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

摘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内涵缺失等问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应将提升专业建设质量视为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合理设置专业、稳定招生规模、建立制度规范、严控毕业审核为基础,以制作优质资源、打造教师团队为核心,以落实质量监控为关键,以推进联盟合作为促进。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重要途径是以政府统筹为引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优势特色为方向、以评估评价为保障。

关键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

依据政府部门的公报,可知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2019年已达51.6%。依据马丁•特罗(MartinTrow)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高等教育高普及时代已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规模发展并不代表质量一定增长,若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1]。一直以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及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等国家政策的实施,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为高等教育的高普及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但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仍停留在粗放式的规模化发展阶段,对内涵的挖掘不够,离优质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何为“内涵式发展”?“内涵”是与“外延”相对的概念,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普及、规模化发展属于“外延”范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提升、运行规律、内部要素则属于“内涵”范畴[3][4]。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集中体现在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找寻运行发展规律、挖掘内部基本要素等方面。

一、重视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内涵缺失与高校的重视程度、面向群体的素质和行政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等都有联系。学界关于促进内涵式发展的探讨很多,比如,努力促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同等质量发展;融合多种教育形式,发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各自优势;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自身出发,有效落实教学过程;重视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等等。这些途径有的不切合实际,比如:由于面向群体多半为社会人士,无法确保学习时间,更谈不上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并肩发展;有的不够全面,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只是提升质量的一部分。如何从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探讨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尤其是重视规范管理专业建设工作。专业建设的规范化必将全面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国家政策层面说明,重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工作对于提升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设置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工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是促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5]。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的落脚点是专业教育,不同学校需要有符合校情的各专业建设方案,不同专业需要有适合专业自身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定位。如何探寻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二、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基本要素剖析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主要围绕一个目标、四个方面、八个基本要素。一个目标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个方面为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核心、关键和促进,八个基本要素为合理设置专业、稳定招生规模、建立制度规范、严控毕业审核、制作优质资源、打造教师团队、落实质量监控、推进联盟合作。具体如图1所示。

(一)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包含合理设置专业、稳定招生规模、建立制度规范和严控毕业审核。专业设置和招生管理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的准入关,建立教学过程管理规章制度是过程关,严控毕业审核是办学的准出关,从进到出构成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区别于全日制高校,基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专业设置的落脚点为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应用性特征,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办学规模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能充分说明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发展的状况[6]。学校的招生规模应与学校的支持服务水平和能力相匹配,各专业招生规模应与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师团队力量相适宜,避免由于师生比例失调导致的教学支持服务水平低下等弊端。建立制度规范应包含专业教学过程、专业考核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毕业设计管理规定、学生管理办法等方面。另外,各专业应依据专业特点设计符合专业特色的毕业实践环节、线上虚拟实验环节等,保障专业教学与管理有章可循。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更新,以期形成一套符合高校自身办学特点、帮助高校建立教学管理秩序的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毕业管理质量的高低能充分显示高校专业建设的水平。高校不能完全把毕业率作为评判毕业管理质量的标准,应该把毕业管理的操作程序及规范程度作为标准。目前,多数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遵循的准则是“宽进宽出”,“宽进宽出”映射的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必须重视质量,尤其在“出”的环节应严格把控,严格审核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条件。毕业管理可使用PDCA循环法:首先,制定符合学校办学情况的毕业管理规范制度,明确说明符合哪些条件的学生准予毕业;其次,规定毕业审核工作流程,按照制度和流程执行毕业管理各项环节;最后,经过1—2轮毕业审核后,检查毕业管理执行情况和计划情况的契合度,契合的地方继续执行,不契合的环节制订优化和调整方案,使毕业管理工作迭代优化,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管理还应考虑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是评价专业培养质量高低与否的重要指标。

(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优质的课程资源和高水平教师团队既是保障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学校自身办学的基石。目前,国内外主管教育部门及高校都在大力提倡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教育教学[7]。尤其在疫情期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势能够立即凸显。信息化背景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应以线上资源为主,以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提升基本技能为目的,以帮助学生把握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突破口,以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为重点,不断探寻贴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特色的教学规律。建立水平较高、目标明确的专业教师团队,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应用型和实践性为基准,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目标,制定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方案,让学生真正实现学有所获。

(三)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影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过程落实的相关因素,建立健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是实现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质量监控体系覆盖的因素应包含制度制定完善与落实、课程资源建设成果与应用、教学环节开展与效果、学生学习成效与反馈、教学督查与评价、专业建设质量评估等六个方面。重点监控各项配套制度是否制定、落实及更新,是否建设一批体现高校特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是否高效开展,学生是否给予较好的教学反馈,教学督导是否按期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的教学进度,是否按照要求开展专业建设质量评估工作等。

(四)内涵式发展的促进在联通、融通、畅通教育发展理念的影响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应寻求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提倡建立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校际合作包含人才培养模式共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制度参考、学位授予合作、教学研究互助合作、学习成果互认转换等方面。校企合作包含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共建、专业共建、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等方面。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的建立是促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媒介,能够帮助校际、校企在多方面的合作得以实现。

三、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重要途径探析

虽然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市场有潜在的发展空间,但高校专业建设仍面临内涵缺失等问题。比如,多数高校专业建设基本沿袭普本教育或其他既有学历教育模式,缺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缺乏评估机制,课程体系及模块结构基本沿袭学校固有的教育形式,没有建立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特色的专业评估体系;不同的专业师生比例不均衡,部分专业学生数较多,教学支持服务及管理服务团队服务不到位,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部分专业融入思政元素较少,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等。基于上述这些问题,结合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基本要素,我们应从政府统筹、社会需求、课程建设、优势特色、评估评价等五个方面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具体如图2所示。

(一)以政府统筹为引领倡导由国家政府部门到区域政府部门分工引领专业设置的思路。专业总体设置必须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负责统筹规划与管理。区域教育发展必须由地方政府组织执行顶层设计,省级政府在规划经济产业发展时应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纳入考虑范畴中。专业设置的区域统筹指导和监管服务必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开展专业设置统筹工作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专业设置的评议工作。行政主管部门、高校设立专门的专业设置评议组织,开展政策研究、专业设置情况评价、质量监测与监督等。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相比具有较强的区域性,重点为服务地方,培养人才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专业建设要做到以政府规划为引领,以区域行业发展为需求,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努力做到与政府政策导向相契合,与行业标准规范相融合,与企业任职相对接,同时重点建设在校生规模较大、社会需求较强的专业,以实现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可行、培养人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优质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与核心。教学设计是信息化背景下课程建设的灵魂。如何借鉴线上教育与自主学习的理论,适应学生与学习内容的特点,合理利用与发挥技术优势,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坚持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学资源与教师团队为核心、以学习活动为关键、以服务支持为保障、以考核评价为激励的课程建设理念。另外,高校应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试点工作,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四)以优势特色为方向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培养的人才多为地方经济服务,坚持以“留得住、用得上”为原则,制定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制度规范,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联盟建设,尤其要打造体现自身办学优势的特色专业。特色专业是学校基于长期办学实践,依据办学思想,逐步形成的优势专业[8]。同时,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以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重点,在授课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体现学校特色与优势。

(五)以评估评价为保障随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发展社会化、课程实践化、办学非学历化趋势越来越显著,质量监控落实与否、毕业管理严格与否将成为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应高度重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依据高校自身办学实情完善各项评估指标体系。专业评估作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作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建立导向性、客观性和发展性专业评估制度,将专业评估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

作者:夏华 莫灿灿 袁舒雯 单位:安徽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