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教学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因此也增加了高校教学管理的难度。实践证明,在教学管理中引进激励理论,不仅能够推动高校管理的变革进程,还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效率。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激励理论;运用探讨
激励理论是一种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方法,能够使人的行为动机以及创造性得以激发,使人的自立效应以及智慧得以充分发挥。很多高校教师,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工作失去了热情以及兴趣。而这时,假如在教学管理中引入激励理论,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重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一、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资金投入方面,高校明显投入不足,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政府没有过多的扶助。经济发展会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一些影响,再加上政府还要在多方面投入资金,包括农业和医疗方面,因此在教育方面投入资金较少。第二,教学管理本身需要很多资金,由于其涉及多个方面,所以有一定的复杂性。第三,高校没有均衡投入比例。很多高校会在一些硬件设施当中投放较多资金,比方说,修建建筑物和安装空调等等,因此在其他的方面,资金投入较少。
(二)落后的教学管理观念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教学事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教育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比方说,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也没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另外,也没有完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模式。而这样,不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
(三)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
很多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只重视学生最终学习的成果,却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另外,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长此以往,会背离教育的初衷。所以,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自发性地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算作成功的教育。
二、高校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现状
(一)单一的激励方式以及手段
在高校管理中,可用到多种多样的激烈手段以及方式,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激励理论,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的积极性得以调动,使员工的绩效水平得以提高。但由于我国很晚才在教学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并且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论支持。再加上,激励手段一般用于单一的激励对象,比方说高校教师团队,因此管理团队很难细分激励对象,不能够依照激励对象的需求以及需求,采用针对性的激励方式,所以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每位教师的需求都不同,在教育中重视因材施教,所以在管理中也应重视个性化的需求。[1]例如有些教师想要获得物质上的奖励,而得到的是名誉,那么很可能会打击到其积极性。有些教师想要得到精神激励,而得到的是奖品或者奖金,那么也会令其丧失工作的热情。所以,要针对群体的不同需求采取相对的激励方式,这样才不会对激励的效果产生影响。[2]
(二)无法平衡精神激烈以及物质激励
激励分为两种,包括外在激励以及内在激励,外在激励即物质层面激励,内在激励即意识形态的激励以及精神层面激励。假如只进行物质激励或者精神激励,无法平衡两个层面,那么很难得到理想的激励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对激励方式都有不同的需求,就如自助餐模式一样。所以,在应用激励理论时,也应按照激励对象的特点,对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进行选择,并使这两者保持一定平衡。通过物质激励,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工作成绩得以提高。而应用精神激励,能够给激励对象带来精神上的刺激,让其有愉悦的心情,从而实现激励的目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应用激励理论时,很多高校并没有平衡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只有结合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没有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高校都是事业型单位,相比于其他的行业,行政管理行业同教师行业没有激烈的竞争,也没有冲突的利益。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很难保障其的教学成果。在我国,很多的高校都只重视最终的成效,因此有极大的功利性掺杂其中,而这样很难使员工一直保持高度的热情以及积极的状态。因此,在应用激励理论时,应营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激励理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教学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
在高校中,院校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者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且不可分割。所以,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除了要在学生当中得以应用,还要应用到教师中去,只有结合两者,才能够使高校管理得以完善,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保护学生的权益
各大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不能忽视学生这一方面,学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他们能够直接对院校管理的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在对学生实施管理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性格以及心理,同时,要主动地同他们沟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充分的尊重,维护每个人的权益。[4]另外,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方说,可先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使教学管理的发展。[5]
(二)对科学的工资制度进行制定
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群体的稳定收入即基本工资,但是这笔固定的收入只能保障其基本的生活,没有什么灵活性。[6]所以,当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制定科学的工资激励制度上。只有合理的工资制度,才能够让管理者有正确的工作动机,才能够让其满意自己的工作,积极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另外,科学的工作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发管理者的创造力。[7]
(三)结合物质激励以及精神激励
针对高校教师,实施教学管理时,管理者应结合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但应将重点放在精神激励上,虽然物质激励能够使教师一时的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但是,并不能时刻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精神激励能够使教师的荣誉感以及自尊心得以激发。当受到驱动作用时,教师就会自发性地参与到教学的工作当中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8]
(四)创建良好的环境
不管是什么理论的应用,都应有一个好的应用环境,这样才能够将这种理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当前很多高校在应用激烈理论时,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也没有为实施激励理论创建好的环境。为了保障激励理论的应用效果,应创建好的环境,除了要对外在环境进行创建,与此同时,还要对人文环境进行创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
(五)对合理的考评系统进行完善
针对院校各个级别的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评定以及考核即考评,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考评制度并没有针对管理群体的水平进行考核,也没有重视考核其品德和才能。并且,不管是同行互评还是学生评价,都难以找到教育管理群体存在的差距,不能对那些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教师起到一定激励的作用。因此,需要以完善标准、程序公开为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公正且客观的考核评价制度,这样才能使高校教育管理群体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得以调动。另外,针对考评结果,要确保优胜劣汰以及奖惩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其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才能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六)激励理论要同教师群体特点相适应
第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并适当地提高教师的待遇以及地位。同时,要合理地维护教师正当的权益。第二,要对教师的尊严和人格以及威信进行维护,不可当面对其挖苦和指责。在实际的考评中,不能用学生的名次和分数对教师工作进行衡量,甚至把名次当作重要的考评依据,这样会打击到教师的积极性。针对教师工作出现的失误,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同时,应给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当教师或者管理者收到不错的管理效果以及教学效果时,应给其一定形式的奖励或表彰。第四,要协调各个部分的资源,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总而言之,要从多个方面对教师的积极性进行调动。比方说,强化竞争方面,提高意志力方面,但不管采用什么激励方法,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使教师团队的实力得以提高,从而保障绩效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激励理论,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群体以及教学群体的成长发展需要以及生存需要,从而产生积极的动机和行为。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要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创建激励的机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参考文献:
[1]蔡婷婷.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策略———以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8):30.
[2]俞师,韦霄燕.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的优化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4,37(8):171-174.
[3]杨希葳.探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秘书的角色定位、工作任务及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9):247-248.
[4]林超.高校教学管理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5):165-167.
[5]刘腾飞.高校教学管理激励的有效实施[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1):139-140.
[6]刘桢.高校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的改革思路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6):117-118.
[7]赵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优化高校教学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7):143+145.
[8]林毅.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关系[J].闽江学院学报,2015,36(1):127-132.
作者:杨青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