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本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本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本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一、生本教育的学习理解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自1999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始,后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及教育均衡研究”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干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二、生本课堂的实践

在生本教育思想及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数学课“生本教学”课堂的实践。主要措施分别阐述如下:

1.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分组:“小组学习”在生本课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在小组中进行。我们设定每组67人(更方便进行座位的编排及小组内的课堂交流),让学生自由组合(必要时教师可进行协调、指导),一般情况下由成绩较好的的同学任小组长。这样,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可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发挥最大的潜力。

2.安排任务

根据本课教材的教学目的,提前设计作业,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后对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低: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的简单,使问题能被大多数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得以完成。我们说的简单,不是简单到不用看书就能完成,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知识,或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等各种方式,能得以完成任务。只有够“低”,才能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其中,才不会出现因“畏难”而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

(2)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如果膜糊不清,学生费了一番功夫去准备,结果与老师所设计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不但失去了实效性,还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简:前置性作业要尽可能简化。前置性作业是通过课外完成的,在学生没有自觉性的情况下,如果再布置复杂、烦琐、大量的前置性作业,很多学生必然会惧而远之。所以可根据两次课的间隔时间长短,调整前置性作业的量,

(4)高:好的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还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创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收获。收获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能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成绩的提高、难题的解决,这些是有形的收获;而对数形结合、一题多解等重要数学思想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则是无形的收获。

(5)趣:如果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能增加其趣味性和生活性,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对课程更感兴趣,从而提高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组学习

小组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小组,就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就没有强大的班组文化,就没有强有力的互助网。因此,我们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堂上的开放式交互学习,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很多研究都表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增强思维技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还能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理解,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而当学生看到同伴们的成功时,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都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针。要有效地体现小组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组长:首先在小组中确立好骨干,小组长的选择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个小组的支柱。小组长不单要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数学学习热情。有了热情,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确定小组长后,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培养,要教会他如何在小组中开展工作,起好带动全组学习的作用。

(2)培养集体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各小组的合作情况,要在上课过程中,鼓励、引导同组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引导,帮助解决。并适当通过一些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小集体的一分子。

(3)稳定小组:在确立小组后,尽可能的稳定下来,不要随意调动。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小组中进行的,小组的合作性是需要时间培养的,也需要彼此之间的默契。如果小组成员经常调来调去,不利于合作性的培养。

4.师生共进

在“生本教育”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抛砖引玉者、穿针引线人。教师的作用是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鼓励,还有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引导。教师不会急于判断学生表现的好坏对错,更不会以知识的代言人出现。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的。知识与学生的经验、感悟相连。这样获得的知识是有意义的,是很牢固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学生对教师不再感到畏惧或敌意,而是信赖与依靠。学生不再认为自己是什么都不懂的弱者,而是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先天智慧与学习机制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格独立的学习者。同学之间关系的本质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共享学习欢乐、互相促进启发的学习伙伴。

5.小组研评

我们在“生本教学”课堂中把评价改为“研评”,削弱评价的比较功能,而保留其诊断和练习的功能。例如,让学生小组商讨,自己命题试卷,组间交互考查。考后互评试卷,评后进行讨论。通过这样有“研评”方式,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积累更为充分。“评研”活动表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精神,特别是表现了对学生学习人格的尊重。对学生业已形成的自主学习采取开放的态度,弱化和减少外部评价,让学生积极、欢乐、自主地学习,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效果。三、实践的体会通过实践,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成绩提高较快,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生本的数学课堂不再死气沉沉,学生们都是在愉快地上数学课,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一)生本教学的现实意义

数学“生本教学”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决了学生“能学、愿学、会学”的问题,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对学习产生兴趣,最终达到“会学”的目的。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活动受到限制,谈不上学习主动性,而“生本教学”的模式,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对知识的钻研、理解,相对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自我调控,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同时,学生可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步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优生可以做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选做题。这种教学形式给教师提供了因材施教的条件,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广阔空间,也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二)“生本教育”课堂实践的体会

1、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生本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实质上是在观念、课程、管理、教材教法等方面全方位地作出努力,激起、优化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从职一新生入学开始,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超前自学的习惯。对自学、自练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尽量从课本中找出答案,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去解决。

2、“生本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生本教学课堂上,教师职能是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具体来说,包括规划学生文化发展路径、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和热情、具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专业思维及对自身教学领域的融会贯通。

3、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是平等的,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相比,应做到三个转变:

1)教师由教学过程中的“专制者”向“引导者”转变。

2)由教学内容的“灌输者”向“组织者”转变。

3)由学习活动的“指挥者”向“参与者”转变。师生关系应像朋友那样默契和亲切,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见解。

4、相信学生的能力

要让学生真正参与每节课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发现,思路让学生探索,结论让学生猜想,正误让学生评价。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通过实践,使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这种教学形式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在全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花更多的心思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的水平,设计前置性作业,重新组织教材等。其次,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及作业应能反映学生存在的问题。再次,对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及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课堂提问多了,有些问题可能会偏离教学内容,甚至奇异古怪,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广,既要能言善辩,又要急中生智处理有关问题。而正确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即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又要求教师善于培养小组中的学习带头人。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生本教育”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提高了教师教数学的信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