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一、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现状和问题

(一)从教学管理队伍素质上看

人事部门在安排教学管理人员时往往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够重视,在考虑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时,优先调进录用学校教师子弟及家属,而不考虑其是否胜任相关职位。同时,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不正确认识,教学管理工作应有的重视没有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大部分人认为教学管理岗位上的工作都是低级的简单劳动,只要是能按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按时排出课表,正常组织考试,在教学中出现问题后能及时解决处理,保证教学工作能够正常运转、使工作无差错就行了,不需要什么业务知识和能力。所以,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的组成,一般都是学历低、职称低或无职称的人员,从而很难保障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高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将精神集中在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方面,或多或少忽视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未按岗位要求,培养应具有的专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管理干部。同时,即使有相关的培养,也往往只注意提升其素质文化、学历层次,而对他们在管理知识与技能上的提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二)从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的组成来看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队伍构成较为复杂,有在教学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也有20世纪80年代通过顶替、招工等相关渠道进入教学管理队伍的人员。还有部分具有高学历的人员,其中一些是从专职教师走上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领导岗位的人员,这部分人大多是双肩挑,既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又承担教学或科研任务。教学管理队伍人员构成的复杂性,使得该队伍的建设具有艰巨性。

(三)从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思想上看

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岗位没有给相关人员解决职称问题,这部分人由于职称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较难提升职务,从而使其在待遇享受上常常低于同时期毕业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造成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挫伤,从而也给这支队伍造成一定的不稳定性,人员岗位之间的流动性大,变动相对频繁。有一定学历层次和工作基础较好的人员思想不够稳定,不安心待在管理岗位,一有机会马上就转岗走了,刚刚熟悉工作的人调走,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连续性,管理资料的完整性造成极大波动。

(四)从教学管理人员的水平来看

由于其工作性质相对封闭的原因,教学管理人员能够参加的进修学习机会较少,从而对外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了解得相对较少,接受不了太多的有效信息,从而造成尽管该岗位的许多同志勤奋努力,工作踏实,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主要凭经验办事,教学管理调查研究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比较低的状况,有的甚至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调研报告和学术论文。同时还缺乏必要的管理科学知识,缺少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和学习,从而使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较低。

(五)从教学管理人员的观念来看

少数教学管理者具有错误认识,他们认为,管理工作就是管住其他人,检查被管理者工作中是否违规,是否按规定办事,所以,工作中比较缺少服务的意识,管理方法上则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没有协作的精神。有时讲服务,一切按教师的要求来办,放弃了起码的管理原则。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一)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服务教职工的思想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树立教师的利益、学校的利益、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同学校利益、学院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关系,在工作中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影响。

(二)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道德境界,首先要有科学的道德认识,正确处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具有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高尚美德,以自己的实践活动生动地体现出优秀的道德品质,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三)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事该工作的每一个教育者,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达到较高的知识水平。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的最基础的条件。高校教学管理需要教学管理队伍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其范围应包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懂得基本的管理学基础知识,广泛吸收和应用与教育管理工作联系密切的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还要熟悉与教学管理工作密切联系的一些辅助知识,例如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美学、思维科学中的语言学、逻辑学,社会科学中的民族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统计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计算机操作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树立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崭新形象。

(四)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

1.能积极调动和有效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教务处以及宣传部门等队伍,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2.能够在收集、整理各种有效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并选择时机实施计划,即有较高的决策能力。

3.能够熟练自如地独立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包括讲座、讨论会、学习会、总结会等,包括设计会场,确定会议程序,主持会议等各方面的能力。

4.能够运用各种措施,通过民主管理激励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自觉地开展思想斗争,实现思想矛盾转化的组织活动能力等。

(五)具备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

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因素。因此教学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调查研究。善于接触、观察、交接、分析管理对象和学校环境,做出正确的决断;要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分析能力,善于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相关管理理论;要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演绎法、归纳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及时上升为理论,指导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

(六)具备较好的语言

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实现教学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没有语言的沟通和联系,也就没有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通常地说,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语言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文字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能够把教育内容见诸文字,写出文理通畅、思想清晰、生动活泼、请文并茂的文章、总结报告等,还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内接扩大宣传影像。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即说话的艺术、具备吐字清晰,言辞明白,幽默动听,符合逻辑的口才,通过报告、讲授、座谈等方式说服被管理者。动作也是一种语言,能够使一些不便用口头和文字表达的内容生动形象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并能抓住被管理对象的心理,进行示范,引导,增强说服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学管理者要有较高的动作语言表达能力,善于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巧妙地运用动作姿势语言,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向被管理者阐明自己的工作意图。

三、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渠道

(一)完善选拔机制

高校在选拔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成员时,要严把入口关,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要选拔优秀的人才充实到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来,学校组织、人事、教务管理部门和基层院(系)等相关单位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岗位任职条件及相关考核程序具体负责选聘工作。选好人后,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是提高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进行管理艺术和方法的培训。

(二)建立培养机制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培养形式大体包括: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在职岗位培训;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理论水平;确定指导老师,开展传帮带活动等。要对他们进行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教学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培训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分期、分批选送从事教育管理的人员到各级行政管理学院、科研院所、高校进修相关教育管理学知识,提高理论知识素质。有条件的单位、部门还可选送优秀的教学管理者到国外及省外高校访问进修,学习国外及省外其他高校的先进教学管理理论与方法,借鉴新的知识成果,以充实、提高自己,更好地开展管理活动。

(三)开展科研,提高水平

多数教育管理工作者常年忙碌在第一线,在工作中,虽然会有许多来自实践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但若单纯满足于这些感性经验,就会在教育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片面性和陷入盲目性。因此组织他们承担和参加课题研究,将直接的经验和感受加以认真的分析和综合上升为理性认识,使之能真正把握教学管理的规律,更好地指导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教学管理课题的申报和科研活动的组织可采取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教育管理中的一些重大课题,可组织多方面的人员集体攻关。同时还可发挥个人的长处,自选研究课题。科研活动既是攻克理论难关的好办法,也是加强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途径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提高科研能力,而且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这一途径,对于建设新时期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队伍良好发展。

作者:宋颖 单位:四川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