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学管理的实践探讨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学管理的实践探讨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学管理的实践探讨3篇

(一)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1.教学计划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模仿痕迹较重。高职院校单纯克隆普通高校的行为,不仅不能体现出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也断了自身持续发展的后路。如果不能针对高职生的特点进行人才培养,而是将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同等培养,就会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上缺乏竞争力。高职生和大学生陷入重复培养的境地,导致高职生缺乏优势,同时也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陷入畸形,即部分行业过分饱和,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职位,人人趋之若鹜,而一些技术型职位却无人上岗,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2.课程设置沿袭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也应有所不同。但据调查显示,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沿袭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丧失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设置课程时,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有一定区别,应该认识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以此为依据来安排课程内容。比如说,高职院校应该多重视传授学生技能型的知识,而不是单纯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高职生所学习的内容应该超越传统的学科知识,因为这些理论性过强的知识不一定能帮助学生很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用人企业需要的也是能够对工作快速上手的人才,如果对高职生灌输过多的理论知识,而不教他们实践性知识,很难促使高职生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但是很少有高职院校主动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课程设置与普通高校并无二样。虽然高职院校也开设护理学、旅游管理、机械技术等实用性专业,但由于课程设置不到位,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教学无效的境地。

3.教师工作态度不够严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没有能力考上大学的学生,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爱玩游戏、爱上网,不爱学习是不争的事实。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对学生加强管理,要对学生加强课外辅导和平时答疑的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学习情况,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惰性和困难,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从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很少辅导学生的功课,上完课就离开课堂。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秩序不尽如人意,存在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逃课、旷课等现象,问及原因时,有些教师甚至说“:学生不想学,我们随便教教就可以了。”教师的这种态度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如何改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1.根据“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人员要面向学生实际、面向本校培养目标、面向社会发展形势,及时学习和了解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新形势,掌握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吸取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专业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调整的最佳方案,勇于创新,大力加强和深化教学改革。

2.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教学实际,研究和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把握教师的教学思想,看其是否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是否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防止用陈旧传统的教学思想指导和处理高职教育的教学问题,努力把学校办好。

3.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建立与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遵循各项教学工作管理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教学工作统筹计划、适当安排,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各种教学活动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协调进行。在管理过程中坚持执行各种岗位责任制,以保持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互相衔接和正常运转。任何学校及教师不得任意停课或抽调学生从事教学以外的活动,任何教师也不得随意修改经学校批准的教学计划和任意停授某些章节或课题。这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必要条件。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本着“赏罚严明,为治之要”的精神,对“教”和“学”两方面进行严格考核,有奖有罚,促使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4.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要采取措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依据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教学工作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对教师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大纲的情况,以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等情况,通过听课、检查教案和作业以及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手段,及时了解情况、获得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秩序、学习方法和效果进行及时检查。通过检查不断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5.及时总结教学管理经验,改进质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定期了解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吸取正确意见,作为改进教学管理、调整培养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依据。另外,还要做好图书资料、科技信息、教学档案、仪器设备、实验与实训场所的管理工作。

6.协调教学工作的内外关系,保证教学工作计划的顺利实现。高职学院教学工作层次系列多,涉及面广,较普通教育的教学工作管理更为复杂和困难。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调整和协调教学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上下左右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校中的党政工团、教学、生产、科研、后勤等方面协调一致,通力合作,确保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顺利实现。

三、小结

教学管理占据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实践证明,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它不仅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内容,同时也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坚强后盾,在高职院校教育工程实践过程中,教学管理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从设置学科内容、调整教学计划到制定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方案;从组织教育教学运行到管理、监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从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到建立教学有效运行机制;从推进课程改革到验收评价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始终支持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它就像一条纽带一样,将学校整体工作连接起来并使之有序、高效地运转。但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大多过分细化条目,明显地将教师和学生作为管理对象,领导自然变成局外的监视者,这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教师思想的开放,压制了教师创造力和教学上的个性发展,这并不是有效的教学管理。如何建立一套和谐的、富有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策略,逐步形成教学管理的有效机制,为我们教育教学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课题。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个难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才会有大幅度地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傅赛红

(二)

一、实践课堂项目化教学要素管理

理论界对项目教学或者是项目学习的研究中,大体都将项目教学的基本要素分为四个主要要素,主要包括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校外校企合作实训平台、顶岗实习平台中的内容,是来自于真实工作环境的职业工作任务,是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的教学资源,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更符合真实的工作环境任务和社会现实的商业活动内容。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更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多样性和社会性。教师教学方案的核心是结合企业已有的适合课堂教学实施的项目进行设计和完成,或者进行教学化的改造后使用,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渠道完成内容的设计和实施管理。活动要素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认知相关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问题所实施的探究行为。活动过程,主要是学生通过了解课堂教学任务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书籍、网络等手段,咨询和协作等方法对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处理和认知,进而解决重点学习内容的行为。活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渐进式培养培养平台中显著的变化是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充当配角的角色。主要是协助学生自己确定问题、作出实施计划,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办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内容要素。情境要素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在渐进式培养平台中,情境是在仿真的和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习,情景不在只是强调实训场所、操作环境的情境性,实训场所仿照真实的工作情景进行设置,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起到了促进作用。结果要素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评价上,引入企业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构建教学过程考核体系。构建“教师、学生、企业指导老师”全员化评价队伍在过程性评价中,注重教师评价、组内评价、学生自评、企业指导老师评价队伍建设。构建“专业能力、行为道德规范、实践能力、社会能力”立体化评价内容。构建“项目过关测试、团队协作测试、职业素养考核”过程化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中,评价方法不再是一次两次的阶段性测试形式了,而是基于项目化课程的整个过程,将每个项目及团队合作内容纳入评价,结合职业素养等进行过程化的全方位立体评价。

二、实践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构建

课堂教学中,传统单一性、线性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渐进式培养培养平台中课堂教学管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只是传授者及主导的管理者,而更多是观察者、协助者和合作者;学生也不仅仅是被管理者,而是主体执行者,模式不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复合化的模式。管理更倾向于自主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及理念增强,复合化的项目组内管理更具象化、更实用化。由于校外实训平台、顶岗实心平台中,学生的管理时空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以原有的传统的四十五分钟课堂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这种固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的管理模式必须向信息化、弹性化的管理模式转变。打破传统的课时限制,以管理内容要素等新的形式体现管理模式。优化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横向和纵向结构。采用信息化手段,如:QQ、Email、电话、信息等形式,建立校内指导老师——学生——指导老师之间的互动管理模式。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造,在训资源管理上增加开放程度,实现项目活动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与企业共享教学及实践资源,使管理模式多样化、弹性化、信息化。

三、结论

渐进式培养平台视觉下实践课堂教学管理与传统的教学管理在管理要素、管理对象、管理模式和管理架构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实践课堂教学管理应内化在教学之中,由一系列的管理角色与行为组成。笔者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为个案,系统地分析了渐进式培养平台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实践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应该从单向线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弹性化、信息化、复合化、自主化的管理模式。

作者:黄银花 高燕 赵仕奇 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三)

一、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实施

1.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长期以来,部队院校在教学管理研究方面都处于比较薄弱的地位。在教学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上往往参照外国军队院校或地方普通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者习惯于“家长式的管理作风”,缺少“管理就是主动服务”的意识。具体表现为:按上级的统一模式制定各种管理方案,各种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活动都是以上头命令开始,而不是“自下而上”地进行。这种沿袭的旧套路,忽视了部队、教师与学员的需求,难以体现部队院校的特色,自然出现学历与任职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部队现代指挥理念的进步、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和部队体系化建设的发展,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把握任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军事技能教育的大方向,不断摒弃落后认识和保守思想,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调研部队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部队岗位合格标准,实施专业的合理设置与调整,找准发展方向,在做好基础课目训练和整体性训练的同时,加强合同训练和联合训练,突出自身优势,完成单个人员岗位合格训练,形成办学特色。真正将让部队满意、提高学员专业技能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需要制度的约束和引导,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要根据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规律和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法规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包括:①明确学院和系部各级教学管理机构的管理重点。学校由教务处统筹管理,重点是加强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学院层次要在遵循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基础上,以“合理分权,明确授权”的原则,充分发挥系部和教研室的作用,更加完善质量保证、质量监督、质量评估的三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②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式教学管理理念,建立一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主管理机制,把技术因素和人的内在因素结合起来,支持广大教师、学员和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充分发表意见,努力开发和利用人的创造力,充分实现人的社会价值。③完善教学管理内容。深化学籍管理、教学组织管理、专业与课程建设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的指导与服务功能。从而以部队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3.以部队岗位合格标准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部队院校毕业生是部队指挥、工程、医护和其他服务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部队院校必须面向部队指挥、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坚持以部队岗位合格标准为导向、以任职岗位或技术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依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1)在课程设置上以任职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为了适应部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部队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与部队任职需求一致,按照任职需求进行调节。对于基础文化理论类通识教育课程以必需、够用为度。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特别强化专业课程,彻底打破三段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的1:1,并根据部队建设、发展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尤其要重视岗位军事技能实践性环节的设计和落实效果。

(2)以灵活、富有弹性的学分管理制度取代传统、刚性的学年管理制度。针对军队院校生源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的现状,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学年管理制度暴露出明显的弊端。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多样化的、柔性教学计划和灵活、富有弹性的“学分制实施方案”、“学分制实施条例”。在学分制要求范围内,允许不同类型、不同水平学员依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兴趣和知识结构,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模块,自主选择学习进程。把自由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弹性学习时间制、间修制、主辅修制等纳入学分制管理范畴。

(3)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教学既是培养优秀部队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以部队岗位合格标准为导向,深化内涵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学院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技能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院校教育为基础,以部队实践培养为依托,院校教育与部队实践融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总结

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正确认识并把握好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内涵及实施途径,积极寻找更适合于部队院校教学管理的新方法。为将部队院校学员培养成为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有实际操作技能;既有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的指挥、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作者:赵艳 单位:石家庄武警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