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校学分制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学分制概述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衡量学生完成学习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弹性学制为前提,以选课制为核心,以竞争机制为动力,以教师挂牌授课、学生发展自我设计为内涵,以学分及绩点计算为评价学生课程学习质量、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和手段,并辅之以导师制的一种系统性的制度设计[1]。其基本特征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又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通过学生选课程、选教师,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有利于激励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激发教学工作的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调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二、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很多人认为学分制没有学年制有计划,有统一的管理,实行学分制只会增加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甚至会引起教学管理的混乱。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教育教学管理观念没彻底转变过来:其一,“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学年制的管理模式多年来一直统领着学校各项教育工作。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都由学校统一安排,而学生几乎没有发言的余地,更不用说自由选择。这种管理理念根深蒂固,教育工作者一时间也不愿改变习惯多年的管理方式。其二,没能理解学分制的内涵。学分制是从西方引入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我国实施的时间并不长,许多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普通教师并没有完全消化这种“舶来品”,更不用说学生了[2]。调查表明:学生对学分制了解不多,甚至误解,这导致学分制的诸多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上,学分制不仅仅是教学管理上的变化,而是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与适应。因此,转变教学工作者与管理者的观念是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先导。
(二)课程设置欠合理
课程设置的质量与数量是实施选课制的基础。尤其是选修课程的设置,更是能体现学分制实施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课程设置要既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实现知识的广博性,即专与博、质与量的统一。这种矛盾体现在教学计划中,就是如何分配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问题。必修课比例过大,容易落入学年制的窠臼,而选修课的比例过大,则容易陷入学分制的弊端[3]。目前一般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必修课分量仍然很重,选修课很少,而且选修学分内选择范围也很小。在限选课中,有的是4选3,有的是7选6,这部分选修课成了变相的必修课,因而真正可供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比例极小。任选课中开课数量不多、质量不高、随意性大,再加上因人数限制而导致学生往往选不上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课程的质量方面则是对所开的课程进行论证和监督不够。一些专业课程转为专业基础课,从名称上看有了较大的更新,专业面也有所拓宽,但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仍然保持专才培养模式。直接服务于社会需求、服务于学生需求的应用型课程较少。特别是选修课程缺乏监督和管理,一些课程学生不用花多少精力很容易获取学分。
(三)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它不仅要求有相对充足的教学基础设施,而且也要有充足的师资并开设出能满足全校学生需求的各类课程。然而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规模扩张过快,教学基础设施特别是实验实训设施相对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由于高职院校所需要的大量优质师资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数量少且质量不高。从目前调查的实际情况看,学生普遍感到校选课程开设不足,即使有开设的课程,但类型较杂,而且因人设课,同时,校选课任课教师职称较低,大量初级职称教师或刚分配到校的年轻教师纷纷走上讲台,担任了校选课的教师。在这种情形下,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学分制的核心在于选课制,如果不能保证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选修课程,这样的学分制只不过是从形式上把学年制的课程换成学分,失去了实施学分制的本来意义。
(四)导师作用发挥不充分
学分制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与任课教师。但由于学生的学识、资历以及对人才市场的分析能力都相对较弱,在选课中,面对陌生的选修课程,一些学生不知如何选择,一些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及对课程的了解,盲目从众,跟风。此种状况,说明导师没有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一方面,许多学校在聘任导师时主要看其职称,而不考虑其他因素,这样,就导致了部分导师的专业特长和所指导专业的脱节现象,有时甚至出现导师没有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选课的情况。另一方面,导师的指导工作不够细致,缺乏对学生的选课动机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使得学生盲目选课、避难就易,盲目从众,使得学生选修课程学习效果不佳,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4]。因此,完善导师制,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是决定学分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前提。没有观念上的转变,就只有形式上的学分制。因此,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兴趣爱好,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提供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条件,调动起每个学生蕴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那种认为实行学分制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各职业院校在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应统一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立足于实践,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正确理解学分制内涵延伸和扩展的必然性,积极探索实行学分制管理的途径与方法,认同学分制是集有关教学管理制度之大成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实行学分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重点。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主要是在课程体系上整合,课程体系整合就是要处理好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公共任选课的结构与比例,增加选修课程门数,在保证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院在课程设置上,根据“淡化专业、分类培养、拓宽基础、强化实践”的基本要求,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5]。用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按照7∶3的比例构建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作为模块课程列入必修课。在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将选修课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任选课分为公共任选课和专业任选课。这样以必修课保证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以限选课深化、拓宽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任选课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将选课机制转化成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建立一支适应学分制的师资队伍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条件。学分制是建立在选课制的基础之上的,学分制的实施要落到实处,首先要保证能开出足够数量、质量的选修课,而足够数量、质量的选修课必然要有足够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但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一是引进、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和从教能力;二是学校要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鼓励教师通过自我学习或进修培养等方式,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三是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估、奖励制度,采取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在多劳多得的基础上尽量奖励优质课源的老师;挖掘教师潜力,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开出一门以上选修课或举办1-2次讲座,否则不得评选为学科带头人,不得晋升职称等;四是通过加强院、校际之间的协作,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减轻师资条件不足的压力。
(四)充分利用教学设备
实行学分制,充足的教学设备是保障。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滞后、学习活动场地拥挤等问题是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的主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实验实训室建设,广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外,关键是要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室利用率。打破各系之间的分割状态,对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使用调配,实现资源在全院范围共享互通;实行流动式全天开课,解决教师、教室、实训场所不够的问题,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就教室利用方面,我院借鉴其他的高校做法,充分提高教室的利用率。排课方式上,利用计算机管理集中统一排课、选课;时间安排上,把每节课的时间由原来的50分钟或45分钟改为40分钟,从早晨7:50到中午12:00总共可以排5节课,下午从2:30到4:50可以排3节课,上课的时间由原来的6大节增加到8大节;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集中在周二或周四晚上进行,如有特殊需要的安排在周六进行,这样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五)不断完善导师制
导师制模式保留了班级建制,是目前学分制条件下较为理想的学生管理模式。导师制主要内容可以具体概括为导师选聘、学生资料收集、师生互选、开展工作、考评反馈等五个环节。为了保证学生有效选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一方面要为每个班级配备2-3名专业导师,导师在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等有足够的认识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地为学生选课提供有效指导。另一方面导师的选拔要严格,要选学术水平高,思想觉悟高,有责任感、对学生富有爱心的教师担任。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把导师制纳入教师考评,成绩突出的导师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
总之,实施学分制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必然的,因此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通过分析、研究和实践,努力去解决。我们相信,随着对学分制在认识上的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必将使得这一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模式逐渐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