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医学传承工作室人才精细化管理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医学传承工作室人才精细化管理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医学传承工作室人才精细化管理实践

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平乐郭氏正骨;精细化管理;人才培养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遴选公布了第一批64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开启了国家层面集中力量、重点投入、规范建设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的新阶段,开创了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兴盛发展的历史新局面[1]。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印发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一轮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2019年印发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出:人才培养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的首要任务。事实也是如此:人才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发展之本,是流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作者长期从事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在工作实践及与其它中医学术流派的交流合作中发现:虽然各流派都意识到了人才培养对于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医院自上而下科层制有效管理的方式而言,流派管理具有相对松散的性质[3],流派人才培养的方式及培养效果与流派人才培养的初衷有所差异。现有文献多围绕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任务进行阐述,而对于其科学高效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少有探讨。本文归纳总结了中医学术流派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近些年来引入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实践及发展成果为例,以期对我国中医学术流派人才培养的建设工作有所裨益。

1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设要求,流派人才建设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①以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通过团队的临床跟师带教、流派典籍研读、临证经验探讨、流派文化传承等方式,培养能代表流派特色的高水平流派传承人员,并建立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团队。②采取集中理论学习、跟师带教等方式培养外单位传承人才。2016年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验收成果表明,以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为推手,确实加快了中医学术流派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进程,流派传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一定提升;通过外单位传承人员培养,实现了流派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流派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然而,流派人才培养的许多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答,限制了流派人才培养的效果。究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缺乏专门管理团队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要求,需组建一支由项目负责人、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主要传承人及相关学科人才组成的流派传承团队,共同承担项目建设任务。现实情况是,项目负责人、主要传承人多为在职临床一线人员、临床工作量大、科研任务重,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多为年事较高或已退休的名老中医药专家,该团队的人员构成制约了流派人才培养工作的进度。

1.2流派主要传承人“传而不承”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与手段的引进,中医医院的管理、中医科研要求等的限制与矛盾,当前绝大多数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的工作者,均不再是单纯的中医学者,使得流派的传承已不再正统。一些流派主要传承人虽中医基础扎实、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但受课题、荣誉、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指标限制,局限于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偏离了成为“流派名家”的初衷,对推动流派传承发展创新作用有限,部分主要传承人“名传而实未传”“传而不承”[4]成为不争的事实。

1.3流派后备传承人“学而不实”

目前的中医药教育模式趋于一元化、同质化,独特的流派思想及特色诊疗技术难以融入教学过程中[5],导致了流派后备传承人培养难度加大。此外,部分人员把“流派传承人”当成一种光环和头衔,没有充分认识到流派人才培养对其中医药文化素养、中医药功底提升及肩负发扬中医药文化历史使命的重要性,在跟师学习、诵读经典、参与科研、学习流派特色诊疗技术等方面付出有限,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存在“学而不实”的现状。

1.4外单位传承人“用而不思”

中医学术流派培养外单位传承人的初衷是推广流派的学术思想与特色优势,弘扬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扩大传统中医药的应用范围,提高中医药人员的服务能力,惠及百姓。但事实是,目前外单位传承人培养面临的问题是人员涉及面广、中医药文化素养层次不一、诊疗水平能力差异性大,且均为在职医师,临床工作繁杂,学习时间受限,对流派学术思想的学习与领悟趋于形式化,特色诊疗技术的学习偏重于实际操作,而对辨证施治,为何用、如何用、更好用缺乏思考。以上中医学术流派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看似是工作团队及传承人员因工作量大等外界因素导致的,然而追本溯源后发现,其根本原因是传承人员对于继承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命感的缺失及建设单位对传承人员工作力度支持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及人才培养过程的粗放化。

2精细化管理在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管理中的实践

平乐郭氏正骨起源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形成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1793年),历经227年,盛传八世,享誉中外。它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和诊疗经验丰富详实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6]。1952年平乐郭氏正骨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先生和其子郭维淮将祖传秘方“展筋丹”“接骨丹”公之于世,献给人民。1956年元月,高云峰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受到、的亲切接见。勉励他“多带徒弟,好好为人民服务”。同年9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高云峰在孟津县平乐村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洛阳专区正骨医院(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并在组织的安排下开始接收异性徒弟进行培养。自1956~1959年,高云峰前后共培养了13批徒弟,达91人之多。1958年,在国家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的支持下,高云峰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中医骨伤本科大学———河南平乐正骨学院,面向全国正式招生,专门培养高层次中医正骨人才,传承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学院从1958年建立至1962年停办,4年间共招收7个班,培养专科人才137名、本科人才98名[6]。1992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中医骨伤大专班,至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共招收10届计500余名学员,截至目前这些学生大都成为本地区名医、专家、教授和骨伤科骨干。鉴于其突出的历史贡献,2008年“平乐郭氏正骨法”被国务院收录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平乐郭氏正骨流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我国首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对于平乐郭氏正骨流派而言,中医骨伤人才培养历史悠久,不仅经验丰富、教学方法也较为完善,中医骨伤人才培养基础扎实,因此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自2012年启动工作以来,始终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然而受社会环境、统招骨伤人才培养模式及临床医师考核标准等问题的限制,也面临上文所提到的一些共性问题,遭遇发展瓶颈。2015年,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创新性地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流派管理的实际中,从精神引导、组织构建、分类培养、制度保障4个方面构建了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追求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精确化、数据化。实践证明,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从整体上提升了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2.1文化亲润、精神引导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才不仅要通医理精医术惠百姓,还肩负着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历史使命。因此,流派工作室将流派发展史、流派精神、流派文化及学术思想的灌输作为传承人员精细化培养的出发点,不断强化传承人员对流派的文化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及使命感,培养其“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精神追求,促其成为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将医术与医道相统一的有智慧、有品格、有修养、有担当的优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1]。

2.2组织完善、责任到人

流派传承人员均为临床在职医师,身担临床、科研、跟师学习等多重任务,极易面临工作之间相互冲突的矛盾。为帮助流派传承人员协调好各项工作,医院在传承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由医院业务副院长、平乐郭氏正骨流派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郭艳幸教授对口负责流派传承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工作,并设立平乐正骨学术思想研究室,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由平乐郭氏正骨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郭珈宜同志作为科室主任接受主管副院长的直接管理,负责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与执行。

2.3明确目标、分层培养

结合精细化的管理思路,平乐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构建了人才培养三级指标管理体系,一级指标为产出指标,二级指标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时效指标[7],三级指标又分为传承人跟师时数、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次数、传承人跟师笔记完成数量、导师典型医案整理数量、参加流派学术研讨会次数、流派相关学术论著及数量、培养任务完成标准、完成时限等30余个指标,将传承工作室年度人才培养任务、培养要求、完成时限完整统一起来。在建立人才培养指标管理体系后,鉴于培养对象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以及未来发展需要,流派传承工作室将培养对象的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主要传承人———“守正创新”、后备传承人———“求真务实”,外单位传承人———“勤学善思”。主要传承人“守正创新”即继承本流派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特色诊疗技术方案、经验方、科研思路与方法,能够凝聚本流派研究团队团结协作和带领本流派持续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优秀拔尖人才[8]。后备传承人“求真务实”即以临床随师和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挖掘研究作为主要传承方式,经过3~5年的学习,掌握本流派的传承历史、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特色诊疗技术、经验方药、科研思路与方法。外单位传承人“勤学善思”即以临床科室主任带教、参加平乐郭氏正骨特色诊疗技术培训班、“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专场报告会、“正骨大讲堂”等方式了解流派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特色诊疗技术。明确的培养目标配以完善的人才培养指标管理体系,有效地指导了各类传承人员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进度,同时兼顾了流派其他建设任务的完成,实现了流派各项建设任务的协同发展。

2.4制度完善强化考核

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依据和标准,是实现流派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和保障。基于此,针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任务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着重要求,秉承精细化管理理念,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制订了师承人员工作计划及考核方法、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工作室进修人员接收及管理办法、平乐郭氏正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艳锦、郭艳幸学徒遴选及考核管理办法;此外,流派传承工作室制订了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遴选及管理办法、平乐郭氏正骨特色诊疗技术培训班教师选拔及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遴选专家开展工作。制度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及责任到人的管理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流派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中的随意性和低效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目标考核中,除严格按照年度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考核外,添加了传承人满意度指标,这既契合了精细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也为次年流派工作室目标设定、任务分配、人员合作交流打了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以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人才培养工作是促进中医学术流派圆满完成人才培养建设任务的有效之举,也符合当代医药卫生管理的需要。在当前国家着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形势下,中医学术流派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性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百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也会对建设单位的学科专科建设、整体人才队伍培养、知名度及美誉度提升等多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推动建设单位整体实力的跨越性发展,为实现建设单位的长远目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洪净,吴厚新.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中一些关键性问题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志,2013,28(6):16411643.

[2]张婉妮,黄会保.对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0):2124.

[3]李辰,刘炜宏.针灸流派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针灸,2015,35(5):501505.

[4]王莹莹,杨金生.对中医学术流派与传承方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4446,49.

[5]王鹏,王振国,刘更生,等.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发展[J].中医杂志,2013,5(10):814816.

[6]白颖,郭珈宜,郭艳锦.平乐正骨史话[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7]邓斯敏琴子.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0.

[8]胡建鹏,丁玲,吕晶晶,等.新安王氏内科学术流派传承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1):14.

作者:叶艳蓉 张虹 单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