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械结构设计中抗磨损的改造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机械结构设计中抗磨损的改造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机械结构设计中抗磨损的改造措施

摘要:机械结构磨损会带来机械安全系数降低、运转性能下降、产品生产质量难以达标等问题。加强机械日常检测与修复,在机械结构中进行抗磨损改造,在机械结构中制定相应的抗磨损改造措施,以降低机械磨损和提高使用寿命。

关键词:机械结构设计抗磨损改造措施

1机械结构设计中抗磨损改造的意义

机械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小型玉米脱粒机就是农村家庭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在机械生产中,机械磨损是常见问题,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还会牵连整套设备的其他部分,因此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应制定有效的改造方案,提高机械的抗磨损能力。随着机械的工作时间的延长,各个相连的零部件之间因接触而不断摩擦,零部件出现磨损现象,磨损严重时,机械安全运行受到影响,机械设备寿命降低,仅依靠机械养护与更换零部件降低机械磨损,会使成本消耗较高。对此,加强机械抗磨损改造,提高机械寿命与生产效能,已经成为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

2机械结构磨损带来的影响

(1)机械性能降低。在企业生产中,若大型机械结构设计中没有制定有效的抗磨损方案,机械在长时间运转下,必然会出现机械结构受损状况,而影响机械设备运转,使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机械难以正常工作,或出现机械性能下降,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2)机械运转安全受到影响。若机械结构中相互间的零件磨损,设备运转安全势必会受到影响,发生故障几率就会增加。机械设备是由多个零件组成的一个整体,当其中一个零件破损,则最终结果不仅是单个部件损坏,连带故障极易发生,影响机械整体运转,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3)机械生产效率受到影响。流水线生产时,一旦机械磨损影响到正常运转,将直接影响整个生产链的运转,即使相关人员及时发现磨损处并更换零件,也会导致整个生产线的中断,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另外,在出现轻微磨损时,机械设备并不会直接停止运转,而是表现为细微运作差别,此时若相关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则产品质量将难以保障。所以当机械结构出现磨损现象时,轻则导致机械运转出现差错,影响产品质量,重则导致单机故障或成套设备故障,导致生产线停产,影响了生产效能。

3机械结构设计中抗磨损的改造措施

3.1齿轮传动抗磨损设计改造

在我国常用机械设备中,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结构,齿轮传动利用齿轮的啮合作用实现动力传递。在齿轮运转过程中,经常出现齿轮磨损,严重时会导致机械设备难以运转。对此,加强齿轮传动抗磨损的设计改造,提高机械抗磨损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1)闭式齿轮设计改造。闭式齿轮,主要是指2齿轮相互接触传送。在机械运转中,齿轮之间不断接触摩擦,机械能转化为热能,齿轮温度升高,齿轮之间的磨损程度增加。对此,齿轮设计改造中,在增强齿轮硬度、提高齿轮抗摩能力的同时,应选择耐热性较强的齿轮。若成本允许,可挑选高强度金属材料作为齿轮原材料,以提高齿轮的抗摩能力以及机械设备的质量与寿命。(2)开式齿轮设计改造。在机械传动中,开式齿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应用较为广泛,它的应用,提高了机械生产效率。开式齿轮中的齿轮是完全暴露的,在无保护状态下运转工作,若不加强保养与清理,导致齿轮在存在灰尘、碎屑情况下仍在运转,极易导致齿轮磨损。对此,在开式齿轮运行中,应经常为齿轮添加润滑油,减小齿轮间的摩擦,降低机械磨损程度。在润滑油使用中,操作人员应充分考虑齿轮间的磨合情况,周边自然环境影响等。做好日常清理工作,是为减少颗粒物对齿轮的腐蚀,避免增大对齿轮的摩擦力。另外,应加强齿轮齿根的抗弯曲疲劳能力,以降低机械传动的抗磨损状况。

3.2链传动抗磨损设计改造

在机械抗磨损设计中,应加强链条的抗磨损设计。在链传动结构中,链轮是受力载体,以链条转动作为动力,在这一过程中,若链条出现磨损,极易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移位,甚至出现断裂现象,为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在链传动中,主要参数有链轮齿数与链条节距,对2个参数的优化也有相关抗磨损改造措施。(1)链轮齿数设计改造。在链转动抗磨损设计中,链轮齿数的设计改造应遵循2点:①保障链传动的平稳性;②保障链传动的荷载能力。在机械结构运行中,荷载大小直接关系着链条与链轮间的摩擦力,对此,应降低链传动荷载,提高链轮的抗磨能力,提高链传动的平稳性。在链传动设计中,为提高链条与链轮间的抗磨能力,应选择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作为原材料,利用合适工艺保障链传动的平稳与安全。若链条齿数为奇数,则链节与每个链轮都能啮合,将磨损均匀分摊,以提高链条与链轮间的抗磨损能力。若链轮齿数与链条节数为质数,链条节数为偶数,设计人员只需计算链条承受力,选择合适的链轮规格,既能保障机械的有效传输,又可提高机械设备的抗磨损能力。(2)链条节距设计改造。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随着节距增大,链传动结构的荷载性能更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节距的增大,链条与链轮间的摩擦力也相应增大,机械长期运转,传动配件受到损害,机械设备受到影响。对此选择节距较小的链条,能够有效提高链传动的抗磨能力。另外,在抗磨损设计改造中,链条节距直接关系着荷载的优化与机械的磨损。因此相关人员应结合实际进行科学计算,选择合理的链条节距,以保障链传动结构的高效性和提高机械生产效率。

4总结

由于当前的技术条件并不能保障机械不磨损,所以只能通过一定的技术改造来提高机械抗磨损能力,保障机械设备质量与寿命。在机械运转过程中,机械磨损带来的主要缺点是:机械性能降低,机械运转安全受到影响,机械生产效率受到影响。对此,为提高机械设备的抗磨损能力,在机械结构设计改造中,应加强齿轮传动抗磨损及链传动抗磨损设计的改造,以提高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廖锦河.机械结构设计中抗磨损的改造方案分析[J].大科技,2017(21):154-155.

[2]唐永灵.机械结构设计中抗磨损技术及运用的现代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7(24):162-163.

[3]杨强.机械结构设计中抗磨损的改造[J].工业,2016(50):38-39.

作者:单立柱 单位: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