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教学观论文范文

教学观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教学观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教学观论文

生态教学观下英语论文写作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在分析英语论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把生态教学观引入到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并根据生态课堂的特征和生态教学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内涵,尝试建构传统教学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与生态网络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科研素养。

关键词:生态教学观;英语论文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是英语专业中的实践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旨在指导学生学术规范和资料查阅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四年本科的专业所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为教学质量重要观测点,是学生理论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衡量英语专业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值得深入探究。

1目前英语论文写作教学现状

通过多年英语论文写作的教学实践,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笔者了解到目前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从教的角度来看

在教学时间方面看,英语论文课程安排在第7个学期,共32个课时,即每周两节课。但是该学期学生安排了一个月的专业实习。加上国庆放假等,实际授课时间能保证22个学时左右,可以说时间紧。从英语论文教学内容方面来说,需要设计几大板块:学术论文特点及要求,论文写作进程与时间安排,英语专业选题范围及其技巧,材料收集与分析,格式类型和要求,开题报告撰写及答辩,毕业论文修改及答辩,可以说任务重。从传统的教学观念来,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教师传递和灌输信息的教学方式仍然佔主导地位。在时间紧任务重,教学方式与课程“实践性”相悖的情况下,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点击查看全文

实训教学景观设计论文

一、景观设计“专题式”教学方案

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有其特殊性,理论内容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培养较重要,笔者提出按“理论+专题”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专题实训,并结合就业市场,确定由理论讲解和设计训练两个主要模块。每一部分都有其目标性、启发性,让学生逐步理解此学科在专业中的教学特色与程序,紧贴现在景观设计课程的现实意义,掌握专业设计方法。

(一)基础理论专题

景观设计属于实用类艺术,研究与表现的是三维空间设计,在教学中规划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程序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课程可以分为几个专题:

1.古典园林景观专题,对于古典园林景观的的认识,主要结合不同的时期的景观形式介绍。搜集资料,让学生对所选的特定时期的景观进行分析,以论文的形式提交作业。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科的历史发展做简介的教学方法。

2.景观设计程序与表现专题。了解景观设计的流程,从草图到方案体现出理论知识的细节,在设计表现中如何应用。逐渐使学生对课程形成完整的认识体系。

3.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专题。授课教师应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分析,选出有重点、难点知识,并按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系统性地对知识点归纳,结合景观实际案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了解世界景观教育发展的趋向,以及国内景观设计的现状,根据目前发表的景观类教材及资料,总结出课程学习中较合适的理论框架:

点击查看全文

四维存在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

一、本科生《外国文学》教学过程概览

《外国文学》课程在中文系本科教学过程中,通常着重于文学系统的架构,即文学编年与地域框架结构的建立。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与概念。在搭建好系统框架后,相关外国文学课程教材往往对文学史上某些著名作家及其重要文本给予概念化的阐释,让学生可以不通过阅读原文文本就掌握某一具体作品的大致内容、中心思想、文学表现方式等等特点。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授课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时与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若是让学生单纯阅读原文本以求保证第一手感知,这也不太现实。首先,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作品通常都具有相当的厚度———思想的厚度与书本的厚度。这种厚度对于二十岁出头的本科学生来说,可能会带来理解与把握的难度,学生很可能并不能真正理解所读作品的概貌。其次,《外国文学》作为中文系学生的专业课,每次授课基本都会“日行八万里”,即一次授课可能同时介绍几个国家的众多作家作品,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众多名家名作就像要求学生要一下子吃个胖子,带来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很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拉肚子,不仅搞混了作家作品不说,最重要是破坏和模糊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并且,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周间阅读众多文本。

二、席勒四维存在论指导《外国文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鉴于《外国文学》教学的客观实际,是否可以运用席勒的四维层次论来指导本科教学以求两全呢?从感性存在来看,《外国文学》作为中文系本科学生必修专业课,其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们必然能够意识到,若是没有外国文学这门专业课,中文系也就不成其为完整的中文系,中文专业学科的特质就不能得以体现。因此,《外国文学》这门课程从中文系学生的出发点来看,其自然性质能够得到学生天然的理解。从逻辑性质来看,《外国文学》课程能够使学生得到一种对于外国文学概貌的认识,大部分的外国文学教材都是从编年、国别的角度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只要浏览教材目录,便能够得出对于外国文学课程授课内容的鲜明认识。这个层次在课程教学中也不难达到。从道德性质来看,《外国文学》课程通过介绍作家作品,能够很好地建立学生对于善的追求。首先,能够经受住几百乃至上千年时间检验的文学作品,其本身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与魅力超出了文字本身,更像是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对后来人施以永恒的影响。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感动人的通常是里面的人物所代表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常常作为人性最光辉的代表支撑与影响人类精神并代代相传。其次,就算是拾人牙慧式的内容介绍,其中也必然掺杂了编者的价值取向,能够作为文本编入教材的作品,更加突出了其教育意义。从审美性质来看,《外国文学》最需要改进之处就是教师教授文学史框架与学生的一手文本阅读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文字本身就自有其美感,这种美感看似微不足道,并且文学感受一闪即过,比人物精神更加难被觉察。那么,文字本身的美感到底有何意义呢?学生如果能够超越人物精神所带来的价值影响,而关注其审美意义,这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审美无目的性的自由。这种自由兼具真、善、美,也更难达到。如果教师能够在保证建立文学史框架的前提下,减少文本的概括性介绍,而大量引入原文文本,让学生在原文阅读中感受字里行间流动的美感,或许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文本阅读量、文学感受力、对学生接受能力的把握是有较高要求的,但这并非不能达到,需要教师更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把席勒的四维存在观运用于本科《外国文学》课程的教育教学中,通过课程教学中层层性质的满足,通过教师在教学设置中环环相扣的安排与引导,能够期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无目的性,以获得更大的自由。

作者:王筱莹 单位:西华大学

点击查看全文

实验教学微观经济学论文

【摘要】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学生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奠定基础。但目前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常存在课堂教学呆板、学生听课质量较差等问题,导致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差、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因此需要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新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实验经济学的萌芽是在课堂上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萌发出来的,张伯伦(Chamberlin)是最早在课堂上实施市场实验的学者,通过在哈佛大学课堂上进行的市场交易实验,张伯伦发现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并强调了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之间的区别。此后,作为张伯伦的学生之一的弗农•斯密斯(VerminSmith)对张伯伦的课堂实验过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集中化的交易实验,并在相同的交易环境下进行多轮交易。在斯密斯之后,实验经济学分别沿着个人决策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讨价还价博弈理论以及今年的人工智能主体模拟等方向展开,并创建了专业学术团体及专业学术期刊《实验经济学》。这些实验经济学家们同时作为经济学教师,是最积极的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实践者。张伯伦(1948)与斯密斯(1902)的实验围绕着微观市场均衡而进行,鲁弗(Ruffle,2003)改进了他们的实验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具有不同保留价格的消费者和厂商,使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实验道具,再现了市场价格相竞争均衡收敛过程。豪特和劳里(Holt和Laury,1998)通过让学生参与公共产品供给与否的选择,再现了搭便车、利他主义、政府角色以及克拉克税等知识;高瑞和豪特(Goeree和Holt,1997)则让学生参与有偿游说获得特许经营权来理解寻租行为和非市场配置的低效率;豪特和谢尔曼(Holt和Sherman,1999)设置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情形下,让学生体验买方双方的货物选择,由此说明不对称信息带来的市场失灵。我国的实验经济学起步较晚,经济学课堂实验方面的文献较少。但一些经济学教师在自发进行课堂实验,近几年我国在大规模引进英文原版经济学教科书之后,已经开始引进教科书配套习题集和教学软件,其中不乏相关课堂实验配套资料。经过我国一些高校的学者、教师翻译引进或在参考国外的相关资料的基础编著,产生了不少相关的实验经济学教程资料。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方法设计及实施

1.实验教学的基本思路

实验教学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基本思路来进行。实验教学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经济理论是实验教学研究的基础,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服务于更好地阐释经济学理论的目的,而最终也需要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首先,借鉴大量国内外实验经济学的文献及案例,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状况,形成适合本校学生实践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案;其次,注重实验思想、方法的教学,每个具体的实验完成后需回归到对经济学理论的探讨;最后,根据每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总结出方案的优点和缺点,并据以修正下次实验的方案,以完善整个的经济学课堂实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的方案参考。

点击查看全文

校内实践教学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园林景观设计校内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研究现状和意义

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校内实践教学的建设来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课堂内容,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对改进园林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应用价值。园林景观设计教育面对社会、面对市场要进行细致的调查,对学生专业设计技能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把设计实践放在设计基础教学上进行映射思考,创造新的更有涵盖力的教学方式。

二、园林景观设计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建立校内园林景观实践基地,将课程内设计方案中的局部景观进行实施,并将好的设计应用到整个校园的景观中,使整个校园景观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充实园林景观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将园林景观设计教学模式分为:理论教学、探讨研究、方案绘制、动手实践、总结报告五个环节。理论教学由教师来完成,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探讨研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在基于园林景观理论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设计思路分析,并将植物、铺装、水体及园林小品等应用于方案当中,并在校内实践基地内完成实践环节,把图纸上的设计真正的展现出来。在实践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合理的组合,完成相应的实践内容,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相关专业的老师将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并打分,选出优秀的设计作为整个校园景观的更换和补充。校内园林景观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方便学生完成课程内的实践操作。学生在校园里生活,可以给学生增加学习氛围,使校内的景观更加丰富。学生在课程内实践动手设计出的优秀景观可以应用到校园景观中,体现校园景观特色,同时也可以直观的体现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来解决一味在教室里进行教与学的单一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实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园林景观设计校内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实施方案

制定新的教学模式。对照社会需求对园林景观设计方向学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将对过去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的差距和缺陷,为建设园林景观实践基地做好准备。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内容,了解园林景观设计教学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扎实地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园林景观实践基地展开教学,拓展外延思维,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