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对策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对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对策分析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国际化的需求,解析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调研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在深入了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中国本土化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进管理部门构建、推进教育模式创新等对策上进行研究,是终身学习有效贯彻的保障,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教师作为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者、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导者、社会服务的推动者,其自身的道德水平、心理健康、专业技术、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的质量,影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养,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分析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借鉴国外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经验、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对构建高校教师终身学习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一)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再结合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通过高校提供的教育、培训机会,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优势,提升专业水平与个人能力,实现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与高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高校教师与高校的共赢,乃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通过“教育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互补的形式,区域间和国际教育协作,项目合作并举的合作教育或是网络教育,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继续教育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2]

二、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

(一)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职业生涯规划与继续教育相辅相成,高校教师依托完善的政策、法规,科学地规划继续教育,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得以实现,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终身学习理念得以实施并取得实效。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没有继续教育的实施,就没有教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完善与实现。(二)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终身学习权利的保障。高校教师专业技术的发展,个人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终身学习。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学习生涯规划方法,增强自我认知水平,增进生涯探索,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增强生涯规划实践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学习前言知识,借鉴经验教训,提高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水平,完善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深化终身学习的目标。(三)继续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国际化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追求国际化的步伐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只有通过加大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力度,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延伸和传承,适应持续更新的教学内容、飞速变化的教育形式和日益多元的教育评价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促使高等教育有效匹配新形势下的各种需求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三、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法制不健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范畴,贯穿于高校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高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缺乏经费支持,缺少时间保证,缺少政策制度支撑,缺少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二)教育模式欠多样化。目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更新为重点,缺乏对高校教师师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以学术研讨会、大型的学术讲座等形式为主,缺少行之有效的、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设置。教育方式方法或是教师主导的线下教育,或是网络主导的线上教育,缺少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时,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是以试卷笔试为主,缺少实践技能的考核。在整个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环节,缺少企业这个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主体以及技术创新的驱动主体的参与。[3](三)教育主体缺意识。整个社会缺少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氛围,高校教师自身缺乏终身教育理念和继续教育意识。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高校教师都视继续教育仅仅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学习过程。高校教师既是高等学校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有益于高校教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有益于高校未来发展、有益于整个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国际经验

(一)“强有力”的法制化建设。1918年,美国首次正式提出“继续教育”这一概念。1980年,美国国会颁布《继续教育法案》。如今,美国各级法律也对公立高等教育院校、私立高等教育院校,乃至教育研究机构提出明文规定,就是必须对所属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技能培训。通过监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完善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与规划,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英国的继续教育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有着“继续教育之乡”的美誉。继续教育成为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之后,第三大国家性的教育体系。以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相继颁布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继续教育和培训法》等法律法规,把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作为重点,加大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明确中央教育机构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继续教育管理中的分工。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和《继续教育法》、墨西哥的《全国成人教育法》、日本的《终身学习振兴法》都通过立法确立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合法地位。(二)“本土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1.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培养模式。1906年,施耐德教授提出并实施了“学工交替”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后来发展为经典的“合作教育”模式。如今的美国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以中小学为基地,由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合作,集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养模式。美国采用教师研讨交流会、教师导师制等多元的培训形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4]2.英国的“以校为本”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早在1992年,英国就开始了“工学交替”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1994年,又成立了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该培训机构以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标。英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以校为本”,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都是英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参与主体。积极组织教师到学校和企业进行双重的学习,分别接受“教师”与“师傅”的指导与实践,发散型的参与机制使高校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得到充分的提高,继续教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高校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得以最大化完善。[5]3.德国的“全程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德国一直以来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注重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教育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将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教育等诸多内容融入到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相关的法律条令中明确规定在职教师有责任而且必须参加继续教育。4.日本的“远程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日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科技来实施“远程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这一培训模式的实施,使日本的教师教育呈现了全域化、同步化的状态,从而使教师的发展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发展条件。高校教师利用“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培训方式,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

五、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的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对策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继续教育制度。1.推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法治进程。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确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地位、目标、途径,建立和健全推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使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加快《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法》的制定,形成专门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对高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明文规定,促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科学、规范、有序管理,各级主管部门、院校、继续教育机构能够有法可依。2.提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保障。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一样,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应当通过立法确定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来源,拓宽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和宽度。教育部门加大高校资金中继续教育的比重,明确规定继续教育经费的使用。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多种途径支持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办学经费。3.构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多模式激励机制。构建与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将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与其福利待遇关联起来,在职称评定、加薪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创新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支持形式,实行带薪教育休假制度,给予高校教师充分的受教育保障。多模式的激励机制使高校教师通过参与继续教育使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二)推进管理部门构建,统筹继续教育管理。1.组建专门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组建负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专职部门。深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术、管理互动等领域的统筹安排,实现管理有道,卓有成效。2.搭建教师与管理者的交流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专职部门与教师互联互通的网络平台,创新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促使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更有效。不仅可以利用交流平台宣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传送教学计划等信息,还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反馈继续教育教学过程中信息,提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效性。[6]3.推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宣传。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教师参与、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和学校的制度支持,需要广泛宣传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因此,专门负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全社会关注。并通过该部门搭建起教师和高校管理者的沟通平台,实现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个人和组织层面的有效沟通,以此来提升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战略性、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性。(三)推进教育模式创新,提供社会化的培养模式。1.“科学化”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科学化”,也就是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以大学的课程为主转向教师教学实践为主,注重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教师的自我探索,高校教师自身具有学历层次高、自学能力强、问题解决思路清晰等特点,因此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内容设计时必须立足高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力求覆盖前沿知识,把握知识的实用性,构建包括教育学、教学心理学在内的系统性的课程设置。2.“多元化”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高校教师是一个庞大的继续教育知识需求群体。在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高校教师阶段性继续教育应在尊重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大力发展电视教学、电话教学、网络教学、移动终端平台等“多元化”现代教育技术,开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实现时空自由、手段多样、资源共享,以及系统开放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进而实现自身发展和继续教育效能的实现。3.“多方合作”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手段。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会员公司协议制度、通过项目与高校开展继续教育,搭建“多方合作”的教师继续教育办学平台,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条件,实现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开启全新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合作实效,助力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7]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与教育技术交互作用的今天,参与继续教育的高校教师已经从“传统青年”向“网络青年”转变,继续教育的学习资源供给从传统的数字化、封闭化教学平台向开放、共享、动态、智能化方向转变。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对策研究有助于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工作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实现高校教师职业目标与高校发展目标的统一,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麟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157.

[2]宿钦静.公安高等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59.

[3]彭续梅,徐晗.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9):58.

[4]虞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制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92.

[5]宋博纳.终身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2):59.

[6]张文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7(4):94.

[7]季杏平.专业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8(3):138.

作者:宿钦静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 就业考试辅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