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3篇

(一)

一、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不断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与观念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仍然比较落后,这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思想观念是否先进将决定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水平。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落后的思想观念会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水平低下。只有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研究,努力进行创新型教学管理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比较薄弱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不够突出,国内对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理论研究也不多,大多数集中在普通高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上。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关注,导致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比较薄弱,这就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科学发展。

(三)实践性教学管理缺乏效率,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管理,特别是高职学生的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让高职院校十分头疼。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外的实习环境比较特殊,比较复杂;实习基地也比较分散。这些都给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其直接后果就是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和提高受到阻碍。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职业技术人员,因此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实践性教学。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高职院校却盲目模仿一些普通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将重心放在理论性学习上。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脱离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实践的天地很广阔,不重视学生的实践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是难以发挥,优秀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员也难以培养出来的。

(四)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没有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管理,没有加大投入组建实习中心,只是实施二级管理,在系部组建实验室或者实训室。这样实践性教学管理责、权与利就不够清晰,难以较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系统的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

二、解决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要与时俱进,转变思想,不断更新观念,重视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研究,摈弃落后的管理方式,在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体现民主,决策要科学。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国际化管理观念、现代化管理观念与可持续管理观念应有益于促进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广与应用。所谓国际化管理观念,就是借鉴当今国外一些先进的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观念与经验,不断充实与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理念,并努力与国际化的管理理念接轨。现代化管理观念就是指,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应体现时代特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与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发展的思想与观念来指导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工作。要具备可持续管理观念就是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建立与完善持续性发展的竞争机制,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

为了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高效地开展工作,让高职学生在实践中又好又快地发展与锻炼自己,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规范的实践性教学管理组织。要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组织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组织是做好高职院校实践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性教学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可从下面这条路径进行实践性教学管理的组织建设。一是让负责全校教学管理的教务处,对实践性教学实施宏观管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实践性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方法与措施;二是高职院校的各系部负责人全面负责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也可以指定分管教学的系部副主任具体负责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教务处以及各系部均应高度重视高职学生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齐心协力共同将实践性教学工作做好、做实。尤其是各系部要根据实践大纲,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职业素养为根本,详细做出实习计划,安排好高职学生实习地点,认真指导其实习并做好实习考核工作。

2.规范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实践性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应忽视,要加强环节管理。一是高职院校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管理、组织与落实等各项工作。二是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均要设立实践性教学的指导小组,负责修改与完善本专业学生的实纲,制定本专业学生的实习计划,指导本专业学生的实习与成绩评定。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职学生毕业实习的选题不能脱离理论教学与科研生产的实际。

3.规范实践性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考核是实践性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与考核,可以优化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因此,各系部应按照本单位或本专业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所规定的有关教学内容以及专业技能训练项目的有关要求,详细制定学生实践性教学的成绩评定与考核的细则,狠抓实践性教学质量。抓实践性教学质量管理,一定不能流于形式,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既定的教学质量管理的标准,对实践性教学过程给予全面监控,从而确保实践性教学达到既定的目标。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情况,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点强化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

4.完善实践性教学制度管理。各高职院校应充分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与专业相关的生产技术发展状况,认真研究本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制定一系列符合实践性教学工作发展与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性的文件。各系部应严格依据这些文件有关精神,认真开展实践性教学工作。由于各系部的专业不一样,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各系部应结合本单位的专业特点与要求,在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指引下,详细制定本单位本专业的具体的实践性教学的规章制度,并且要高标准严要求执行。高职院校还要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不断加大投入,求实创新,努力开创实践性教学新局面。

(三)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管理技术

先进的教学管理技术可以促进实践性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运用现代教学管理技术可以简便、客观、准确地消除实践性教学管理工作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运用一款学生实践性教学管理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对实践性教学实习计划、学生实习成绩考核、学生学籍管理、教材选择与订购、实践性教学质量的评价等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明显提升。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现代化教学管理技术来辅助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与管理,就会跟不上时展的步伐。笔者始终认为,只有了解与掌握现代化教学管理技术,我们才可以建立和使用高效的实践性教学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实践性教学管理,使其更加现代化与科学化,也提高其工作效率与准确性,进而提高实践性教学管理的质量。

(四)全员全过程参与的互动性教学管理

高职院校要实施“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的互动性实践性教学管理方式,全面调动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全过程。高职院校还要从本校的实践性教学实习计划的实际出发,在计划制订、计划实施与计划评价等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民主科学地广听民意,认真修订以及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以切实提高本校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专业实践技能。

三、结语

总之,要做好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这项工作并非易事,需要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共同参与配合,各司所职。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与提高实践性教学管理工作。

作者:汤巍

(二)

一、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迂腐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决定着教学的质量,而教学管理理念又指导着管理工作,因此管理观念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实际管理工作当中教学管理观念还是比较陈旧、迂腐。第一、一些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观念守旧、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这样就限制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向前发展。第二、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者玩忽职守,忽视教学管理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深入的研究。第三、高校在教学管理当中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忽视了学生的需求。

(二)行政化教学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早已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但是,在高校教学管理当中行政化倾向还是十分的严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经常出现“官僚”作风。首先,我们的教学管理观念十分的落后,并且很多高校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教学管理模式,追求的只是表面文章,对具体工作不管不顾。在行政教学管理模式下,强调规章制度的权威性,阻碍老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程度非常的低,并且教学管理者主导着教学的全过程,使得教师缺乏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这就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而只是一味的进行注入式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学管理难以实现真正的创新。

(三)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的管理技能,并且接受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和持续不断的实践锻炼。教学管理为教学活动提供保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思想上、业务上达到较高水准。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培养出的人才的素质都受到教学管理者的影响,但是各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这也使得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后继无人。同时,政府的主导着高校的人事调动,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无能的管理者通过走后门、拉关系走上的重要的职位,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人员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晋升,每天忙于行政事务、疲于应付,无心教学管理的创新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就更没有心思提升自我的教学管理能力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整体向前发展,高校教学管理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将成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现在,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而是简简单单的把老师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联系起来作为唯一的考核项目。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核和监督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考核缺乏规范。很多高校还缺乏有效的、规范的并且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学考核方法。即使有了相应的考核方法,那么具体的操作流程是什么,很多高校还处于保密的状态,导致考核止于形式。第二、学生和社会的监督评价是高校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信息往往被忽略,导致教学管理者缺乏指定教学方案的依据。第三、在现代高校的教学管理之中还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严重阻碍的高校教学管理的前向发展。

二、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高校在前进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应该从根本上寻找方法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管理的高水平发展。

(一)革新教育管理观念

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应该率先革新教学管理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逐步创新,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创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制定科学的教学制度,使得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衔接,教学活动有序的进行。在革新教育管理观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管理,并且发挥监督职能,促进教学管理的发展。教学管理是专门为教学活动服务的,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管理者的聪明才智,使服务效果最佳。

(二)改革现有教学管理模式

行政化教育管理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各项工作的向前发展,并且导致教学工作的脱节和老师主体性的缺失。因此,在教学管理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理念,坚持实现教师的主体性,使得教学优先,以教学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高校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还应该重视学术的权威性,避免行政置于学术之上。

(三)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

高校教学管理者能力的提升是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促进高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提升管理者素质方面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教学活动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建一个规范的、科学的现代教学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教学管理工作错综复杂,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业务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有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对教学活动十分的熟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因此,高校应该转变发展理念,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并且定期进行考核,敦促管理人员自我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应该积极制定相应保障管理人员权益的福利政策,保证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对业绩突出的管理人员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且加大宣传以期吸引更多的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加入,形成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学管理队伍。最后,高校要努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舞台,激发管理人员的竞争精神,通过竞争体现合作,在合作中保持竞争,真正实现教学管理的创新。

(四)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以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能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监控体系,更好的为教学活动服务。第一,要建立新的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标准,使之能够评价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教学活动,使教育工作能够走上正轨。第二,各级教学管理者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聆听学生的心声,积极的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搭建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有效解决沟通不畅、反馈滞后等问题,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走向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

三、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高校也在不停的向前发展,高校教学管理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实战”当中总结经验,有针对性的实现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教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为高校的长期发展和教学发展服务。

作者:王冰 单位:辽宁大学

(三)

一、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管理观念落后,服务意识淡漠

如前所述,高校的教学管理其实是以教书育人为主,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中心,因此,高校应该以广大的学生和广大教师为主,以为广大的师生服务为中心。但事实上,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机构无视这一基本出发点,教学管理观念落后,服务意识淡漠,在日常管理中不能落实和贯彻这点,不仅不以人为本,反而处处为难广大师生,从根本上就严重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1.2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素质偏低教学管理作为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其成效高低也受到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高低的影响,如果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那教学质量与水平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年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校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优势,这不仅要求高校配备的专业教师队伍素质更高,同时也要求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甚至后勤保障等部门的素质都要更高。而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都是教师家属,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既缺乏主动学习管理科学知识的自觉意识,同时也缺少培训提高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对教学管理工作,往往是看文件办事,机械执行管理制度,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提高。

1.3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

高校教学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育质量,为此,各高校都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这些教学管理制度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但这些制度在某些方面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导致学生和老师在某些方面几乎被制度卡得动弹不得。这些现象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专业选择上。根据我们的国情,学生在高考的志愿填报中往往是非常盲目的,许多根本都不了解该如何填报志愿,更谈不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来填报。但进入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觉得自己更适合另外一个专业,因而向学校提出调整专业的要求,但由于管理制度的限制,实际上很难实现。二是学分制和选课制方面。目前,许多高校都实施了学分制和选课制,目的是让学生能自主地决定自己选修的专业、教师、课程等。但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学生在花大量的时间在必修课上后,已经很少有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选修。

1.4高校教学管理评估体系不健全

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教育部推行了高校教学管理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教学管理建设。从某些方面看,这个教学评估工作能起到一定的教学管理监控作用,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但应该看到,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评估的过程很僵化,现在的评估工作基本上都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来组织,通过一些评估手段达到评比、鉴定、选拔的作用,其体现了教育的总结性功能。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只要评估,高校之间必然会去找关系、走后门、托熟人,力求把分打高一点,好能够顺利过关。应该认识到教学评估的根本目的不只在于分出好坏,更在于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此外教学评估目前功能还比较单一。其实教学评估是有激励、比较等多种功能,但目前的评估还不能充分发挥出这些功能的作用,甚至有些评估功能的发挥出现扭曲,这势必会影响教育评估的准确性和被评对象的积极性。

1.5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重行政管理轻学术管理的现象

高校教学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管理,而是有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双重功能的活动。行政管理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高校行政管理受到高校的重视。但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和科研,肩负者培养人才的目标,学术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从实际看,许多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学术管理上的话事权基本上在高校党政领导班子那里,而高校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力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学校学术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了学术管理功能的丧失。所以,高校管理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都必须受到重视,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种功能的关系,防止忙于繁重的行政管理,而忽略学术管理职能,这不仅对于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有意义,而且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的策略

2.1重塑教学管理理念

前文已经提及,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讲首先就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基本出发点。从根本上说,教学管理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根本,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一是建立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教学管理理念。要推行“一体化”的观念,让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意识到自己都是本高校大“一体化”观念下的一分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之间应该精诚合作,把高校建设好,只有这样教职工们的福利水平才会好,学生的就业水平才会高,形成良性循环。二是推行民主化管理的管理理念。这也是推行“一体化”观念的必要手段,想让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共同生活,彼此共同进步,高校教学管理者应该树立民主化管理的管理理念,只有使用民主化的管理手段,才能让高校各群体团结合作,不断促进教学管理人员参与民主管理,全面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

2.2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组织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是简单的直线式结构,从上到下垂直管理的阶层明显的组织形式。这样的组织形式使教学管理人员形成等级意识和服从意识,强调教学管理人员循规蹈矩,它不利于高校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创建新型的教学管理组织。一是协作是教学管理组织的基础。教学管理组织具有多层次、多目标等特点。在教学管理的组织构建中,首先应以协作为其基础。这些协作主要包括学校领导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学校教学层成员间的协作。二是以学习型组织作为教学管理组织的目标。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学习的观念,强调持续的转化、学习与改变,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充分调动积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建立学习型组织会使高校适应未来社会才人才发展的要求。三是建立网络化的结构体系。在网络化层级组织结构中,教学管理人员没有阶层之分,只有分工不同,这样的结构中等级意识会被弱化,有利于构建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形成高校里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益和管理效率。

2.3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作为高校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理顺内部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关系,提高工作效率。这些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尤其是近年来的高校教学体制改革,这些改革主要针对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中的种种弊端,这在一方面增强了许多高校教职工的心理承受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教职员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这些都是改革取得明显效果的广泛思想基础。可以看出,高校的改革虽说艰难,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改革还需继续进行下去,高校教学管理的体制随着变化还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2.4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制度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制度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一是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计划变为培养计划。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为了实现不同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方法和培养手段。不管是哪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及高校自身特点进行不断调整。二是在选择教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方式方面加大学生自主选择权。各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逐步解除转专业的条件限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或变更主修专业,充分满足其个性发展。三是提倡弹性学制。弹性学制是基于完全学分制,它具有较灵活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尝试教学的弹性制度,让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及兴趣特点自主地选择部分课程,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对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蔡晓琳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