此出台相应措施来促进博物馆的发展。而结合不同的学科优势,将博物馆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优势,也便于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博物馆这一教育手段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发展,提供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教育资源,让博物馆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更加丰富。
关键词:博物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融合
一、国内外博物馆发展述评
在美国颁布的《博物馆服务法》中专门提到“鼓励和支持博物馆在教学方面的广大作用,鼓励它们与正规的初等、中等和中等以后教育系统以及所有不同年龄组的非正规教育活动协力合作”。[1]博物馆被视为美国“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赖的器物信息资源之一”,通过提供互动性活动,让学生得以接受科学、艺术、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教育。除此以外美国博物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具备借鉴意义。博物馆出资让工作人员去大学课堂听课进行深造,其中包括警卫和文物修复师,这证明博物馆在美国教育体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2000年英国出台了《博物馆的学习力—博物馆教育的愿景》提出博物馆能够推广教学课程国家并运用自身的馆藏资源将课堂教学引入生活中去,同时可以帮助学校培养优秀公民等作用。博物馆课程设计十分合理,例如作为设计艺术博物馆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儿童博物馆,会根据大中小学生以及研究生进行分类然后设置不同教学模块,每一阶段需要掌握不同水平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技巧,不同课程的教师会与选择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某一主题的探讨中师生需要掌握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英国博物馆与学校课程融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中国自十三五以来,国家大力强调文博事业的发展,各政府部门积极落实这一政策,博物馆出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高度重视要极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2]国家对博物馆的重视度在不断提升。
二、博物馆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意义
1.增加参与感,激发自主性深入博物馆,可以体验到文物背后的信息,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形象生动的展示在眼前。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单纯的知识灌输向体验感知方面发展,知识记忆更加牢固。那些枯燥的声音、纹理、光感等可以通过真实的物体表现出来,博物馆的寓教于乐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以及自主学习性。
2.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科学文化机构,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是其他任何单一功能机构所不能比拟的。[3]博物馆起着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充分利用博物馆这一传播平台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接收到传统文化知识洗礼的同时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3.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增加认同感博物馆往往是一个地区的遗产,是千百年来文化的积淀。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对所在大学的地域文化不够了解,通过参观博物馆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拓展知识面,激起更高的精神追求以及民族认同感。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音乐类、美术类作品欣赏,课程体系单一,实践课程更是少之又少。且理论类知识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兴致较低,课程效果较差。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教师应探索新型的教学手段,加强课程体系的开发,将趣味性、实践性课程引进课堂,完善课程体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师资建设有待加强而教师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公共艺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达标,艺术教育教师受编制、经费、重视程度较低等影响,以兼职教师和临聘教师为主,师资稳定性不强。这些教师一般只擅长某专业的知识,但对其他学科知识了解的甚少。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课程,亟须专业的教师。
3.实践活动与模式有待丰富艺术教育强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当前高校对实践活动中缺乏重视,没有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设计、开展富有本校特色的实践课程,过度重视理论的发展。同时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场所和实践基地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活动无法开展。
四、博物馆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融合策略
1.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融合将博物馆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做到全校学生均可选修。这一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对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博物馆和学生变成互惠互利的共同体。学校和博物馆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尤其注重将国家的课程标准与公共艺术教育融合起来,开发有特色的课程。(1)趣味性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确保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老师、学生以及馆内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充分利用馆内的资源。教师和馆内工作人员共同探讨不同主题的活动设计开发,保证课程的趣味性,打破单一的理论授课模式。可以采取双向导师授课模式,让馆内工作人员或艺术家、博物馆专家学者走进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传授知识、经验。例如可以开发彩陶修复课程,由专业人员讲解作品的制作,学生动手实践,老师从旁辅助,达到“做中学”的效果。(2)地域性地域文化往往从侧面展示了当地的发展水平,凸显了当地特色文化,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并拥有大量相关人才和优秀作品。而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应将当地的地域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让当地的特色文化民间艺术传统、非遗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来,如京剧、剪纸、扎染、皮影等,既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又丰富了课程内容。(3)多元化现代的学习已经不仅限于课程知识的记忆,还要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将博物馆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可以采用实地调查、会议讨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赏析等方式。课程的开发做到多主题式,多学科的,且与博物馆资源密切相关。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作为全校选修的课程,学生来自各个专业,掌握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如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可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高校学生想法比较超前,可以打破博物馆固有的想法思路,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得到锻炼提高。文创产品完成之后进入销售流程,需要市场营销类、金融类的学生根据课程的设计,完成产品的销售策划,并考虑如何将设计好的文创产品卖出去。将想法思路写成计划书,与馆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既可以获取收益,又可以提升博物馆知名度。游客将兼具审美及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带回家,这一行为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承。而博物馆的讲解,可以与相关专业学生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作品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类的学生,可以参与到开发如博物馆云展览、馆内物品动态展示等博物馆小程序,这些课程既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又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馆校结合的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4)综合性博物馆涵盖着历史、艺术、自然和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可以提供学生多方面的知识。课程的设计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在课程主题的探讨中,要涉及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多门学科知识,注重学生在交流沟通、情感表达、实验技巧、团结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资源优势。
2.完善师资队伍博物馆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融合必须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基于当前高校教师对博物馆相关知识的匮乏、经验不足以及博物馆人员对于学科知识的认识不深,博物馆和高校要致力于专职教师人才的培养。师资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要涉及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方法的培养。不论是高校还是博物馆都应该把师资培养放到首位,优秀的教师会给课程带来更多的乐趣,便于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很多艺术家有着多年的收藏经验,他们在爱好的驱使下会掌握很多的相关知识,虽然不是专家,却各有所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及各类艺术家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通过艺术家进课堂或开办讲座的形式,吸引社会上的这类人才加入师资队伍,让知识教育由“传授”变为“分享”。博物馆工作人员、教师、专业人员三者的结合,可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3.构建特色实践模式应结合当今博物馆以及各学科的发展概况,认识到博物馆这一教学资源的特殊地位,提高其重视度,博物馆走进课堂,让学生体验不同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开设艺术工作坊、艺术调查、艺术创作、实地考察等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构建特色实践模式。特色实践模式方面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能力的不足,及时弥补,及时改正。
五、结语
我国目前拥有5000多家博物馆,其教学资源丰富。在我国,随着教育部关于博物馆教育以及美育教育相关文件的颁布,一部分高校才开始意识到博物馆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其利用效率仍旧很低。目前博物馆在中小学发得到了迅速发展,并由此开发了各种馆校结合的模式课程,但是高校课程对博物馆重视程度较低,这一资源始终得不到正确利用。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应充分利用博物馆的馆藏优势,推动教学方式的更新变革,丰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岳晓英.英美博物馆/美术馆的跨学科艺术教育实践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20(04):121-126.
[2]郭声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一部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J].美育学刊,2021,12(01):1-7.
[3]王婷.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9):182-184.
作者:张燕 于丽燕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