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从写作知识观到写作教学观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从写作知识观到写作教学观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从写作知识观到写作教学观探究

摘要:初中写作教学“知识先行,训练后进”的惯性依然没有改变,所讲的写作知识多数还是静态知识,所练的写作任务多数还是非情境任务。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归纳写作知识类型,更新写作教学观念,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写作教学。

关键词:写作知识观;写作教学观

语文教材的更替往往反映着教学改革新浪潮的到来,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对写作知识的更新,虽已悄悄地在写作园地生根发芽,却仍不尽如人意。为了优化初中写作教学,笔者从写作知识的角度阐述写作教学取向的变化,以见教于方家。

一、除旧布新的写作知识观

统编教材中“写作板块”与“阅读板块”是紧密相关的,每个单元的写作内容是紧跟阅读内容的。这种编撰方式体现了教材的“阅读本位”取向,也秉持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着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⑴以七年级上册为例,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写作训练点依次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这与该册教科书的阅读重点“朗读:品味精彩语句”“朗读:把握作者的情感”“默读: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理清作者的思路”“默读:概括文章的中心”“快速阅读:发挥联想和想象”高度一致,可见阅读重点是自成逻辑的,写作训练则是跟随阅读重点来安排的,反映了统编教材写作屈居于阅读之下的事实。尽管如此,统编教材的“写作板块”还是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统编教材对写作训练点的设置虽是没有科学的序列,但这并不妨碍写作能力的生成。章熊先生认为,写作在技能方面是有序可循的,但是,这个序列却不是严密的逻辑序列[2]它更像武术中的‘散打’而不像‘套路’,管用,却未必系统”m。统编教材不追求严密的体系,但是顾及了基本的文体。总体而言,七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八年级以写说明文为主,九年级以写议论文为主。更为重要的是,统编教材在“写作知识”上展现了新意。从微观看,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点由知识短文、写作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形成了“知识+训练”的结构,表现出一课一得的特征。知识短文从“如何写”的角度,给学生以具体的方法指导;写作实践从“写什么”的角度提供作文题,给写作训练以选择的空间。从宏观看,统编教材的写作训练点带有不同的写作功能,这些写作功能体现出相对稳定的趋势2据此,笔者将这些写作训练点分为三大类:一是写作学知识,侧重于“学会做某一件事”,属于程序性知识。写作学知识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小类:一是侧重于“学会写某一种文体的文章”,如“学写故事”“学写传记”“学写游记”“新闻写作”“撰写演讲稿”“学写读后感”“尝试创作(现代诗)”;二是侧重于“学会某一项写作技能”,如“学会记事”“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学习描写景物”“说明的顺序”“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评议(演出)”。二是文章学知识,侧重于“能够认识一篇文章”,或者说“知道好文章应该是怎样的”,属于陈述性知识。譬如“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观点要明确”“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三是语用学知识,侧重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属于策略性知识。臂如“文从字顺”“语言(要)简明”“语言要连贯”“表达要得体”“学习仿写”“学习缩写”“学习改写”“学习扩写”“修改润色”“有创意地表达”。这些写作训练点之间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序列,却具有写作训练框架的功能。以上三大类别的划分,对丰富与完善教师的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写作训练点,彼此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力度作用于学生写作能力的生成。这三大类写作训练点,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是不同的:或强或弱,或大或小。从写作能力构成看,青少年写作能力主要由驾驭语言能力、确定中心能力、布局谋篇能力、叙述事实能力、择用方法能力等组成,而写作能力是由相应的写作知识来达成的,可见写作学知识居于主导地位,其他知识处于次要地位。从写作能力生成看,写作学知识是主体,文章学知识、语用学知识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这些写作训练点,有的着眼于整体,要求写整篇文章;有的着眼于局部,主要写一个或若干个段落即可。这样一种以动态的写作知识为主体的训练框架,超越了原先以静态的文章学知识为主体的状况,是巨大的进步。以前,作文教学独霸天下,可是“‘作文’教学不是帮助学生表达个人对客观和主观世界的真实认识,而是让学生获得适应主流话语方式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获得公共思维和公共话语能力”“教师只能用文章模式和范文作为驱动力和矫正标准”w8“使写作彻底丧失生活品格,沦为炮制不食人间烟火的无聊文字的游戏”w9。如今,写作教学重视引导学生真诚地去认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强化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依照实际需要展现自己的思想,调整自己的话语。从静态知识向动态知识的转移,预示着从作文教学向写作教学的回归,尽管这种回归依然十分艰难。

二、推陈出新的写作教学观

毋庸讳言,统编教材写作板块的一大缺憾,就是写作情境的缺失。写作教学不是学习孤立的写作知识,而是在情境中运用写作知识。由于情境具有连接心灵与生活的作用,学生的心灵一旦从情境中得以触发,在共情的作用下,学生就有了写作的内在驱动力。在情境的导引与催促下开展写作活动,就会有更好的效果。特别是“新闻写作”“撰写演讲稿”“尝试创作(现代诗)”“评议(演出)”等写作实践,统编教材将其融合于“活动?探究”之中,就更需要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了。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知识先行”大行其道。教师总是先传授“知识短文”,然后选择一个作文题进行“写作实践”,最后学生生搬硬套,完成习作,走的是“演绎”的路径。由于写作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也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先行的写作知识未必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写作环节产生作用,因此这种路径的教学效率是不高的。如果换一种思路,在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中,师生一起围绕写作任务,先讨论“写什么”,再讨论“怎么写”,效果会更佳,这就是“意在笔先”的道理。学生先有了“意”,再到“知识短文”或其他地方寻找方法性知识,为写作提供支援,最后再提笔成文,更符合写作的逻辑。这种以任务驱动为基点、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路径就是归纳的路径。显然,归纳的路径比演绎的路径更加贴近写作的实际情况。根据统编教材的写作知识框架,我们大体上可以确定三种“情境化写作”的教学取向:

(―)指向写作学知识的写作训练

这种写作训练着眼于写作行为,是一种关注写作过程的写作训练。指向写作学知识的写作训练主要是回答“怎么写”这个问题,属于形成性课程内容。指向写作学知识的写作训练最好是写整篇文章。以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写故事”为例,笔者用新的作文题替换教材中的作文题:学校橱窗里张贴着《校园文学》征文大赛的启事:我们在海边捡石头,最后把捡到的石头,又通通留在海边。那些心爱的石头,有的会被海浪卷走,有的会被别人“卷”走,有的会永远留在原地。每一颗小小石头,都有悲欢离合的命运。请以“一颗小石头”为题,以石头的口吻、独白的形式讲述故事,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参赛文章。这是一个情境化写作任务,创设了一个情境,体现了交际性。写前指导时,教师重在构思能力、行文能力的训练,即“运思”能力的训练。写故事如何“运思”?写出一个好故事,关键看能否写好“冲突”。一个人遇到难题(冲突),他就必须努力奋斗,采取行动,这时,冲突开始推动事情发生,故事也就发生了变化。冲突一旦解决,故事就结束了[5]。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故事“运思”的公式:渴望——障碍——行动——结局。教师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之后,适时提供故事写作的知识。“被海浪卷走”的石头从沙滩来到冲浪板上,经历了惊涛骇浪,然而中途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故”,直到遇到了一个解救自己的好心人,这个故事类似于《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就是探险故事模型被别人‘卷’走”的石头时刻遵循当初“不接触陌生人”的警告,但还是不小心落人陌生人的手里,不久就遭遇了危险,需要营救,故事结尾又回到最初的警告,这就是警告故事模型;“永远留在原地”的石头每天看着浩瀚的大海,梦想着能够变成力大无穷的“招潮蟹”,有一天居然梦想成真,招来了史无前例的潮水,历经了一次劫难,这就是变形故事模型。学生写完习作,教师批改时应该采用写作学视角,主要聚焦三个维度:构思能力、行文能力、修改能力。作文讲评也应当如此,以故事的创意为中心,关键看故事构思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再就是命题炼意、聚材取事、谋篇布局、定体选技等方面的能力。

(二)指向文章学知识的写作训练

这种写作训练着眼于文章品质,是一种关注写作结果的写作训练。指向文章学知识的写作训练主要回答“应该怎么写”这个问题,属于反思性课程内容。如果说指向写作学知识的写作训练是关注动态的话,那么指向文章学知识的写作训练则是关注静态的。指向文章学知识的写作训练以篇章写作为主。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由于统编教材中的写作训练没有对象与目的,学生在说明时难以精准地抓住特征,笔者就从学生熟悉的街区风貌出发,重新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化写作任务:千百年来,在这座浙西南的小城里,“精于艺、勤于业”的精神成就着一代代老街人。它不仅是这方水土沉淀下来最具智慧的生活哲理,更是这条千年老街穿越历史沧桑、依旧充满生机的奥秘所在。请以“松阳南直街”为题,选择其中一种对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①向刚到县城生活的农村亲友介绍这条老街。②向曾在松阳师范读书的退休教师介绍这条老街。③向远道而来的外地旅客介绍这条老街。要介绍给特定的对象,也就说明有了读者,这样,写作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写前指导时,教师可以围绕“介绍什么地方”“抓住什么特点”展开。向刚到县城生活的农村亲友介绍这条老街,可以从“风土人情”的角度介绍城里独有的特色小吃,凸显城里的美食生态,表达对精致生活的美好追求;向曾经在松阳师范读书的退休教师介绍这条老街,则可以从“发展变化”的角度介绍这些年街道景观的变化,重点介绍新建筑,以突出时代的变迁;向远道而来的外地旅客介绍这条老街,则可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介绍代表性的建筑,如牌坊,突出“耕读传家”的特点。作文评价的标准应该是文章学的标准:主题、结构、语言。当然,本次写作训练的重点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应该把这一条当作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其实,要突出事物的特征,就要用合理的结构与准确的语言来配合,还要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表现,表面上是衡量说明事物是否抓住了特征,实际上牵涉文章学知识的诸多要素。

(三)指向语用学知识的写作训练

这种写作训练着眼于言语表达,是一种关注语用的写作训练。指向语用学知识的写作训练主要回答“怎么写得更好”这个问题,属于技巧性课程内容。指向语用学知识的写作训练以“微作文”为主。从理论上说,一次写作实践对应一个写作训练点,但是实际情形却并非如此,因为语言表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非长期坚持不可。比如“文从字顺”,不是一次写作实践就能学会的,需要不断练习、反复修改,才能有所精进。当然,还有一些“写作实践”是需要侧重的,需要在一次次写作实践中定点训练。下面以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达要得体”为例,解说指向语用学知识的写作训练。笔者对2018年浙江丽水中考语文试卷第20题进行改编,设计了如下的情境化写作任务:5月19曰,我国第一套有声语文教材“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正式。请你结合下面图片上的信息,得体地向七年级同学推荐这套教材。(不超过150字)这是典型的交际语境写作任务,有作者(我是谁),有读者(写给谁),有话题(写什么),有目的(为什么写),有体式(用什么写)。作为八年级学生写给学弟学妹的推荐语,自然不能骄傲自大甚至盛气凌人,应该把这套有声语文教材以诚恳的语气进行推荐,这就是“得体”的含义。评价的标准自然是语用学的标准: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讲评时要“点面结合”,以本次写作训练为“点”,以语用标准为“面”,力求有效。就本次写作实践而言,“得体”主要体现在称呼、语言、语气等方面,同时也要覆盖语言表达的其他方面,总的来说就是看语言表达是否产生“推荐”之效。在三种写作训练中,指向写作学知识的写作训练理应处于写作教学的主体地位,指向文章学知识的写作训练、指向语用学知识的写作训练则处于辅助地位。总之,指向写作学知识的写作训练重在提高学生的“脑力”,指向文章学知识的写作训练重在提高学生的“眼力”,指向语用学知识的写作训练重在提高学生的“笔力”。三管齐下,假以时日,必能练就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91.

[2]刘欢,荣维东.微型写作:课程、教学和教师的视角[J].中学语文,2014(10):12-15.

[3]章熊.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历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1(10):6.

[4]董承理.“作文”不是真正的写作[J].语文教学通讯(B),2007(12).

[5]邓彤.故事写作:写作课程不可或缺的元素[J]_中学语文教学,2016(1):27-33.

作者:林忠港 单位: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