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论文

一、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现状

以土建类设计人员为例,目前土建类骨干设计人员一般处于28~45岁之间,其所学专业知识距今(2014年)普遍大于6年。在飞速发展中的中国,质量、安全和环保等相关标准的不断完善,对从事设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土建类设计岗位需求与设计人员不能适应岗位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由此也引发各类参差不齐的短期培训市场的日益繁荣。

(二)我国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培训模式大多是针对单一标准或软件的短期培训,各种培训班差别较大,一些培训教师仅仅懂得标准内容或软件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距离实际情况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总体来说,目前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类主要矛盾:

1.业务范围扩展的现实需求与目前工程师不能胜任之间的矛盾;

2.工程师自身知识体系更新的需求与单一短期培训无法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

3.单位轻视规范培训与重视规范落实之间的矛盾。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三个问题,不仅会影响企业和设计人员个人的长远发展,还会阻碍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浙江理工大学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探索与实践

浙江理工大学自2006年开始探索土建类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先后与一批企业单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培训。回顾这八年的探索历程,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结合目前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三个主要矛盾,以设计单位为例,可以发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院的业务也随之不断扩展,三维设计(BIM应用)、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基金项目申报等领域均已成为设计院的新兴业务范围。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具备新的知识与技能应对目前的工作需求。

2.伴随着设计院业务的不断扩展,现有设计人员自身知识体系已严重滞后,为了应对新的工作需求,设计人员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主观愿望强烈。现行的培训模式大多是针对单一标准或软件的短期培训,且各种培训班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培训需求。

3.由于现行标准规范与地方法规的井喷式发展,导致行业协会与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标准宣贯层出不穷,部分单位虽然重视规范的落实,却轻视规范的培训。一些单位既要求设计人员完成规范的落实,又未能给其提供相应的培训时间和经费保证,部分设计人员自身也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角的思想,碰到触犯强规问题才会针对性学习一下,也导致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作为一种较为成功的合作培训模式,是浙江理工大学探索的主要模式。该模式涉及校企之间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教育内容与磨合,它受到学校、企业、体制、经费等因素的制约,还需要跟国情、校情、企情相结合。设计人员往往更加青睐那些能够提供菜单式可选模块的模块化培训模式。这类培训把当前设计业务急需的专业技能、政策解读、业务扩展方向等内容具体离散成一个个独立的可选模块,供培训对象根据自身需求和时间档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实践表明校企互动合作式的模块化的培训模式,既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也能发挥学校的优势,通过相互需求的良性沟通反馈,制定更符合双方实际状况的培训计划,同时能够为进一步的产学研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模式。

三、针对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结合浙江理工大学实践经历和目前土建类中高端人才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以土建类设计人员为例,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期望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集中培训阶段要引入相关部门政策解读和宣贯的系列讲解,时刻从法制角度规范各项工作,避免因对新政策法规了解不够而引起事故或错误。政策的解读和宣贯对土建类中高级人才的培训必不可少。

2.校企合作培训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和设计人员从政策导向中发现新市场和新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相关模块化培训提供各级设计人员迫切需要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企业与学校的相互沟通,使模块化培训更有针对性,比如:三维设计(BIM应用)、绿色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基金项目申报等相关内容能够用来开拓市场并不断提高项目的附加价值,使企业和设计师获得最大竞争优势。

3.针对设计人员自身需求提供个性化培训指导,结合其自身特点提供可供选择的个性化培训方案。具体来说:

(1)采用小班教学模式,理论课师生比不超过1:30,软件培训课师生比不超过1:5以确保培训质量;

(2)根据受训学员工作特点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短期集中培训与分散化、模块化培训相结合;

(3)及时与学员进行一对一沟通,一方面解答学员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为进一步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平台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许本亮 姜坪 赵秉文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