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管理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而课堂教学管理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管理策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在学校,教师组织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就是课堂,而课堂教学则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师生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特殊方式。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其中课堂教学管理作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不仅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课堂教学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课堂教学管理通俗来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个有效的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特点有:(一)课堂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二)重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营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高职院校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一般作为公共课进行开设,一些学生认为,我不是计算机专业,学不学好无所谓。还有一些学生觉得《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非常简单,那些操作很容易就掌握,不需要花心思去学,这就导致这门课的课堂教学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更新不彻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法激发出来。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仍然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一些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积极主动地思考。《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果单方面只是老师讲授演示,学生模仿演练,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显著。

2.2教师与学生关系处理不当

如果教师与学生关系处理不当,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会淡化,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关系处理不当主要体现在:1、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思想状态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太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学生下课也不愿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提建议或问问题,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影响了教学效果。2、教师自我定位不准确。有些教师没有给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认为老师是知识传授的权威,对学生提的建议完全听不进去。3、学生是非不分。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对老师产生敌视的情绪,不理解教学上严格要求的老师,从而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

2.3课堂纪律问题

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高职学生由于之前的家庭条件及学校环境的不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就不同。通常,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了学习任务,刚开始学生都会认真地去动手操作,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已经完成了任务,于是就偷偷地玩起了游戏、聊天,导致课堂上很嘈杂。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无非是书本上的内容,自己完全能自学,以至于一些学生一上课就埋头睡觉或玩手机,基至迟到、早退、旷课,无视教师的存在,不能发挥其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主体的真正作用。

2.4成绩考核的方式问题

现有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存在考核方式陈旧,成绩评定主要存在结构不合理,仍然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这就导致一些学生抱有平时学习不需努力,期末考试前来突击的思想,因此,改革现有的考核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堂教学管理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提升高职院校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3.1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

《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更偏重实践,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位合作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的人。因此,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课堂上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比如教师可以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一开始明确提出学习任务,学生讨论制定计划,然后分组分工合作完成,最后由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设计一个活动任务,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来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构建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

3.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管理实际上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背景下进行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管理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更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好课堂,在教学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师生关系越来越冷淡,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管理的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老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沟通。教师要利用课堂和课后的时间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去了解学生、倾听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问题。第二,正确评价学生。老师要在平常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第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地位。师生之间的和谐关键在于彼此之间的尊重。如果教师把够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倾听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等,师生之间良好信赖的关系就很容易确立。第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自身品质和形象都会影响学生,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3采取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手段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管理的有力保证。教师在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时,第一节课就要制定与高职院校的学生相适应的课堂纪律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任课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平常表现与期末综合考核成绩挂钩,比如旷课、迟到、早退及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实行期末综合考核扣分制度,对于上课积极发言,及时完成课堂任务等实行加分制度。教师对于课堂上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对于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也要及时表扬,只要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管理,敢管敢抓,严格要求,就能搞好课堂教学管理。

3.4制定科学可行的成绩考核制度

考核方式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可行的考核制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正确的评价。《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任课教师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和期中技能测试及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平时的出勤率、上课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技能测试主要是中期考查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情况,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本学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平时成绩可占期末综合成绩的30%,期中技能测试可占期末综合成绩的30%,期末考试可占期末综合成绩的40%,这样,学生的日常行为就会更规范,课堂参与性会更高,教师就更容易有效地管理好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更好。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帮助。《计算机文化基础》的任课教师如果能结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碰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管理策略,就能在教学中更有效地管理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引用:

[1]龚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管理初探[J].语文建设,2016.

[2]朱玉民.高职院校课堂的管理问题与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5.

[3]陈燕.论高职院校课堂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职业教育2013.

[4]汪荣伟.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作者:喻衍红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